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孕育真理,真理領航時代,由湖北省委宣傳部指導、湖北廣播電視臺精心打造的七集大型思想理論季播節目《改變中國的真理力量》第三季于12月3日晚在湖北衛視播出第三集。
服裝業是創造美好時尚生活的基礎性消費品產業和民生產業,也是體現技術進步、社會文化發展和時代變遷的創新型產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服裝生產國、出口國,有著空間巨大的消費市場。多年來,服裝行業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天門服裝產業擁有悠久的歷史,作為天門的傳統產業之一,它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與變遷。
傳統產業煥新活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書寫服裝行業新篇
本期節目中,主持人王瓊帶領觀眾參觀華中科技大學,并介紹了兩位來自天門服裝行業的翹楚——天門市服裝電商行業協會會長、起點服飾公司董事長費文和湖北萊依窕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熊飛翔,他們分享了各自的創業故事。
天門有著豐富的紡織服裝資源,目前擁有服裝企業 2000 多家,從事服裝加工人員達 40 多萬,已經形成了集紡織機械、紡織織造、服裝加工、服裝電商等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
服裝行業建設核心就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煥發產業新生機。我國服裝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本質上需要根植于國家戰略,把握時代趨勢,從行業現實出發,變革重塑科技生產力、文化生產力和綠色生產力,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形成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產業新勢能,構建產業發展新優勢。通過科技賦能推進產業升級發展、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
全球服務互聯互通, 開放包容的合作環境提供新發展機遇
近年來,天門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在進出口貿易方面,去年天門服裝電商銷售量約為 5 億件,其中跨境電商發貨量達 1.4 億件。
今年,天門服裝電商交易實現突破性發展,其中跨境電商業務量位居全省第一。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致辭中表示,服務業因其獨特的輕資產、軟要素等特點,更加需要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的行業發展生態,更加需要各國努力減少制約要素流動的“邊境上”和“邊境后”壁壘,推動跨境互聯互通。
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岳奎為我們解讀了湖北陽邏港的互聯互通,湖北省因其獨特地理位置,被譽為“九省通衢”,地處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位置,是全國重要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同時也是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等多個國家戰略的重要支點。
陽邏港作為長江中上游最大內河港口,與鄂州花湖機場和武漢中歐班列共同構建了海、陸、空三位一體的協同發展體系。這一體系不僅提供了穩定的國際物流通道,還促進了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與國際合作,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重要物流與貿易通道。
中國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建立健全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將積極順應服務貿易發展實際需要,推動多邊、區域等層面服務規則協調,不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促進世界經濟包容性增長。
數字智能轉型升級,創新引領的合作動能成為新一輪發展引擎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帶動了數字技術強勢崛起,促進了產業深度融合,引領了服務經濟蓬勃發展。湖北萊依窕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熊飛翔認為“AI技術在服裝行業的應用是新質生產力理論在實踐層面的具體體現,它通過技術創新和智能化轉型,推動了服裝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節目通過對天門服裝產業的深入展示,強調了新質生產力對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天門服裝產業從傳統的加工制造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2023 年,天門服裝電商產業發展勢頭迅猛,銷售量達到 5 億件,同比增長 71.6%;交易額 400 億。同時,天門服裝電商產業大會的推動,中國服裝跨境電商聯盟的成立,以及《中國服裝電商景氣·天門指數半年度報告》的發布,都展示了天門服裝產業在新智生產力的引領下,實現了園區化、集約化發展,產業聚集效應初步顯現。
當前,中國服裝行業正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數字化轉型為主線,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其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正在推動打造世界級企業、世界級品牌和世界級產業集群,構建服裝強國的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時尚話語權。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宏大背景下,通過守正創新、不斷進取,中國服裝行業定能書寫創新發展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