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普陀最落寞的板塊?
這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真光:
真光板塊示意圖
真光在普陀的發展中非常落寞,跟周邊板塊比地位非常式微,幾乎成了被遺忘的角落。
真光東部是真如城市副中心,頭頂全區最亮的光環;
北部是普陀傾力打造的桃浦智創城,正在崛起成為普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東北部的萬里是上海早期四大居住示范區,上海西站TOD正如火如荼建設中;
南部的長征擁有百聯中環購物中心和真北市級商圈,還有豪宅,定位都很高。
甘泉宜川再不濟,也是全區唯一的三甲醫院所在地,每個板塊都有自己鮮明的IP。
唯獨真光要啥沒啥、資源匱乏,在普陀發展中的站位不顯,被周邊眾多兄弟板塊踩在了腳下。
這背后,有著歷史的淵源,造就了真光今天的尷尬境地。
真光曾隸屬于嘉定郊區,資源積累本身就薄弱。
劃給普陀后,真光只是簡單地建設一些動遷房,承擔的是普陀最底層的職能。
加之高架與鐵路的阻隔,普陀的市政配套資源難以觸及,使得這里依舊保持著一種郊區感:
真光板塊的路面交通相對閉塞。
通往市區的大路桃浦路、曹安公路紅綠燈多,經常堵車。
要不是14號線穿過這里,真光或許還是那么默默無聞,繼續埋沒在破大區中。
真光與嘉定江橋、豐莊接壤,這片城市的邊角之地,儼然成了硬性設施的聚集地。
比如垃圾焚燒廠和高壓線,大大降低了真光的宜居屬性,飽受很多居民詬病。
江橋垃圾焚燒廠即上海環城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所在地,其焚燒爐在夜空中依舊清晰可辨。
垃圾清運大卡車每天都穿梭這里卸貨:
從真光板塊的嘉美綠地、雙河綠地游園經過的高壓線非常大煞風景:
這些高壓線是從真如變電站發出的,一直延伸到江橋、安亭,整個上海西北走廊都在其輻射之下。
連真如發展這么多年都沒有解決高壓線入地的問題,更別說真光和江橋了。
真光這個板塊一言難盡。
真光板塊定位低,二手房產品在市場中的站位更低。
這個板塊就沒有什么好的產品,以老破小為主,市場競爭力非常有限。
真光新村與清澗街坊,這兩大“老破小”陣營,幾乎快壟斷了整個板塊的產品線。
真光新村總共10個小區,清澗有8個街坊,片區的老破小掛牌量非常大。
而且大家的成交價都集中在4.1-4.5萬元/m2的區間,產品和價格都面臨同質化競爭。
那么真光的老破小在市場上到底是什么樣的站位呢?能不能買呢?
在上海,“老破小”房源的價值通常取決于三大因素:XQ、地段和產業支撐。
可惜的是,真光的“老破小”在這三方面都沒有優勢,市場競爭力自然不足。
真光老破小XQ缺失了,板塊內沒有好學校,否則產品也不會賣這個價。
普陀能賣上價的老破小集中在長風板塊,擁有華師大XQ的加持。
比如華師大三村高達8萬元/m2,插上XQ的翅膀老破小賣了個好價錢。
真光處在中外環之間,地段雖不算偏遠。
但跟普陀內環旁的曹楊和光新比,其地段優勢就黯然失色了。
曹楊和光新的位置非常好,兩站地鐵就到CAZ,享有更優質的生活和產業配套。
而它們的老破小成交價格卻并未與真光拉開太大的差距。
比如曹楊三村成交均價在5萬元/m2,而光新板塊的管弄五六街坊成交均價在4.6萬元/m2。
我們再跟下游的豐莊比,真光老破小更加沒有性價比了。
豐莊的地段與真光差不多,老破小更加親民,完全擠壓了真光老破小的市場空間。
比如豐莊十二街坊成交價僅3.5-3.9萬元/m2。
乘坐13號線進城和14號線進城的速度差不多,真光老破小的光芒在對比之下愈發黯淡了。
再看田林的老破小,擁有真光所缺乏的產業支撐,居民不用跑多遠,就能在家門口上班。
這個鍋仍然要甩給真如。
真光隔壁就是真如城市副中心,在本世紀初就開始規劃了,與徐家匯同時起步。
如今雖然真如的商辦建起來了,但遲到了20年,完全錯過了資源導入的黃金期。
徐家匯的產業甩開真如一條街,兩者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不止如此,抓住改革開放的機會,徐匯還發展了漕河涇產業區。
這讓夾在徐家匯和漕河涇中間的田林老破小非常吃香,成了上海老破小的標桿。
要地段有地段,要產業有產業,要XQ有XQ,田林成了上海老破小之王。
反觀普陀,真如副城、桃浦智創城這些產業區的發展總是慢半拍,錯過了改革開放所有的機遇。
所以缺乏諸多要素支撐后的真光老破小,市場競爭力十分有限。
對于購房者而言,除非價格優勢足夠明顯,否則并不推薦入手。
當然真光板塊不只有老破小,還有一些老式的商品房和動遷房。
但也是面臨很多問題,產品放在市場上同樣競爭力有限、落寞到被拋棄的地步了。
板塊為數不多的幾個商品房房齡都在20年以上了,如海普苑、中鼎豪園、上海家園等。
這些老式商品房戶型面積設計都是偏大,一一淪為了老破大,被改善客群拋棄了。
比如海普苑兩房面積在97-117m2,總價在700萬左右,是典型的老破大,換手率低至1.8%。
中鼎豪園兩房在96-108m2,總價在600萬上下,市場流通性也很低,換手率僅5%。
沒人買這些老破大,也在于下游的江橋次新房更加便宜,而且品質做得更好,跟上了時代發展。
江橋的次新商品房狠狠地分流了真光。
比如龍湖天璞雅筑,戶型漂亮、價格美麗,比買真光的老破大好多了。
龍湖天璞雅筑100m2做成了三房兩衛,南北通透,受到了大多數剛需家庭的青睞。
真光板塊2000年以后建的房子除了老式商品房外,就是一些大體量的動遷房了。
真光的動遷房再次受到了下游豐莊和江橋的狙擊,優勢大大減弱。
板塊西部是2001-2008年陸續建設的超大動遷社區陽光威尼斯。
陽光威尼斯總共有4期,住戶體量很大,掛牌房源也多,成交價在4.8萬元/m2左右。
不過一路之隔就是豐莊板塊的金鼎香樟苑,房齡更新在2012年,成交價格差不多。
只要地鐵多坐兩站,就來到了價格更實惠的嘉定動遷基地江橋。
江橋2012年的動遷房中星海上名豪苑(四期)成交價僅4.1-4.5萬元/m2,比陽光威尼斯便宜。
可以說,不管是老破小還是老破大,真光都承載不了市場的需求,被狠狠拋棄了。
真光沒有好產品,來自市區的購買力只能從14號線或13號線繼續往下坐。
穿過真光去往豐莊和江橋去買替代的產品。
真光的土地全部開發殆盡,未來幾乎沒有升級的空間。
城市界面老舊,普陀也沒有能力在這里做城市更新,把發展精力放到了周邊區域。
這決定了真光的二手房產品在后期不會更新迭代,市場會越來越落寞,上限已到。
雖然真光板塊有各種不好,但未來也不是沒有一點改善的希望。
如果真如的產業再加一把勁,真光把配套和環境做好,或許就能蛻變,向田林看齊。
桃浦智創城和真光僅一鐵之隔,一旦它蓄勢待發,真光可能就被照亮了。
另外嘉定在14號線的盡頭正在搞一城(上海臨港嘉定科技城)、一區(北虹之星)的規劃。
其中上海臨港嘉定科技城規劃了20萬方商辦,后期會圍繞科技創新、商貿流通和咨詢服務三大重點行業,大力發展創新經濟、總部經濟和數字經濟。
北虹之星即“上虹橋·城市更新區”,未來將打造成為一個產城融合的北虹橋新型城市樣板。
要是江橋的商務區崛起了,那么真光的居民就不用奔波市區,反向通勤到江橋上班成為可能。
同時大中環線26號線的規劃也為真光帶來了希望:
26號線要是開通了,將在上海西北部打通15、11、14、13和2號線等多條線路之間的聯絡。
未來從真光坐地鐵會通達更多區域,和桃浦智創城、長寧臨空示范區的聯系也更加緊密了。
也就是說,未來真光板塊會吸收到更多產業區的購買力,二手房市場有望被盤活。
未來的真光是否有重見輝煌的那一天?讓我們拭目以待!
雖然真光未來的愿望很美好,但目前距離實現還很遙遠。
當下的真光依然是普陀最落寞的板塊,產品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被市場狠狠地拋棄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