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房段子』,您相見恨晚的房產軍師,目前已為10000+成都購房者提供了一整套房產買賣的解決方案。
我向來以實戰主義,穩中求進,并完全站在購房者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的角度,輔以我在成都樓市超過13年摸爬滾打的經驗,給出最合理的買賣、置換、選籌和落地實操方案。
以下精選問答內容來自房段子解答案例。由于以下問答信息,部分涉及到隱私等問題,因此有所刪減。均為此前問答,因此回答的內容數據可能有一定的時效性,不能完全套用,還請理解。
房段子購房咨詢團隊(幕后分析及數據+社保、公積金、貸款合作團隊+新房、二手房買賣團隊),針對你的個人問題,一些簡單的可以直接免費回答。
復雜或者定制一些的問題,我們目前提供——
①單次咨詢(¥200元,單次問題及后續發散追問,限時1-2天);
會員
提問
你好,之前看到你說成都二手房還會持續分化,我在**小區有一套120多平的套四,整體裝修品質都很不錯,我自己是很喜歡的,但是今年房價到處都跌,家里人覺得害怕持續下跌,想賣掉了,就是純粹的套現,不知道合適嗎?
房段子解答
我就說2個案例吧。
最近有個二手小區接連出現了低價成交,今年跌了5k+,所以不止一位業主跑來問我要不要賣房?
我能明確他們是恐慌式拋售情緒,而非真正的難以自持。
從結論來說,我判斷小區價值是被嚴重低估了,是超跌的樓盤,目前是黎明前的黑暗。我鼓勵他們要重拾信心,而非半路割肉。
半信半疑的回去了。
其實我不太愿意在公域說這些話題,現在唱衰是“正確”,嘲諷謾罵成為了“主流”,可謂多說無益。
只給那些自我判斷地段可期,產品優質的房東,不要“仇者快,親者痛”。
另外有一個粉絲也是沒熬住,賣了。
一個老粉說關于賣不賣房,家里分歧很大,矛盾很多。
作為一個優質樓盤,視野資源商業教育地鐵都肉眼可見地快起來了,但家里人爭議很大,虧本也要賣。
男的拗不過。
最終昨天以破發2K/P虧本出售了。
有點可惜,倒在黎明之前,不過也能理解,家和萬事興。
只是便宜那個抄底撿漏的小子了。
會員提問
你好,我在WA有一套120平的清水的,估計能賣180萬,我目前不需要用錢,但是看著一直跌不曉得啥時候是個頭,你說有沒有必要現在賣房,然后換成更加優質的資產,賣了是繼續觀望還是買個更好區域的房子?
房段子解答
是是
較早前房段子會員付費問答,具有一定時效性,僅供參考,有刪減節選和模糊處理。
**在wa板塊,整體來說還好買得早,所以不會虧,但是和歷史價值高點來看,現在浮虧了不少。
大概3年前,是能賣兩萬二三,甚至以上的,現在來看,精裝成交價大概是1.6萬左右,清水的話,掛牌最低是1.56萬,你估計的180萬多折算下來差不多1.5,自我定位還是比較準確的。
關鍵是下行通道還要多久?wa并非成都強勢的板塊,二手房如此,新房也是如此,雖然有地鐵,也有**概念,而且**,地理位置不錯,但成都這種不錯的“地理位置”太多了,不缺wa一個,遠的不說,比如**,都是生不逢時,所以多年以來一直處于區域吊車尾的狀態,wa我覺得也會步其后塵,雖然界面比**更好,但是也相對更加荒蕪,唯一的地鐵能輻射的樓盤不多,基本面并不能沖出獨立行情。
所以這樣品相的板塊,在接下來的成都樓市價格浪潮里,依然處于被動的局面,我以前分析過,累計的蕭條周期大概**年,目前已經走過了**年左右,也就是說,這種下行的狀態,我覺得還要持續**年左右,到**年可能真正見底。
這期間價格并非說斷崖式驟降,而是緩慢下降溫水煮青蛙,打個比方,3年前2.2萬,1年前2萬,現在1.5萬,接下來2年可能是1.3-1.4萬這種狀態。
所以意思我也很明確,賣!至少不要繼續降低你的利潤。
現在假設能180出掉的話,我覺得也挺好,到時候再杠桿幾十個,像你說的260萬以內,那么我們一是可以尋找更優質的板塊,二是可以尋找更好的買入時機。
換言之,快賣滿買,打個時間差,完成置換鏈條。這里說下為什么建議你置換,還有賣房的技巧,我曾經寫過兩條,你參考以下——略。
賣肯定要賣,**不保值,還要降,熬不到回暖周期,早日離場。
接下來是怎么買的問題。按照240-260萬的預算來說,新房,尤其是有剪刀差的新房,基本是沒有的了,現在剪刀差網紅盤清零,即便有,往往因為現房發售單價總價也和周邊沒有倒掛,所以不要過高期望。隨后我給你一份去年底總結的網紅盤名單,你僅供參考。
至于說二手房,還是一換板塊,二等機會,下面推薦的板塊樓盤,當前可以邊賣邊觀察,但不要急于下手,估計還有一波跌幅,這樣你也時間上游刃有余一些。
具體買法略。
會員提問
你好,我家里2個孩子,已經在大源有一套小套二可改套三,老大在天新讀小學,老二在大源讀小學。
現在發現大源這套房子比較差,高位買入后悔了,現在想優化下,要么老二讀小學占大源學位,6年后賣掉,要么老二和老大一樣綁定同一所學校,等2年賣掉大源剛需套二,現在比較懵,不知道怎么才能讓我損失降到最低。
房段子解答
較早前房段子會員付費問答,具有一定時效性,僅供參考,有刪減節選和模糊處理。
首先,你現在的這套房子改為套三其實居住實用性還是比較強,因為八十多的這個戶型本身整體表現相對不錯,得房率也尚可,改成小套三單衛,不論是自住,還是方便老大讀初中,小孩的小初,又或者從未來的價值角度來看,應該都不算是比較差的思路。
我們以前的文章的確多次提到過,樓齡和品質的下滑的確會成為后期市場競爭力弱化的一個重要因素,考慮到你現在這個樓盤的品質問題房齡問題,還有樓市行情的角度,未來確實有一定風險,但是以現階段的情況看,其實風險可控,問題并不大。
現在從我們的角度來說,稍微買貴了一點,但是基本平替天新私立學費沒啥問題,關鍵是往后能否這個價格相對保值的問題。
按照230的價格來說,折算單價2.6萬左右,我們覺得短期的價值應該是在2.5萬上下,往后的話,底部可能不會很低,畢竟你也看到大源西的土拍樓面價都是2.3萬左右了,實際的板塊價值是能得到凸顯的,就算是后面房齡老化,但地段+學區的價值我覺得撐起來2萬多還是很輕松,并無壓力。還有就是大源其實這類剛需盤挺多,房齡在2015年的也不少,學區也不見得比你的更好,賣價還比你的更高(3萬+的一大堆),所以天塌下來有高個頂著。
總的來看,買入稍微倉促了一些,沒有抄到底部,但是也沒高太多,一二十萬的溢價,相當于學費了,更何況你老二讀書在即,是沒法一直拖下去的。
就算是老二就去讀天新,搖號私立,9年下來費用也不低,真要算這筆賬,未必就比你多出來的一二十萬更低。
再說現在不占用大源的學位,轉而過2年再出售套現的話,你面臨三個問題,一是多次交易的稅費中介費成本;二是過兩年我們覺得可能是價格底部,你這個時候是實實在在的“站崗”,高買低賣;三是假設就此自住讀書,拉長周期看,一方面能節省私立額外費用,另一方面還能沖破這個低迷的周期,重新回暖溫和上漲,達到保值和自住以及讀書的多重意義。
也就是說,大源剛需盤我們分析大概率是一個V字房價走勢,不要單純地認為2-4年后賣掉就割肉止損了,而是從一個更長的周期來看,還有回暖的可能。這個時候,地段價值,基本價格支撐是可以隨便2萬多的狀態,房齡此時就不太重要了,大家都是15年+的二手房,邊際效益遞減,只要維護保養到位,輔以地段價值,總的市場認可度和流通性,就能得到保障。
大源的學區成本肯定是更高的,但你不要想當然的認為200多萬全是學區溢價了,對比私立收費,大源學校價值還有自住屬性,其實溢價并不算高。
總的來說,你們230多萬的買入價稍高,但是趕鴨子上架了,小孩幼升小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不在大源溢價買學區,也要去天新溢價搞私立,所以橫豎都是一刀,目前來看大源這邊不失為一個好的折中的買法。
還有新房+保障房的趨勢并不妨礙中間的次新二手房哈,保障房就是保障基礎居住需求,并不會有很好的品質和很廣泛的受眾(我們還遠沒到共產主義,也沒經濟發達到新加坡模式)。
新房主要是改善家庭。我們居中的普通老百姓,還是要住在剛需商品房里,這個是大方向改變不了的,既買之則安之,不要畏手畏腳,不要把所有都精打細算,能有70%的滿意,就很好了,往往追求100%滿意度的人,會失去很多很多的樓市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