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數據顯示,截至12月2日,今年共有196家保險機構對1911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超過2萬次的調研,無論是調研次數還是密度都明顯高于過去幾年。這一現象反映出保險資金在投資決策前對市場的深入摸排和謹慎態度。
保險機構調研熱度不減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從業內獲悉,近期來自監管部門、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的80余位專業人士圍繞2025年保險資金運用舉行了形勢分析會。通過分析行業面臨的內外部形勢、投資機遇與風險挑戰,與會者共同研判了2025年的保險資金投資思路。
泰康資產成為今年最“勤快”的保險機構,累計對681家上市公司進行了1161次調研。從調研節奏來看,泰康資產每月平均調研約100次,顯示出其在調研工作上的常態化機制。此外,國壽資產、大家資產等10家保險資管公司以及國壽養老、平安養老兩家養老險公司也在調研方面表現活躍,調研次數均超過500次。
從調研的行業板塊來看,信息科技、電氣設備、通信、電子元件、工業機械、醫療基礎設施等行業備受保險機構關注。例如,工業智能制造供應商中控技術今年已接受96家保險機構的調研。
2025年投資策略展望
綜合專業人士分析,展望2025年,保險資金將堅持“基礎配置做穩,風險資產做優”的總體投資思路。具體來說:
保險資金將繼續堅持風格均衡化、策略多元化,把握好高股息股票的配置節奏。高股息股票可以按FV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計量,有助于提升保險公司業績報表的穩定性,并在低利率環境下保持凈投資收益率相對穩定。
繼續穩健配置超長期利率債,積極挖掘優質信用品種配置機會。保險資金將在固定收益領域尋求穩健回報,同時注重風險控制。
隨著一系列增量政策的落地,近期資本市場回暖勢頭明顯。保險資金投資人士表示,股票市場結構性機會增多,中長期配置價值凸顯。具體到投資策略上,加大高股息股票配置力度是不少保險資金權益投資負責人的共識。中國人壽副總裁兼首席投資官劉暉表示,未來將繼續適度增加對優質高股息股票的投資,重點關注經營業績穩定、公司治理穩健、市場估值合理、股息收益率較高的優質行業龍頭公司。
除高股息策略外,保險資金還關注成長型策略的投資機會。中信建投非銀團隊指出,以科技創新、新質生產力為主線的成長型策略蘊含廣闊的收益空間,與高股息策略均衡配置可以提升權益組合的多元化程度,在增厚長期收益的同時提升權益組合回報的穩健性。
保險機構頻繁調研上市公司的行為,不僅反映了其在投資決策中的謹慎態度,也預示著保險資金在未來投資策略上的調整方向。通過堅持高股息與成長型策略并重,保險資金有望在2025年實現更加穩健和多元化的投資回報。隨著資本市場的回暖和政策的支持,保險資金的投資布局將更加靈活和高效,為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增值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