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幻想狂劉先生
幻想狂劉先生,網易歷史頻道專欄作家,作家、自由撰稿人,著有《劍豪時代——文藝復興決斗史》、《從殺人之刀到活人之劍》等。
公元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三月,永昌侯藍玉指揮的明軍在今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邊緣的貝爾湖(一說達里諾爾湖)附近終于發現了北元皇帝孛兒只斤·脫古帖木兒的汗庭,在明軍以摧枯拉朽之勢發動的突襲中,北元政權的最后殘存被徹底毀滅,明朝贏得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的最終勝利。而在8年前的1380年9月,羅斯諸邦在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的率領下,在庫利科沃戰役中以極大的代價決定性的擊敗了蒙古金帳汗國的軍隊,贏得了俄羅斯民族解放戰爭的第一場慘勝。至此,從伏爾加河畔到蒙古高原,成吉思汗留下的龐大帝國開始土崩瓦解,黃金家族的后裔們在蒙古帝國的廢墟上互相攻伐,至死不休。
俄羅斯反抗金帳汗國的民族獨立之戰—庫利科沃戰役,贏得了亞洲反抗蒙古帝國統治的第一戰
一、重重迷霧之后的神秘駙馬
在藍玉俘虜的數量龐大的北元俘虜中,一支來自撒馬爾罕的商隊引起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興趣,因為捕魚兒海戰役前一年(1387)年,自稱為“察合臺汗國駙馬“的撒馬爾罕統治者曾派遣回回滿剌(即毛拉,伊斯蘭教學者)哈菲茲為使者向明太祖進獻了十五匹馬和兩頭駱駝,明朝當時還不清楚西察合臺汗國已經滅亡,但朱元璋認為與控制西域的蒙古諸汗國保持良好的關系,可以預防殘存的北元勢力與其勾結,危害明帝國的西北邊境。因此,明太祖雖然弄不清這位自稱”駙馬“的帖木兒是何方神圣,還是對他的使者“賜以白金一十八錠”,并派人護送返回。捕魚爾海戰役中俘獲撒馬爾罕商隊的消息進一步加深了朱元璋關于北元勢力和其他蒙古勢力勾結的憂慮,因此,朱元璋謹慎的派人送還了這支商隊,對這位身份可疑的“駙馬”表達了相當的友善。
元末明初蒙古—中亞疆域圖,帖木兒一開始是以東察合臺汗國(地圖中央)駙馬的身份與明朝交往的
讓明朝君臣頗感疑惑的這位“駙馬”其實就是帖木兒帝國的締造者,威震中亞的“跛子”帖木兒,他于伊斯蘭教歷1336年9月4日出生在撒馬爾罕以南的渴石(今沙赫里夏勃茲),他的父親塔拉海是蒙古巴魯剌斯部的首領,這個部落作為征服者在成吉思汗征服花拉子模時就進入了中亞,和被征服者(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混居在一起,到帖木兒這一代時已經突厥化程度很深,帖木兒本人就是一個喜愛波斯文化、說察合臺語、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化蒙古人。
蘇聯人格拉希莫夫根據帖木兒的顱骨復原的帖木兒像,他的面容更接近突厥人
盡管帖木兒的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都不那么“蒙古”,但他深知他的蒙古祖先的殘酷征服在中亞的赫赫威名,并能很巧妙的利用這一點,在東西察合臺汗國互相攻伐的混亂里,帖木兒一會利用善戰的蒙古部落東征西討,用蒙古軍隊的恐怖威名恐嚇當地人。一會又以異密(埃米爾,伊斯蘭教的軍事長官)的面目拉攏當地穆斯林。今天投靠這個,明天投靠那個,進行一系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軍事投機,1370年,他殺害了他的盟友和朋友異密忽辛,攫取了河中地區的統治權,他深知他要鞏固河中的統治,必須繼續借助蒙古人的威名,而他本人的血統和身份都不能做到這一點,于是本著“朋友妻不客氣”“汝妻子吾養之”的原則,帖木兒毫不客氣的收下了好朋友忽辛留下的小寡婦,而這個寡婦正是西察合臺汗國哈贊汗(1343-1346)的女兒,于是帖木兒順理成章的成了“察合臺汗國駙馬”,這一厚顏無恥的行為讓帖木兒和黃金家族攀上了親,在諸多的蒙古勢力中贏得了一個合法的身份。其后帖木兒又迎娶了窮途末路的東察合大汗臺黑的兒火者的女兒(一說宗室女)塔瓦卡勒公主,成了名副其實的雙料駙馬。
橫行河中地區的帖木兒軍隊
當上雙料駙馬之后,帖木兒的投機生意像開了掛一樣順風順水,不斷擴張自己的地盤,期間撒馬爾罕商隊帶給他元朝被明朝滅亡,殘元向北逃亡的消息,給了帖木兒很大的震撼。此時他的大麻煩來了,他一手扶植起來的金帳汗國大汗,成吉思汗的長子術赤系的后人脫脫迷失跟他鬧翻了,兩人在中亞和南俄大打出手,脫脫迷失是正經的黃金家族后裔,身份遠比帖木兒的“雙料駙馬”高到哪里去了,形勢一度對帖木兒相當不利,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凡是跟黃金家族對著干的就要拉攏”的原則,帖木兒向遙遠的明朝派出了使團,試圖與明朝建立相對親善的關系,以免他在與脫脫迷失作戰時,明朝乘機收復西域和中亞的漢唐故地(其實沒可能),或者隨便釋放幾位正兒八經的黃金家族后裔來中亞搗他的亂(很有可能)。
脫脫迷失擊敗敵人馬邁汗后,一度使金帳汗國回光返照,令帖木兒感到很大的威脅
帖木兒在軍事上的才能可能不及成吉思汗,但在政治上的狡猾卻遠勝他的這位“祖先”,帖木兒利用明朝渴望被承認元朝繼承權的心理,以元朝對察合臺汗國擁有宗主權的名義(其實不靠譜,元朝和察合臺汗國經常互掐),以察合臺汗國駙馬的身份對明朝進行了多次朝貢,明朝果然很吃帖木兒這一手,想都沒想就認可了他的駙馬身份,對朝貢使者薄來厚往,大加封賞。
金帳汗國的精銳重裝騎兵。金帳汗國的軍事勢力雄厚,給帖木兒帶來很大壓力
二、14世紀末的國際玩笑
公元1394年,帖木兒對脫脫迷失的戰爭進入了關鍵性的決勝階段,帖木兒對明朝的忽悠也到了最高峰,這一年他派遣使者矢比力矢,向明朝貢馬三百匹,并且上了一道貢表:
恭惟大明大皇帝受天明命,統一四海,仁德弘布,恩養庶類,萬國欣仰。咸知上天欲平治天下,特命皇帝出膺運數,為億兆之主,光明廣大,昭若天鏡,無有遠近,咸照臨之。臣帖木兒僻在萬里之外,恭聞圣德寬大,超越萬古。自古所無之福,皇帝皆有之,所未服之國皆服之。遠方絕域,昏暗之地皆清明之,老者無不安樂,少者無不長遂;善者無不蒙恩,惡者無不知懼。今又特蒙施恩遠國,凡商賈之來中國者,使觀覽都邑城池,富貴雄壯,如出昏暗之中忽睹天日。何幸如之。又承敕書恩撫勞問,使站斥相通,道路無壅。遠國之人,咸得其濟。欽仰圣心如照世之杯,使臣心中豁然光明。臣國中部落聞茲德音,惟知歡舞感戴。臣無以報恩德,惟仰天祝頌:圣壽福祿如天地遠大,永永無極”。
帖木兒的外交手段相當高超,他很少像成吉思汗那樣同時在多個戰場作戰
這通驚天動地的馬屁不但文采飛揚,而且對明太祖的心里揣測非常精準,其行文和跪舔水平之高,只有后來的李氏朝鮮君主可比,明顯不是帖木兒的手筆,“受天明命”“圣壽福祿如天地遠大,永永無極”這些詞語更是與帖木兒的伊斯蘭信仰格格不入。更何況帖木兒畢生信奉成吉思汗的經典段子“天上無二日,地上無二主”,并且他自己還對這個段子進行了再創作“世界上任何人煙稠密的地方都不必要有兩個國王”,那么事實真相是顯而易見的:
1、 國書(貢表)是偽造的
2、 國書(貢表)在哈密道的轉譯過程中,經過了非常嚴重的藝術加工。
考慮到明朝200多年的歷史上,只有沈惟敬干過偽造國書一次性忽悠兩國元首這種事(明神宗、豐臣秀吉),學界一般傾向于第二種意見。對于這封國書的真偽不管我們信不信,反正明太祖是信了,而且大喜過望,當場重賞了帖木兒的使者,并且“嘉其有文”(寫的好哇)。次年,明太祖念起帖木兒稱臣納貢的恭順,心里依然美滋滋的,于是派遣兵科給事中傅安、郭驥、御史姚臣、中官劉惟,以及官兵1500人,組成了一個規模空前的龐大使團,前往帖木兒帝國答謝(明年, 命給事中傅安等會璽書、布帛報之)。
帖木兒時代的殘暴戰爭,往往伴隨著大規模的屠殺、縱火、投毒和破壞水源
三、危機四伏的西行之路
1395(洪武二十八年)夏,兵科給事中傅安在對這場嚴重的外交事故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踏上了生死未卜的西行之路。
傅安是河南太康人,出身低微,因此連生辰年月都不詳,他在明初任南京后軍都督小吏,后歷四夷館通事、舍人、鴻臚寺序班,這在當時都是被其他讀書人看不起的偏門職業,因此傅安的仕途也比較慘淡,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才做到正處級干部(兵科給事中,正七品),但是在四夷館當通事期間,傅安精通了當時中亞和西亞通行的上層語言波斯語,為他的出使打下了基礎。
當時的明朝定都南京,西北部邊境經常受到北元殘存勢力的騷擾,大小官員都視西行為畏途,因此出使帖木兒帝國這種苦差事就落到了出身小吏的邊緣人傅安的身上。
傅安一行出發之時,帖木兒正在入侵格魯吉亞,并在那里大肆殺戮和破壞
因為北元的騎兵依然游蕩在蒙古高原,因此傅安一行不得不走艱險的南路進入西域,他們自酒泉出嘉峪關后,“西行八百里,抵流沙”(今新疆羅布泊附近白龍堆沙漠),又“西北行兩千余里,至哈梅里”(今哈密),再“西涉瀚海(大戈壁)……行千三百里,至火洲(吐魯番)”,之后再行兩千里,到亦力把里(今伊犁),出伊犁后再西行三千里,終于到達了今天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這條路線相當迂回,幾乎從南向北橫穿了西域,全程近萬里,中間途經了無數充滿了死亡和戈壁的沙漠,可謂一路艱險,然而傅安并不知道,更大的危機正在前方等著他們。
明初時整個明帝國的幾乎整個西北都在北元殘余勢力的威脅之下,迫使傅安一行不得不舍近求遠,幾乎從南向北橫穿了整個新疆
波斯史學家毛拉那·謝里夫丁·阿里《帖木兒武功記》記錄了傅安一行到來的場面:“1396年冬,帖木兒在西紅河( 即錫爾河) 畔乞那斯城度冬時,契丹國皇帝唐古司汗(Tanghus khan)之大使至,攜帶珍異禮物”(此書中譯版翻譯有誤,Cathay應翻譯為“中國”而不是“契丹”,唐古司汗實際為“桃花石汗”的誤譯,“中國皇帝桃花石汗”即明太祖)。
波斯Shahnama中明朝使臣覲見帖木兒帝國君主的場面,雖然經筆者考證這三人并非傅安等人,而是帖木兒之子沙哈魯時代的使臣,但場面應該差不多
按照傅安等明朝使節的理解,既然帖木兒已經在國書中自稱“臣帖木兒”“臣國中之人”,那么明朝對帖木兒自然要按臣子之禮而待,完全不知道那封文采飛揚的“國書”已經把雙方至于一個國際大玩笑之中。更重要的是,就在傅安長達一年的漫漫旅途中,帖木兒已經在與脫脫迷失的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攻陷了金帳汗國的首都拔都薩萊(今俄羅斯阿斯特拉罕西北),追擊脫脫迷失直到奧卡河畔的梁贊。他在西方最強大的對手奧斯曼土耳其蘇丹“閃電”巴耶濟德一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對歐洲的戰爭,立志奪取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無暇顧及與帖木爾的糾紛。在明朝使團到來的1396年冬天,帖木爾在西、北、南三個方向上都解除了威脅,獲得了一個相對安穩的局面,對明朝的態度自然也發生了變化。
帖木兒與曾經的盟友,金帳汗國可汗脫脫迷失在俄羅斯輪番大戰,并決定性擊敗了他
四、殺氣騰騰的朝堂爭論
因此,當傅安以天朝上國使臣的身份曉諭“臣子”帖木爾的時候,后者不干了,史載帖木爾:“倨傲不順命,謂中國去我遠,天子何如我也”,大明離我遠著呢,管的著我嗎,你家皇帝比得上我嗎。傅安一聽說好的稱臣不認了,也不干了,對帖木爾“反復開諭”,此時他一定不知道,他正在用生命跟人類歷史上數一數二的暴君爭論。
盡管帖木爾不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但不得不說他深得成吉思汗恐怖主義心理戰的精髓,任何膽敢反抗他的村莊都城市都遭到他不分種族和信仰的無差別大屠殺,被屠殺者的頭顱、血肉和泥土混合在一起,筑造成一座座人頭塔,聳立在被征服地區的土地上,恐嚇還活著的居民,徹底摧毀他們的心理。從咸海直到波斯灣,帖木爾新征服的領土上筑起了一座又一座人頭塔,無聲的宣揚著他的殘暴和和赫赫武功。帖木爾還推陳出新玩出了許多新的花樣,比如把人的頭顱裝入大炮對著敵人發射,光是火焰和硝煙中夾著尸塊噴射的駭人景象,就把許多敵人嚇的不戰而逃。在這種“殺人誅心”的戰法下,中亞桀驁的突厥人、蒙古人,西亞擁有較高文明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全都對帖木爾俯首陳臣,正如他們的祖先對成吉思汗所作的那樣。
奧斯曼帝國用塞爾維亞起義軍陣亡將士的頭骨筑成的人頭塔,在今塞爾維亞尼什,據說這一風俗是從帖木兒帝國傳入奧斯曼的
傅安不但對自己所面對的危險渾然不覺,還想嚇唬帖木爾,他告訴帖木爾,大明朝“富強振古莫比”,(中國)從古到今沒有比明朝強大的時候了。打垮了周邊一系列強權的帖木爾當然不信這一茬,卻對這個大膽的明朝時節產生了興趣,“諷安使降”,說我覺得你們明朝不行,跟我混吧。傅安一聽急了,開始跟帖木爾剛正面“與論議詞氣侃侃”,氣勢和話語都一點不慫,反諷帖木爾“吾天朝使臣,可從汝反邪?”,我是天朝派來的使節,跟你混開什么玩笑?按照帖木爾的秉性,談崩意味著大開殺戒,可是這位暴君卻做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決定。
帖木兒的軍隊是當時數一數二的殘暴之師,他們經常征服某地卻不占領,而是徹底的破壞。劫掠和焚毀是家常便飯
也許是被傅安倔強而勇敢的性格所打動,也可能是這位暴君的別出心裁,或是虛榮心所致,帖木爾不允許明朝使團返回中國,而是強迫明朝使團開始了一次古怪的公費旅游,旅游內容就是游歷帖木爾所征服的廣大國土,傅安一行在這位暴君的威脅下,被迫開始了這次奇特的內亞之旅。
五、屠刀之下的內亞奇行
史載傅安一行“由小安西(河中)至討落思(今伊朗大不里士),又西至乙思不罕(今伊朗伊斯法罕),又南至失剌思(今伊朗設拉子),還至黑魯諸城(今阿富汗赫拉特),周行萬數千余里”
傅安在帖木兒帝國遼闊的疆土上兜了一個大圈子(藍色箭頭所示路線)
這一趟屠刀下的公費旅游,讓明代的中國人第一次到達了從不曾踏足的內亞深處,游覽了大不里士、伊斯法罕等千年歷史文化名城,親眼見識了突厥、波斯、阿拉伯、印度等多種多樣的文明類型,為了讓明朝使臣深刻的領略到自己的偉大,帖木兒安排的這次公費旅游相當細致,傅安一行在帖木兒帝國的遼闊國土上整整轉悠了六年,才返回了撒馬爾罕,這次奇特的旅途,讓傅安等明朝使節成為一系列影響世界的重大歷史事件的親眼見證者,也成了冥冥之中,扇動翅膀引起了巨大風暴的那只蝴蝶。
傅安出發的同年,奧斯曼帝國和十字軍在匈牙利尼科波利斯開始了爭奪東歐的命運之戰,十字軍戰敗
在傅安一行從撒馬爾罕出發的同時,歐洲的基督徒們發起了中世紀最后一次十字軍,試圖拯救被奧斯曼帝國逐漸吞噬東歐和巴爾干半島,順便替垂死的拜占庭帝國續命。匈牙利、法國、醫院騎士團、威尼斯共和國以及來自歐洲各地的熱血騎士勉強組成了一支內部矛盾重重的大軍,于1396年9月25日在多瑙河邊的尼科波利斯和奧斯曼帝國蘇丹“閃電”巴耶濟德一世率領的土耳其軍隊進行決戰,戰役的結果是災難性的,十字軍被奧斯曼軍隊殲滅大半,巴耶濟德一世留下一些顯赫的騎士和貴族作為換取贖金,其余的全部大卸八塊。這位綽號“雷霆”的君主在收拾完歐洲人之后,立刻調頭東返,因為帖木兒在西亞和近東的一系列擴張活動,已經嚴重威脅到奧斯曼帝國的安全。
巴耶濟德把尼科波利斯之戰俘虜的十字軍騎士大卸八塊,留下一些身份地位較高的換取歐洲人的贖金,繼續圍困君士坦丁堡
在明朝使團在帖木兒帝國公費旅游期間,帖木兒的擴張事業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1398年,始終不見傅安一行返回的明朝再次派出了陳德文使團來尋找傅安一行的下落,帖木兒毫不猶豫的再次扣留了明朝使節,然后揮師攻入了印度,占領德里蘇丹國的首都德里,一路“踏著尸體前進”“地面上全是人的頭顱和大象被砍斷的鼻子”,但帖木爾似乎對印度的土地不感興趣,屠城之后留下一堆人頭塔揚長而去。1400年他入侵了埃及馬穆魯克蘇丹國統治下的黎凡特(今敘利亞、伊拉克一代),馬穆魯克曾在一百多年前擊敗過蒙古軍隊,但這次卻敵不過更加詭詐的帖木兒,帖木兒攻下重鎮阿勒頗后連下哈馬、霍姆斯,最后在大馬士革城下徹底擊潰馬穆魯克蘇丹,蘇丹倉皇逃回開羅,把這座千年之城拱手讓給這位暴君。
帖木兒入侵德里蘇丹國(印度北部)之戰
帖木兒在阿勒頗以一位虔誠的穆斯林和伊斯蘭保護者的面目,彬彬有禮的接見了伊斯蘭學者們,并自詡為伊斯蘭的保護者,請學者們放下心來,他甚至還提出了一個頗為高深的問題和伊斯蘭法學家們探討:究竟是帖木兒軍隊的陣亡者和馬穆魯克軍隊的陣亡者誰更有資格成為“殉道者”,然而,正在帖木兒與學者們談笑風生的時候,外面的帖木兒軍隊已經開始了殺人競賽,《羅馬帝國衰亡史》寫道:
和平的談話進行之際,阿勒頗的街道上已經是血流漂杵,回響著婦孺的哭聲,和被強奸少女的尖叫。士兵們盡情的搶劫以滿足貪欲,他們的殘暴是因為有命令要求每人上繳一定的頭顱來按照他們的奇怪風俗堆成圓柱或金字塔的形狀,蒙古人在進行勝利的歡宴,幸存的穆斯林在眼淚和鎖鏈中渡過漫漫長夜。
在大馬士革帖木兒故伎重演,在與伊斯蘭史學家伊本哈爾頓親切交談后,屠殺了全部城堡守軍,把無數居民趕入倭馬亞大清真寺(今敘利亞大馬士革大清真寺)后放火燒寺,把他們活活燒死在里面。1401年3月19日帖木兒離開大馬士革時,這座近東名城只剩下廢墟和一座又一座人頭塔。
帖木兒大敗埃及馬穆魯克蘇丹之戰
在傅安一行返回撒馬爾罕的時候,帖木兒的征服事業也幾乎到達了最頂峰,他摧毀了8個王朝,27個國家,累計征服了超過10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統治了其中的差不多一半,然后劫掠和毀滅了另一半。傅安一行此時已經領略到帖木兒的實力和殘暴,并意外成為他赫赫武功的見證者,但“始終不屈節”,帖木兒既沒有殺他們,也沒有讓他們返回,而是“竟留不遣”,直接把人扣留了。
帖木兒的軍隊集合了當時東西方軍事成就的精華,比成吉思汗的軍隊成分更加復雜,也更加先進和強大
此時的明朝,靖難之役進入了關鍵性階段,再也沒有人關心遠在萬里之外的大明使團了。
同時處于擴張上升期的帖木兒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不可避免的發生了碰撞,爆發了火星撞地球式的安卡拉之戰
六、絕望的回家之路
在和明朝爆發了禮儀之爭之后,帖木兒與齟齬不斷的奧斯曼帝國蘇丹也打起了筆仗,他利用奧斯曼人的血統做文章(奧斯曼人的祖先曾被蒙古人擊敗和奴役過),侮辱巴耶濟德一世:“像你這樣的異密(埃米爾,即小王公),有資格和我比嗎?”巴耶濟德一世回復他“我將追逐你直到討落思(今伊朗大不里士)和蘇丹尼耶(今伊朗詹德)”,于是帖木兒順理成章的入侵了奧斯曼帝國,洗劫并毀滅了邊境城市西瓦斯(siwavs)正在第三次圍攻君士坦丁堡的巴耶濟德不得不匆忙返回本土迎戰帖木兒,一場火星撞地球式的大決戰于1402年7月20日在今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郊外打響,帖木兒的狡詐再次展現的淋漓盡致,奧斯曼軍隊周圍所有補給均被洗劫一空,每一個水源地都遭投毒,焦躁的蘇丹急切的尋找帖木兒軍隊決戰,最后一頭撞入帖木兒的圈套,讓十字軍全軍覆沒的“雷霆”蘇丹巴耶濟德一世就這樣被帖木兒打的全軍覆沒,蘇丹本人和兩個兒子都被俘虜。帖木兒乘勢攻陷奧斯曼帝國首都布魯薩,劫掠之后棄城而去,因為他的注意力已經轉向了東方。
巴耶濟德在安卡拉戰役中全軍覆沒,本人也被帖木兒囚禁至死,圖為帖木兒倨傲地去看他的俘虜巴耶濟德
東方新上位的明太宗朱棣也不約而同的想起了這位遠方的“臣子”,再次派出使團前往帖木兒帝國,一來詢問前后兩支明朝使團(傅安、陳德文)的下落,二來責問帖木兒為什么7年不來納貢(傅安出使是1396年,永樂繼位是1403年,正好7年),當時正在撒馬爾罕的西班牙卡斯蒂亞王國使節克拉維約在《東使記》中記載了這一事件:
“當我們尚在撒馬兒罕之時, 中國皇帝派來之使臣亦在此城。中國皇帝遣使之意, 為帖木兒占有中國土地多處, 例應按年納貢。近七年來, 帖木兒迄未獻納, 特來責問”
西班牙使節克拉維約還記錄了另一重大史實,就是為什么中國七年來都沒有責問帖木兒“及事變平息, 新天子即位, 方得遣使來帖木兒處責問欠貢”,這一事件顯然是指靖難之役了。
帖木兒送給明朝的貢物通常是良馬、大馬士革鋼的武器之類的東西,明朝則回贈金織和青花瓷
剛剛擊敗了奧斯曼帝國的帖木兒顯然不能接受朱棣的責問,他公開在宮廷上侮辱了明朝使節,親自調整了座次,使本來坐在西班牙使節上位的明朝使節坐在西班牙使節的下位,帖木兒的大臣對明朝使節說:“帖木兒現與西班牙國王親善,帖木兒待之如子。視中國專使如仇寇,為帖木兒之敵人,今日特引見西班牙使團于中國專使之前者,即以示帖木兒不悅中國之意”
對于明朝使節催納貢賦的要求,帖木兒給予了陰鶩又恐怖的回應:
“帖木兒自此不復稱臣納貢于大汗(即明朝皇帝),不久彼(指帖木兒)將親來見大汗,使之稱臣納貢于帖木兒也”
至此,帖木兒已經公開向明朝宣戰,傅安等人的回國的希望再一次斷絕了,想必日子也更加難熬。
羅伊·岡薩雷斯·克拉維約(Ruy González de Clavijo)是出使帖木兒帝國的西班牙卡斯蒂亞王國使臣,他本來的任務是與帖木兒建立外交關系共同對付奧斯曼帝國,卻意外成了帖木兒向明朝宣戰全過程的見證人和記錄者
1404年11月27日,帖木兒攜帶元昭宗的孫子孛兒只斤·本雅失里,率領20萬大軍,號稱80萬,假道別失八里(東察合臺的殘余,在今新疆)進攻明朝,他帶著這位元帝國后裔的目的,無非是在東征之路上拉攏北元殘余勢力的支持,然而他的老謀深算畢竟算不過死神,1405年2月18日,這位號稱“成吉思汗第二”的一代雄主病逝于訛答剌,他的東征大軍就地瓦解,各自返回了自己的駐地。
成吉思汗之后最恐怖的征服者最終長眠于此,留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和傳說中可怕的詛咒(傳說蘇聯人打開帖木兒的棺材引發了災難)
七、十三年后的歸途
帖木兒死后,他留下的龐大帝國逐步陷于半解體和內亂中,1405年,帖木兒的孫子哈里勒取得了王位,他是一個建文帝式的性格軟弱、善良的人,而他的叔叔們也就是帖木兒的兒子們則對他虎視眈眈,帖木兒帝國版的靖難之役一觸即發。因此,哈里勒急切的向外部尋找支持和靠山,1407年(永樂5年),他派遣大臣虎歹達“送兵科給事中傅安、郭驥等自撒馬爾罕還,并貢方物”,1407年6月,傅安終于回到了闊別了十三年的祖國,史載:“初安之使西域, 方壯齡,比歸,須眉盡白,同行御史姚臣、太監劉帷皆物故,官軍千五百人, 而生還者十有七人而已”。
帖木兒死后,帖木兒帝國與明朝逐漸恢復了外交關系,在15世紀中期同時衰落后逐漸失去了聯系,最后幾批明朝使臣根本沒有能到達撒馬爾罕
傅安出使帖木兒帝國時還是壯年,十三年后回來的時候,已經是白發蒼蒼的老人了,同行的官員除郭驥外全都死了,當時護送傅安的1500名明朝官兵,活著回到祖國的不過17人而已。作為一個身處奇特處境的人,他經歷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見證了帖木兒的東征西討,見證了中亞、西亞一系列的強權覆滅,見證了奧斯曼帝國崛起過程中的慘敗和拜占庭帝國的回光返照(安卡拉戰役挽救了君士坦丁堡,并使拜占庭帝國又堅持了半個世紀直到1453年)。
如果不是帖木兒的威脅,君士坦丁堡很可能在15世紀初就陷落了
在人類歷史上,注定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成為扇動翅膀卷起風暴的那只蝴蝶,而大部分的人的命運都像風暴卷起的野草和沙礫一樣身不由己,但還有極少數人雖然身在風暴漩渦的中心,卻意外成為了風暴的觀測者,記錄了這場卷走數千萬人生命的戰爭風暴從蝴蝶扇動翅膀到毀天滅地再到重歸寂靜的全過程,傅安就是這樣的人,他用特有的堅韌和倔強,成為了轉動和見證歷史之人,遺憾的是他未能留下畫像,珍貴的游記也在歷史中遺失,謹以此文紀念大明蘇武—傅安。
參考文獻:
【1】Morris Rossabi.China and Inner Asia—From 1368 to the Present Day[M].London:Thames and Hudson Ltd,1975.
【2】David Nicolle.The age of Tamerlane[M]London:Osprey Publishinng,1990
【3】Justin Marozzi.Tamerlane:Sword of Islam-conqueror of the world[M].London:Harper Perennial,2005.
【4】Christopher I.Beckwith.Empires of the Silk Road:A History of Central Eurasia from the Bronze Age to the Present[M].Princenton University Press,2009
【5】川口琢司.帖木兒和察合臺埃米爾[J].烏吉利圖譯.《東洋學報》:東京.1988.
【6】李云泉.朝貢制度史論——中國古代對外關系體制研究[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7】王治來.中亞通史(古代卷·上、下)[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8】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新疆簡史[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
【9】趙汝清.從亞洲腹地到歐洲——絲路西段歷史研究[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6.
【10】(西)羅伊·岡薩雷斯·克拉維約.克拉維約東使記.商務印書館,第1版:2016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