在數(shù)字化快速演變的當代,傳統(tǒng)的閱讀行為面臨著轉型與挑戰(zhàn)。盡管如此,閱讀依然是人類認知和文化傳播的關鍵方式,以其深刻的思想啟發(fā)和獨特的精神體驗,為當代藝術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和資源。
閱讀的本質超出了其作為獲取知識和信息的工具功能。它是一個思維的沉浸與再創(chuàng)造過程,使閱讀者不僅與文字互動,還能穿越至一個兼容歷史與未來、現(xiàn)實與虛構的多維世界。因此,閱讀不止是對文字的解讀,還包括對圖像、符號以及抽象概念的詮釋。現(xiàn)當代藝術家把閱讀作為核心主題,探索文本與視覺、文化間的復雜關系,既反思傳統(tǒng)書籍的媒介性,也探討閱讀行為的心理和社會學意義。
在當代藝術中,閱讀的影響可從以下幾個維度觀察:一、書籍作為藝術載體:藝術家將書籍從知識載體轉化為表達思想和觀念的工具。通過對書籍的解構和重組,書籍的形態(tài)本身成為展示文化語境的新媒介;二,閱讀行為的視覺化:藝術家通過描繪閱讀場景或記錄閱讀過程,探索個體與文本、知識與權力之間的互動,如李駱公、王式廓等藝術家的作品中體現(xiàn)了閱讀中的思想和身體投入。
“閱讀的輪廓”不僅是對書籍文化的展示,也是一次面向未來的文化思考。展覽通過不同的藝術視角,探討了閱讀的文化價值和形式意義,從關良、李斛的經典致敬到陳丹青等藝術家的文化記憶表達,以及年輕藝術家如宋琨、杭春暉等通過新媒介重新定義書籍的實驗性探索。
策展人譚維認為,通過對書籍形式和閱讀行為的解構與重構,當代藝術提出了關于知識、思想和文化傳播的新視角,這些視角不僅推動了展覽的敘事,也為公眾提供了重新思考閱讀與藝術關系的契機。
- 在信息碎片化的時代,閱讀如何保持其深度和沉浸性?
- 書籍作為知識的象征,在數(shù)字化中如何保持其文化象征性?
- 藝術能否成為閱讀文化的新媒介,擴展其表達和意義?
這不僅是對藝術家們的提問,也是對每一位讀者與觀眾的啟發(fā)。正如“閱讀的輪廓”展覽所呈現(xiàn)的那樣,閱讀與藝術的交織,不僅僅是媒介與行為的互動,更是思想與世界觀的塑造過程。
在當前藝術市場經歷相對低迷的階段,為何舉辦如“閱讀的輪廓”這樣具有深厚文化意義且跨越百年的展覽。對此,HANMO S畫廊創(chuàng)始人林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24年夏末,Hanmo S Gallery在北京798藝術區(qū)的3818庫正式開幕,這是推出的第三個展覽。畫廊的空間設計巧妙而具有層次,上下兩層結構各具特色,超過50件作品的布局旨在促進藝術家和觀眾之間關于閱讀與藝術關系的深層思考。
此次展覽參展藝術家既有20世紀的老藝術家,當代藝術的中堅力量,還有年輕藝術家們,展示了Hanmo S畫廊歷史的視野與文化的底蘊,也勾畫出畫廊未來發(fā)展的方向。這些藝術家不僅是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畫廊持續(xù)推動和探索的核心力量。
作為中國畫廊行業(yè)的早期參與者,林松認為,現(xiàn)在是畫廊業(yè)轉型升級,探索新路徑的關鍵時期。經歷過中國畫廊行業(yè)從無到有,見證過市場的暴漲和超跌。這幾年,年輕藝術家的成長是有目共睹的,他們在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諸多亂象,過于扁平化的市場中,呈現(xiàn)出單一的評價標準。似乎只有價格上漲最快的年輕藝術家才能受到關注, 甚至某一種畫面類型變成市場的一枝獨秀,受到市場關注的藝術家甚至要翻著跟頭漲,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老藝術家、重要藝術家的市場卻賣不動,甚至超跌。
早期中國畫廊更多關注那些具有實驗性和開創(chuàng)性的藝術家,即使這些作品短期內難以銷售。然而,當前市場的趨勢似乎更加商業(yè)化,這對藝術的長期價值構成了一定的挑戰(zhàn)。林松認為,Hanmo S Gallery的創(chuàng)立不僅是為了支持年輕藝術家的成長,更是為了推動市場向更加多元和文化深度方向發(fā)展。
對于畫廊的未來,林松表達了堅定的信念。他認為,畫廊應致力于長期的藝術推廣和價值建設,不僅響應市場需求,更應引導市場向更健康、更多元的方向發(fā)展。Hanmo S Gallery將通過與年輕策展人的合作,探索新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和展覽主題,以此來體現(xiàn)畫廊的獨特風格和價值觀。
林松總結道,盡管當前的市場環(huán)境充滿挑戰(zhàn),但也提供了更新?lián)Q代的機會。畫廊的成立獲得同行和市場的廣泛支持,期待推動藝術市場進入一個新的成長階段。這不僅是對過去的傳承,更是向未來的一次積極邁進,真正實現(xiàn)“一鯨落,萬物生”的局面。
王式廓 《讀書的女孩》 木板油畫 30×20cm 60-70年代
戴澤《林樹芬像》26.7 × 38 cm 紙本水彩 1945
陳丹青 畫冊靜物·倪云林 布面油畫 60.5 × 50.6 cm,1999
杭春暉 被形式遮蔽的信息No.17 綜合材料 74.5 × 70.5 cm,2018
康海濤 Kang Haitao_書桌 Red Desk_2004_紙板丙烯 Acrylic on paperboard_79×107cm
李駱公《讀書的少女》
馬銘澤 朗讀 2022 布面油畫 116×91cm
尚揚 天書·黑 紙本水墨 96 × 129 cm,2009
武藝 往日之三 No.3_2007_紙本設色 34×34cm
張郎郎《書中自有》130 × 97cm布面丙烯2020
張曉剛《深淵集系列》53 × 39 cm 布面油畫1990
圖文來源于藝術頭條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