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于女士跟丈夫結婚有10年了,這些年她的婚姻過的很滋潤,婆婆疼著,丈夫寵著,可以說是很多女人羨慕的存在。
講述人:于女士
于女士跟丈夫兩個人是在學校認識的,最初的時候兩個人并沒有在一起,相反,她從沒有想過要談對象。
畢業后,兩個人也是去了不同的城市,一南一北的,可緣分就是這么奇妙,兩個原本沒人太多交際的人,在畢業后各奔東西,卻突然走到了一起。這讓認識他們的人都感到很驚訝,或許這也是緣分的奇妙所在吧。
因為戀愛的原因,于女士的丈夫放棄了工作,為愛奔赴去了她所在的城市,兩個人在處了一年后也順利的步入了婚姻。
結婚前,于女士去過丈夫家,婆婆的態度一般,沒有表現得很熱情,也沒有太冷淡。于女士心想,只要不是惡婆婆,自己都愿意孝順,感情不都是處出來的嘛。
在決定結婚的時候,他們也經歷過一些激烈的碰撞,比如:彩禮和房子。婆家表示沒有太多的錢可以支援他們,只能給予10萬。
對此,于女士是不太滿意的,哪有兒子結婚,當父母的就只給這么點的,最少房子得付個首付吧。她的父母勸她說:只要你看重對方的那個人,他能給你幸福,這些都不是事,最差也不過是自己掙。老公對你好,有責任有擔當才是最重要的,條件是其次。
于女士確認丈夫是一個可靠得男人,對自己也很關心,也就沒有在計較這方面的事情。
兩個人結婚后,他們在外地上班,偶爾回家,結婚后,沒一年她和丈夫就買了一套房子算是有了一個自己的家。
人都說,婚后的生活,婆媳關系是最難處的,于女士認同這個話,她表示,婆媳關系確實讓人頭疼。可只要掌握了方法,一切都不是問題,這是她婚后一兩年來總結出來的幾點經驗。
1、婆家的事情,當兒媳婦少發表言論
雖然說和丈夫結婚后,自己也算是婆家的一份子,可于女士卻深刻地感受到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婆家的事情,只要跟自己沒關系,當兒媳婦的就少說話。
很多人都是初入婚姻的一片真心,她們對婆家人很好,把婆家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會在婆家有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想辦法,出錢出力。
然而,經歷過一些事情后,當兒媳婦的大概率會發現,婆家的事情,兒媳婦管的多了,并不好,不僅不會被感激,反而會被嫌棄管的太多,甚至在事情沒有做好的時候,得到一堆的抱怨,指責。
為了讓自己在婆家過的順心,作為兒媳婦的管好自己一畝三分地就好了,其他婆家的任何事情,都不要去出主意,去管。避免出力不討好,自己糟心。
2、跟婆婆有矛盾,不直接跟婆婆當面吵,讓丈夫去溝通
聰明的女人是不會跟在婚姻中,如非必要,跟婆婆兩人頻繁起爭執的。正確的做法是跟丈夫溝通,讓丈夫去跟婆婆溝通。
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作為兒媳婦的哪怕是為了公婆好,說一些不中聽的話,或者對于他們的行為看不上,有意見。如果兒媳婦直接跟婆婆說,婆婆就會感到權威被挑戰了,心里對兒媳婦有意見。
哪怕嘴上不說,心里也是介意的,她們也會在生活中不自覺地表現出來,如此種種,積少成多,婆媳關系也就越來越差了。
然而,如果把這些溝通的事情交給丈夫去做,就會是另外一種結果。兒子是親生的,父母跟自己的孩子之間是不會記仇的,哪怕當時生氣,過兩天也就過去了。
3、盡量不跟公婆一起住,平時當作親戚處就好
想要與公婆關系和睦,最好的辦法是彼此保持分寸感,把公婆當作親戚一樣來往。
平時過自己的生活,每個月、逢年過節的聚上那么幾次聯絡感情。實在是因為一些事情不愿意跟公婆來往,那就讓老公自己去處理。
作為媳婦的,把婚姻生活過好才是前提,當然了,對于老人該有的尊重是一定要有的,尤其是孩子跟公婆的之間的來往,要向好的方向引導。
你可以自己不去做,不去多大交道,但是孩子跟爺爺奶奶之間的來往,還是要有的。
有時候,有孩子在中間做調和劑i,婆媳的關系也會有所緩和,彼此給彼此留點面子。
于女士說,惹不起就躲,不要傻乎乎的什么都自己去出門,與公婆相處也是需要掌握技巧的,當你把事情看的不那么的重,有著自己的原則,生活幸福也就而至。
寫在最后
婆媳關系相處的時候,要學著避免正面交鋒,把一些問題,與溝通交給丈夫這個中間人去做。有時候兒媳婦說的再多,不如兒子一句話來的有用。
關注我,與我一起聊更多情感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