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殺瘋”了。
隨著吳柳芳抖音賬號解封,短短24小時,其抖音粉絲已突破600萬!
你一定也在想:
從被指“擦邊”到“被封”,再到輿情反轉和解封,吳柳芳是如何實現的?
你一定又想到了那句話: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p>
話是好話,但放在“危機公關”視角里,該怎么解釋呢?
大叔想到一個詞,叫:
情緒資產!
這個詞,來自今年8月,大叔對吳聲老師的一次采訪。
我問他:
“您怎么看過去兩年“輿情井噴”這個現象?該怎么應對?”
吳聲提到:
從策略上,叫做:預則立,不預則廢。 現在的輿情基本都是一個特點:沒有是非,只有情緒。當情緒洪流沖到你這兒來了,只能夠順勢而為,不能夠逆流,跟“互聯網情緒”杠。 怎么辦?就需要有“預案”,啥意思呢? 就是企業要長期積累“好事”,當企業出現輿情危機的時候,過去做的那些無心插柳的好事,就是你的“子彈”。我稱之為“互聯網情緒資產”,這個需要細水長流,提前儲存。
大叔認為,吳柳芳的反轉,就是因為她在此前儲存了足夠的“互聯網情緒資產”。
一個事,一旦引爆全網,就會自動啟用一個“動作”,即:
全民探案!
所有網友都開始尋找和這個熱點相關的信息,講得好聽點叫“蹭熱點”,難聽的就是“扒糞”。
吳柳芳也不例外!
當全網開始扒她的料時,竟然發現,幾乎很難找到她的負面信息,而全是有些“悲慘”的故事。
她的情緒資產,主要有三個:
第一是“參加公益”。
一個關鍵反轉節點來自“浙江共工公益事業發展中心”,其官方微信發布了一條題為《吳柳芳“擦邊”視頻號外的生活,我們來講一講》的文章。
你能看到的后來寫有關吳柳芳反轉的文章,其參加公益的照片,基本都來自這篇文章。
第二個是“豬隊友”。
為這股情緒資產增加“投資”的,則來自當初“酸”吳的奧運體操冠軍管晨辰。
后者被扒出來的“擦邊”視頻,以及實在找不到什么公益活動,與吳柳芳形成了鮮明對比!
??
第三個是兩條“直播切片”。
注意,這是吳柳芳此前的直播視頻,被別人翻出來,二次發布。
這里再補充一個知識點:全網引爆后,你之前講過的話,公開的視頻,都會被二次剪輯。
兩條視頻,一條講述了自己的“倒霉”經歷:
吳柳芳講述退役開始直播沒有人氣,每天需要播6個小時保底3000,沒有人看然后去當了2年老師,結果老板拖欠工資,不干了。去浙江嘉興當教練,說是給編制,但是2年了編制先給了別人,又不干了。
???
另一條更直接:
互聯網美女千千萬,我算啥。因為我想改命,我的命不好。我訓練老受傷,確實沒有拿到很好的成績,但是為了生活,我就是想改命,我只能做互聯網。真正出來工作的人都知道,賺點錢是真的很難!
???
這兩條視頻被翻出來,反絕殺,因為太共情我們這些打工的“牛馬”了。
再配上吳柳芳當初從平衡木摔下來,頸部無法動彈的照片和報道,徹底反轉!
有人提到,吳柳芳簽約了MCN,這會不會是MCN的公關高手在操盤?
大叔的看法是:MCN里沒有公關高手,最多是巧合。
當然,上述提到的公益機構是反轉的關鍵。換位思考,如果當時處于風口浪尖,你如果是公益機構的負責人,你敢發那條微信嗎?
大叔看到,吳柳芳這次還開通了微博,這是很聰明的做法,多平臺運營,而微博更具備輿論屬性。
??
說完吳柳芳,再談鐘睒睒。
大叔先做個更新。
我此前點評鐘睒睒的一篇文章。當時看可能還湊合。但再過一周看,可能淺了。
我當時的結論是:鐘睒睒炮轟張一鳴,想通過首富撕首富,轉移矛盾,這個矛盾并沒有轉移,所以不成功。
但現在看,鐘睒睒炮轟張一鳴,可能并不是想轉移矛盾,只想實現一波“脈沖傳播”。
他要干嘛呢?其實還是想自證清白,澄清自己。
第一輪的“農夫與蛇”的負面輿情,雖然鐘睒睒也回應啊,也辟謠啊,但都沒有能超越第一輪負面輿情點燃的那波“脈沖傳播”。
且那波輿情在3月發生,8月的央視《對話》也沒實現對沖,現在10月底了,怎么辦?
在去中心化傳播時代,鐘睒睒需要自己制造一次“脈沖傳播”,來獲取全網關注度,然后再把這波流量導向自我澄清,不然,鐘說的話和所有的危機公關“動作”,都是散彈。
從微信指數可以看出,與同期也陷入危機的“胖東來”相比,農夫山泉僅在11月23日超越了胖東來,到達了脈沖式傳播的“山頂”,這個節點就是鐘睒睒炮轟張一鳴的第三天。
雖然,鐘睒睒兒子美國籍這個事,依舊是個硬傷,但農夫山泉確實通過這波“鐘睒睒喊話張一鳴”,收割了一波流量,來為自己辟謠。
“現在的傳播,都是脈沖式傳播?!?br/>
大叔記憶非常深刻,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是在2013年,從一位曾經非常牛逼的媒體公關人嘴里,我當時只是個公關主管。
那年是“微信朋友圈”功能上線的第二年,而那位牛人早就去搞投資了。
沒想到,11年過去了,我在鐘睒睒這次危機公關上,又對這個詞的理解才深了一點。
最后,稍微做個總結。如何才能實現反轉呢?大叔談3點。
1、提前儲蓄“互聯網情緒資產”。
在你沒有遇到危機的時候,就要多做好事,留痕跡,把這些情緒資產儲存在互聯網上。吳柳芳主動或者被動地給自己留下了很多“互聯網情緒資產”,在自己遭遇危機,被全網扒料的時候,這些“情緒資產”就被激活了。
所謂“壞事里做好事”,比如賑災,也是這個邏輯。但現在已經過了“發個微博說捐多少錢”的時代,去一線更能打動人。
2、反轉要制造“脈沖式傳播”。
所謂“壞事傳千里,好事不出門”,負面輿情傳播的廣度和深度,總是要高于企業的回應和辟謠。怎么辦?危機公關想要反轉,就必須要制造一次“脈沖式傳播”,就和危機輿情造成的“脈沖式傳播”一樣,才有可能實現廣度和深度的覆蓋,最終改變心智。
怎么制造呢?鐘睒睒主動制造了一次“危機”,可以模仿,就是有點費老板。
3、重視“公關價值”。
雖然吳柳芳大逆轉,但她大概率是沒有公關團隊的。反過來,農夫山泉肯定有公關團隊,但在第一波“農夫與蛇”的危機應對中,并沒有實現反轉,甚至有點糟糕。
大叔想說的是,不管有無公關團隊,希望你通過這兩件事,能看到公關的價值,即:你被推上風口浪尖的時候,一定有一個基于事實和研判,更符合傳播規律和更能與大眾共情的應對路徑,這就是“重視公關價值”的路,這也就是大叔最近兩年都在強調的“公關價值重塑”。
最后的最后,大叔特別感謝吳聲老師和另一個老師的指點。
你怎么看吳柳芳的反轉?歡迎你在留言區聊聊。
相關:
雙十一:
品牌計劃:
年度復盤:
對話高手:
大叔內推:
誠邀你將本公眾號添加“星標”~不加星標會收不到更新提示,在公眾號主頁右上角點擊“添加星標”!
不用打賞,您幫點“在看”“點贊”就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