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這個世界終究沒有“如果”。
作者|二毛
編輯|原野
01 泥足深陷
多年前,有人請孫宏斌聽交響樂,孫宏斌聽不懂,在現場打起了呼嚕。事后他說“工作就是最大的快樂,人沒有活干就死得快。”
3個月前,有人發現他悄然出現在九寨溝一場關于再生醫學探討的養生大會上。事實證明:干活兒太多也不行,不然養生和再生就得提上日程。
孫宏斌這兩年很忙,忙著借錢,忙著賒賬。
近日,融創啟動第二次境內債重組方案。
按照原先規劃,僅這個月,融創就需兌付124億元的債券,截至明年上半年,融創需要支付的負債將達到1934.9億元,然而,融創中國在今年前10個月里的累計合同銷售金額只有437.8億元——
圖源:克而瑞地產研究
這就相當于馬上要開飯了,打開米缸卻發現,不但不夠煮米,連喝粥都不夠。這時候就得改變方案,比如去隔壁老王家先借幾個饅頭。
好消息也是有的。
前不久,摩根大通增持融創中國3071.2萬股,每股作價約2.96港元,總金額約9088.30萬港元。再往前的10月中旬,樓市新政頒布后,融創股價大幅反彈,趁此時機,融創成功在股市募資12.0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1.23億元。
盡管杯水車薪,但它們的精神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畢竟,民營房企們的股權融資在此之前已經停擺一年多了,更何況,融創屬于暴雷房企,在這個身份的襯托下,上述數據更顯珍貴。
有時候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孫宏斌深諳此道。融創在2022年5月暴雷之后,一直在積極自救。他自己率先表現出誠意:先是將自有資金4.5億美元以無息借款的形式提供給集團使用,20融創01(債券規模40億元)第一次展期時,孫宏斌又以個人名義提供了擔保。
圖源:克而瑞地產研究
在公司與行業的低谷期,選擇將個人利益與集團命運深度捆綁,這就是信心。
不只從自己賬戶掏錢,孫宏斌同時也在積極找錢,而且是親自去找,而不是只把KPI下到融創的相關部門。“融創是我接觸過最積極、最努力的房企”,有投資人反饋說。
暴雷18個月后,融創整體化解約900億元債務風險,成為全國首家完成境內外債務重組所有流程的大型房企。
他甚至還曾叩開過綠城和萬達的門。
眾所周知,這兩家公司與孫宏斌淵源頗深:綠城曾經差一點就被納入到孫宏斌的麾下,并且孫宏斌通過并購來擴大公司規模的戰略路線,就起始于收購綠城;而中國房地產歷史上最大交易案,就是2017年融創以438.44億元的價格收購了萬達旗下的13個文旅項目。
暴雷之后,孫宏斌想把融創的部分股權轉讓給綠城,借此紓困,但綠城有股東不同意;他想把融創投給萬達商管的股份退了來救命,但王健林不同意。——或許也是沒辦法。前不久有人發現消瘦的王健林出現在洛陽白馬寺中拜佛。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唯物主義出身的王健林出現在唯心主義的場所,看起來萬達的日子也實在不好過。
無奈之下,融創將無錫融創茂、融創昆明萬達城、成都融創施柏閣酒店和成都融創堇悅酒店,這些曾經收購的萬達文旅項目掛上了拍賣平臺,卻均遭遇流拍。
時代不同了,文旅項目投入多、周期長、回報慢,地主家都沒有余糧了,誰還愿意接手這種長期主義產品?
事實上,從2021年開始,融創就不斷地將集團項目擺上“貨架”:融創西雙版納環球世紀會展旅游公司70%的股權賣給了中融信托;杭州兩個項目賣給了濱江集團;武漢的江源項目賣給了首創;常州融譽轉予了廈門國企建發和江蘇城開地產集團.......
就連曾經被孫宏斌高度重視的青島項目也未能幸免。
“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投資青島西海岸就是投資青島未來。”這是孫宏斌昔日的表態,但債務持續承壓之下,青島即墨鳳島路23號、24號、25號、29號4宗地的土地使用權,同樣出現在拍賣平臺上,是評估價的7折。
這就像最近流行的那個段子:
不同于許家印在處置資產時一根羽毛都不想失去,孫宏斌是個干脆的甩貨郎。只是,與他同樣干脆的接盤者在市場上不好找。
孫宏斌曾經數次扮演“白衣騎士”的角色,融創也被業內戲稱為第五大AMC(注:資產管理公司,以解決不良資產為目的的金融性公司)。但時過境遷,當他陷入泥潭,或無心或無力,再無友商挽救他于危難。
02 沒有上帝輪了
2021年3月,媒體和地產圈的焦點還集中在許家印折價出售“深圳灣1號”的兩套豪宅上,沒有人注意到,有人悄悄出售香港西半山敦皓一套高層豪宅,這個人叫孫紅兵,是孫宏斌的弟弟。
就在孫紅兵賣豪宅的幾乎同期,孫宏斌斥資100億拿下了廣西地產龍頭彰泰集團。
那是一個被旭輝集團臨時叫停的項目。
當時,旭輝對彰泰的盡調已經完成,就在掏錢的前一刻,董事長林中開了一個投資決策會議,會中他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100億投資配置在北京、上海、長三角,還是在配置到廣西?
會議結束后,旭輝放棄了對彰泰的收購。得知消息的孫宏斌在沒有做盡調的基礎上果斷拿下——理由是友商已經做過了。
外界稱呼孫宏斌,不外乎“駭客”、“梟雄”、“狂人”,但孫宏斌反復強調:自己是性情中人。
如今看來,果然性情。
事實上,這樣的性情不止一次。2017年初他被人問到樂視項目會不會打水漂時,他肯定地說:“不會,大家放心吧。賈躍亭是有企業家精神的。”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孫宏斌的性情怕是連泰戈爾見了都會大呼感動。
不過,公眾對于孫宏斌的大手筆早已見怪不怪: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地產圈形成了“八方有難,孫宏斌支援”的行業景象。
從初時對綠城、佳兆業和雨潤三殺三戟的收購,到后來被夢想窒息了的賈躍亭遭遇危機后拉上了孫宏斌一起化反。萬達遭遇股債雙殺,王健林急于賣房變現,打聽的第一個買家也是孫宏斌,近些年,泛海國際、海航、彰泰、環球會展,甚至李嘉誠的項目,都曾經出現在孫宏斌的酒桌上。
他儼然延伸了中國投資的新輪次:A輪、B輪、C輪……孫宏斌輪,業內親切稱之為“上帝輪”。
繁花似錦的熱鬧之中,弟弟發出的危險信號在哥哥壕氣的“買買買”中被所有人忽視了。
與其他企業家相比,孫宏斌沒什么愛好,唯一的愛好就是做生意賺錢。他幾乎每天都瀏覽《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關心這個世界發生著什么。但事后來看,他似乎沒有對自己所處的行業變化,做出足夠敏捷的反應。
事實上,房地產行業的頹態在2019年已經逐步顯現:
據中國人民法院的官網數據顯示,中國房地產行業在這一年至少有270家公司提出破產申請,也就是說,每1.5天,就會有一家房地產企業倒下,而且不止是中小公司,市值一度突破500億的銀億集團也在2019年轟然倒塌。
更早之前,察覺到宏觀環境的收緊后,萬科就提出了“活下去”的口號,但彼時業內只覺得危言聳聽。
冰山已經顯現,但融創還在原航線上全速前進。
孫宏斌甚至在悲歌響起的2019年,斥資153億元,吞下四川商人鄧鴻旗下的環球世紀和時代環球51%的股權。
所謂風浪越大魚越貴,這一刻,孫宏斌與高啟強共鳴了。
他不是沒有警示,只是覺得:“除了我們以外都有可能暴雷。”放在當時的背景下,這句話也不全是狂妄。截至2021年上半年,融創手里還捏著1300億左右的現金儲備。
他以為自己可以憑此置身事外。于是,100億元的彰泰項目之外,融創又在2021年全國22座重點城市的首輪集中供地中,斥資700億拿地,成為當年當之無愧的“地王”。
圖源:克而瑞地產研究
但2021年注定是會被載入史冊的一年。全球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頻發,國內又遇“房住不炒”和“三道紅線”的宏觀調控,房地產行業下行,瘋狂拿地的風險集中爆發了。
2021年下半年,廣西樓市急轉而下,南寧主城區僅12月份商品房成交面積為51.82萬平方米,環比下降53.56%,同比下降46.21%。
這就意味著,彰泰還未來得及上桌,就已經涼了。
然而,彰泰還不是壓死融創的關鍵性稻草。
眾所周知,孫宏斌師承柳傳志。當年進入聯想時,孫宏斌跟主管供貨的業務部經理矛盾很大,后者是聯想的老同志,但柳傳志給了這位年輕人充分的信任,將后者撤職。
孫宏斌在后來創業時,對于“充分信任”的管理理念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給予了各區域充分的自主權,而各區首為了回報這種信任,相互之間內卷嚴重,比如2020年,西南區域的區首商羽直接立下3000億元的銷售目標。
要知道,當時中國銷售額超過3000億的房企只有8家。而當年西南區域的銷售額剛剛破千億。
為了博得孫宏斌的歡心,融創的西南區和華北區成為首輪供地里最瘋狂的兩大區域,也由此成為拖垮融創的關鍵稻草。
華北區域在下轄城市銷售日益蕭條的情況下,仍大舉買地,資金問題嚴重,被西安、上海和華中區域搶救了好幾次,區首遲迅的管理也出現了巨大問題,后續因嚴重貪污而失聯了。
另一個數據是:2022年,融創西南集團土地儲備為5217億,其中問題土儲貨值1770.5億,占比34%。這些問題土儲包含了環保督查、政策限制等。
其中一部分問題土地,就是當年并購鄧鴻的環球時留下的。
插向孫宏斌的劍里,有來自兄弟的,也有來自友商的。但究其根本,全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后來孫宏斌公開檢討;追求規模的慣性,讓公司在投資上過于樂觀和激進。以及給了區域巨大的權力,導致公司的安全墊不夠厚,沒有經受住這一輪房地產行業調控的考驗。
有人曾問孫宏斌,你這么多并購的線索從哪里來的?孫宏斌回答道:多數都是有人來找我的。
他相信自己在行業內的口碑。
得知自己是王健林甩賣文旅項目的第一約談人時,孫宏斌很有成就感,認為這印證了柳傳志若干年前對他“一眼把行業看到底”的判斷。另一方面,他認為萬達文旅這么好的項目找誰誰都會接,但王健林先找得他, “這就是信任。”
“這就是我做人的最大成就啊。”
歷盡千帆,那個號稱“不在乎別人評價”的孫宏斌在年逾五十之后,成就感仍來自前輩的認可,拋開其中的商業吹捧成分,這多少讓人唏噓。
03 塵事如潮人如水
1972年,金庸寫完《鹿鼎記》的最后一筆,一個波瀾壯闊的江湖結束了,武俠迷們回頭驚訝的發現,江湖路遠,如今只余廟堂。
孫宏斌喜歡金庸,他也曾是地產江湖里最負盛名的弄潮兒。如果與金庸江湖作比,孫宏斌或許會是地產界的“黃藥師”(《射雕英雄傳》中的人物,黃蓉的父親)——這也是他最喜歡的武俠角色。
心理學家列納德·蒙洛迪諾在《潛意識》一書中講到,人類都有自我感覺良好這種基本的欲望,潛意識里也更偏愛與自身有同樣特點的東西。
身為“五絕”之一,黃藥師離經叛道又狂放不羈,為人爭強好勝。如此種種,在孫宏斌過往歷史中也多有顯現。
孫宏斌故事的開頭,起源于一場對行業第一信誓旦旦的“超越”。
2003年的某次論壇上,在地產界還是二流角色的孫宏斌輕描淡寫宣布:順馳將在三年之內超過萬科,成為行業第一。王石當然不服,這場拉鋸直到2006年順馳因激進的擴張節奏碰上政策的宏觀調控,資金鏈斷裂,孫宏斌被迫將公司賣給香港路勁基建公司才走進了歷史。
好在江湖夠大,且行業始終處于上升通道,機會多,孫宏斌很快又卷土重來。
6年過后,孫宏斌帶著融創在香港上市。
盡管他嘴里再也不說做第一,但一位熟悉孫宏斌的人說:“在他的成長經歷里,一定有個什么東西一直逼著他要做第一。”后來,孫宏斌在微博上說道:多年前順馳莽山會議主題,鴻鵠之志向,螞蟻之行動是我一直身體力行的。
莽山會議,是當年孫宏斌挑釁完王石后回公司召開的動員大會。他仍沒有忘記要超越萬科。
事實上,復仇的進度條一度被拉到了95%以上。2021年,融創中國完成了將近6000億的年銷售額。這個數據,融創用了19年,而萬科用了30年。
不過,就在業內普遍認為孫宏斌有機會實現當年立下的flag的時候,2022年,融創暴雷了。
孫宏斌還是沒能完成自己當年的鴻鵠之志。
“如果沒有調控,順馳會是什么樣?”,在順馳被路勁拿走后,孫宏斌偶爾會想這個問題。如今這場假設或許已經變成:如果在拿地時克制一些,融創會是什么樣?
可是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這個世界終究沒有“如果”。
人類關于疼痛的記憶總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淡去。順馳失敗的十年里,孫宏斌在微博中頻繁提到的兩個關鍵詞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現金流的安全性也是他一再跟投資者和消費者保證的:“我們不會被同一塊石頭拌倒兩次。”
往事如昨,但擋不住孫宏斌激進的本性,融創再次被同一塊石頭跌倒。
只是這一次的倒下與上次不同。其中最關鍵的差異便是:那條上升的曲線已然消失。
曾經懸在地產商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是政策,如今再回頭看,執劍之人變成了市場。它是所有機會與困難的起點,亦是終點。相比于宏觀調控帶給房企們的挑戰,市場才是真正決定企業生死的判官。
時代的潮水開始退下,他被卷入浪潮里,不得不在被潮水徹底淹沒之前努力把自己送上岸。
在被柳傳志欣賞的品格當中,孫宏斌身上的堅韌無可爭議。比如入獄后通過積極寫作獲得減刑,比如順馳破產后立馬站起來重整河山,比如融創暴雷后積極自救。
再比如現在,加耕賽道,布局不良資產平臺。
是的,孫宏斌又創業了。
前不久,據“一勺言”公眾號獨家消息稱:融創成立了一個新的資本平臺,而今資本,主要任務是引進外部資方,整合代建體系,切入地產不良資產的淘金賽道。
這是時代撕下來的一道口子。
去年,專注于困境投資的橡樹資本聯席創始人及聯席董事長霍華德·馬克斯在訪華時提到:中國的不良資產堆積如山。有人相信,不良資產的黃金期即將到來。
所謂不良資產,簡單來說就是:當開發商買的地無力開發,或者開發進行了一部分卻無法繼續,亦或是資金鏈出現問題不得不出手的項目,此時就需要接盤俠來盤活。
這個劇本孫宏斌很熟。他以前經常是一號買家。如今只是換位到賣家。
但這里的競爭依然激烈。
這也在成為共識。代建被認為是下一個萬億級藍海市場,而目前市場上有能力且有意愿的房企幾乎全部下場做起了代建,融創也從東南區域開始了嘗試。行業內卷之下,代建費率由原先的5%~6%,降低到2%~4%,有的甚至把費率降到了1%。不為賺錢,只為了讓團隊有活兒干。
代建生意已經擠不出水了。
比起代建團隊,守著不良資產的開發商們此刻更需要的是資金,于是,能夠“帶資進組”的代建團隊自然優勢也更加明顯。這或許也是融創的機會。 孫宏斌有足夠強大的找錢能力。
但對于孫宏斌而言,成立而今資本的直接目的或許還是自救。不良資產應該不是他真正感冒的生意。
一些外資PE已經在今年解散了中國區的不良團隊。AMC手中的不良資產存貨,好些還是在2019年之前接過來的,至今沒有消化完。除非有類似于董家渡那樣極好的項目,否則大部分機構在當下的環境中都寧愿“躺平”。
可是,全中國能有幾個上海外灘呢?
融創的進展也不算激進。據了解,融創已經在東南區域、廣東、四川等地洽談了一些不良資產項目的機會,只是目前仍沒有項目落地。
在金庸小說里,黃藥師潛心苦思的二十八宿大陣,在人數上是王重陽天罡北斗陣的4倍,但他依然沒有戰勝王重陽。就像孫宏斌,盡管在并購數量上超過了萬科,但融創依然沒能超越萬科。
好在,執念已經隨著那根上升的線條一并消失了。塵事如潮人如水,正如他自己說過的那樣:
“所謂的成了敗了又怎么樣呢。活的精彩,值了。”
頭圖來源|AI制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