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審判機制
護航高質量發展
10年來,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下稱上海三中院)共受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554件,結案552件;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3.67萬余件,審結3.38萬余件……11月26日,上海三中院、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建院10年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和30件典型案例,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2014年12月28日,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作為全國首批三家知識產權法院之一,正式揭牌成立。10年來,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立足國家發展戰略和工作大局,在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做優服務科技創新功能、培育知識產權審判優選地等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叭蛐乱惠喛萍几锩彤a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世界科技創新呈現新的發展態勢和特征。接下來,上海三中院、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將更加著力營造尊重創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法治環境,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作出更大貢獻?!鄙虾H性?、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副院長劉軍華表示。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10年來,上海三中院、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充分發揮司法審判職能,持續推進審判理念、機制、管理現代化,以高質量司法服務保障高水平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始終堅持嚴格保護理念,加大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力度。10年來,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充分發揮損害賠償補償和懲罰的雙重功能,依法提高侵權代價,自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建立以來,審結的案件中適用懲罰性賠償的案件有12件,其中5件以3至5倍確定賠償數額,其中最高判賠金額超2500萬元。
嚴厲打擊知識產權犯罪,完善知識產權刑事司法保護機制。上海三中院依法審結了全國首例故意避開技術保護措施侵犯醫療設備軟件著作權罪案等案件,在依法適用主刑的同時,加大罰金刑適用與執行力度;堅持對嚴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從嚴從重打擊,比如,在審理仿冒樂高玩具侵犯著作權罪案中,對被告單位判處罰金6億元;加強同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的溝通協調,形成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合力。
依法踐行平等保護原則,公平公正審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相關案件的公正審理,充分展現了我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力度和成效。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德國慧魚集團、日本株式會社普利司通、荷蘭皇家飛利浦公司、英國駐滬總領事館和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等紛紛向上海三中院、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寄來感謝信。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的10年,上海三中院、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持續深化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努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比如,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圍繞科創中心建設出臺《服務保障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在優化營商環境和支持保障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方面,出臺《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上海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司法保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
提升案件審判質效
近10年來,上海三中院、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強化審判體制機制創新,突出精細化、精準化、精品化,持續提升案件的審判質效。
積極探索高效保護機制。注重解決知識產權維權周期長的難題,探索優化知識產權民事、行政關聯案件在分案、審判等方面的審理機制;合理發揮行為保全、財產保全、證據保全的制度效能,探索建立“承辦法官+執行法官+技術專家+技術調查官+法警”聯合訴訟保全團隊,提高知識產權司法救濟的及時性、便利性和有效性;引入先行判決機制,及時有效制止侵權行為,防止權利人“贏了官司輸了市場”。10年來,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共辦理申請訴前行為保全、訴前證據保全案件162件,有效防止權利人因侵權行為而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大力推進繁簡分流機制。設立訴調、快審團隊,大力推進案件繁簡分流。2023年7月,組建快審團隊集中審理程序性案件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類案件,強化訴訟流程管控,推行要素式審判,制作并推廣要素式簡化判決書模板;在復雜案件中積極推行書狀先行等審理方式,提前固定案件爭議焦點,提高庭審的效率和質量。
持續優化技術事實查明機制。率先探索招錄聘任制技術調查官,定期擴充多領域專業背景的兼職技術調查官隊伍;完善技術調查、技術咨詢、專家陪審和技術鑒定“四位一體”的技術事實查明機制,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技術事實查明手段。
建立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仲裁與調解上海中心等23家專業機構和1家仲裁機構建立訴調對接機制,為當事人提供多樣化糾紛解決路徑與制度供給。自2020年4月與該中心開展合作以來,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共委托其調解涉外案件32件,調解成功15件,調解成功率46.88%,有效化解了中外當事人之間的爭議。
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
“國際化”是上海三中院、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的鮮明特色和發展目標。在“國際化”的發展道路上,兩家法院堅持公正裁判與國際交流并行。
夯實理論基礎,搭建共同研討平臺。上海三中院、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圍繞審判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加強調研,共完成《司法服務保障數字經濟發展問題研究》《大數據產業發展背景下數據信息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NFT背景下數字作品交易的著作權法定性研究》等課題成果,公開發表各類調研文章和案例分析300余篇。
擴大國際影響,搭建對外交流平臺。10年來,先后有世界貿易組織知識產權司、歐盟貿易總司知識產權部、美國駐上??傤I事館、國際商標協會等50多批700余人次國外機構、國際組織、行業協會、企業負責人等來訪,多家機構對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給予高度評價;選派部分法官前往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前往美國、德國等國家進行交流和培訓,開拓視野,提升專業化審判水平。
重視人才培養,搭建院校合作平臺。與上海政法學院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與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簽署《加強知識產權教育和司法實踐專項合作協議》、與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簽署合作協議,在知識產權教學科研與審判實踐中推進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的合作交流等。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責任編輯:奚曉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