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清華大學學生處通報了近期三名學生的典型違紀情況,引起廣泛關注。印象中,像清華大學這樣的頂尖大學發出通報,并不多見。畢竟,作為國內排名第一的大學,如此“自揭家丑”的情況極少,即使是其他普通高校,對學生違紀情況也是“內部處理”。
根據通報,三個典型案例分別為:一名學生多次違規為校外人員報備入校牟利;一名學生于2024年9月私自攜帶電動車電池入樓;一名學生于2024年11月在外校與他人發生沖突,并在朋友圈發表不當言論,對3人均處以“嚴重警告處分,并依規取消相關表彰、獎勵及其他權益的申請資格。”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位同學,據稱其女朋友在北京另一所學校被質疑考試中作弊,該清華學生得知后前往,并在交涉過程中和女友學校的輔導員發生了沖突,隨后還將相關信息發布在在朋友圈,清華認為該同學“對學校聲譽造成了不良影響”。學校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對違反校規校紀的同學嚴肅處理。
清華大學稱,此舉是為了發揮好案例警示教育作用,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守紀律、講規矩。2017年9月的報道顯示,清華大學公開處理了11名違紀研究生,理由包括學術不端、無德、耍流氓等。
清華這次不護家短、不怕家丑外揚,公開處分3名違紀學生是,向社會展現一種態度:學生不僅要有優異的成績和拼搏的精神,還要有道德底線、公民素養和基本的法制理念。通過這件事,清華還告訴所有學生:你們沒有特權,若敢違紀,定有嚴處,切不要抱有任何僥幸心理。
俗話說:家丑不外揚。清華是國際知名高校,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塔尖,除北大,無一所高校能與之抗衡,但總是有個別學生,自以為高人一等,違法亂紀,損害學校聲譽,破壞社會秩序,所以,這次清華拿自己的學生開刀是不得已而為之。
清華高調處理違紀學生的做法給其他高校提供了示范。公開處理違紀研究生表面上看是示了丑、丟了人,其實,人們看到了學校從嚴治校的決心,會更加認可這個學校。不管怎么說,清華這次公開處理違紀3位同學展現了他的氣魄,對社會也會有正面影響。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