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抗美援朝是我國在建國后打的一場著名的勝仗,在這場戰爭中,我們一提起朝鮮就能想起中國人民志愿軍和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那么大家似乎忘記了,還有兩支軍隊,那就是朝鮮本土的韓國國軍和朝鮮的人民軍,在志愿軍與美軍戰斗的時候,他們在做什么呢?而他們戰斗能力相比志愿軍哪個更勝一籌呢?很高興你能看到這期視頻,感謝您的長久陪伴,并希望您一如既往地點個贊,這將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抗美援朝
朝鮮人民軍的實力究竟如何呢?
作為朝鮮戰爭歷史中重要的部分,但是朝鮮人民軍長期以來給人的存在感不強,一方面只因為我國在歷史教育中都是以人民志愿軍為主,而對朝鮮人民軍提及卻是很少,另一方面朝鮮人民軍在朝鮮戰爭后期表現確實不如中國志愿軍出彩,而他們能在戰爭前期獨立支撐美軍和韓軍的軍隊如此長的時間,那么相對來說他們的實力也不會太弱,甚至在一些情況下還能與美軍打得有來有回,那么總體來說,朝鮮人民軍的戰斗能力如何,這要從他們在戰爭上的表現說起,相對于體系較為完整的志愿軍來說,朝鮮人民軍的組成是比較復雜的,這一點與整個朝鮮半島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政治因素有關。
組成朝鮮人民軍的第一個來源是蘇聯籍的朝鮮人,這些蘇聯兵大都是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人,戰斗經驗都相當的豐富,主要活躍在朝鮮人民軍的軍事指揮和顧問等職位上,這些指揮和顧問身上有蘇聯的指揮戰斗風格,而這些也在朝鮮人民軍身上體現了出來,他們主要以炮兵為重點,和步兵坦克相結合進行攻擊。
朝鮮人民軍
而朝鮮人民軍第二個內部組織結構來源于日本,因為朝鮮有被日本人殖民地的經歷,而當時日本人將朝鮮半島變為自己的兵源地,于是對朝鮮的青少年進行了集中的訓練,而這些軍事訓練已經深入到他們的作戰方式之中,當時的朝鮮人民軍就注入了日本的組織風格和戰斗特色,而這些主要體現在內部的編制和稱謂。
朝鮮人民軍的第三個來源是中國軍隊,在朝鮮人民軍中,存在著許多中國朝鮮族部隊,而他們也是解放軍四野戰隊的主要力量,這一支力量的戰斗特色是遇到敵人,可以持續的戰斗,而且戰斗的方式也相對來說比較靈活多變。
在戰爭開始之前,蘇聯就向朝鮮支援了大量的軍火裝備,而最寶貴的就是坦克部隊,相對于我國想要得到坦克,要需要去日本在東北建立的工廠中尋找,以及國民黨的手中獲得,朝鮮人民軍一開始打的就是富裕戰,1949年5月開始,從蘇聯運來的裝備已經送達,朝鮮人民軍用這些裝備訓練出了第一支裝甲戰斗部隊,后來朝鮮人民軍還成立了許多獨立的坦克團,這些部隊就是朝鮮人民軍在戰爭開始時勢如破竹的秘訣。
在戰爭初期,美軍根本無法阻擋朝鮮人民軍的炮火,隨著一聲令下,朝鮮人民軍坦克一輛接著一輛從南直下,步兵緊跟其后,而朝鮮人民軍的推進速度很明顯超出了美軍的預料,他們甚至連埋地雷的時間都沒有,在戰爭剛開始的一個月里,朝鮮人民軍僅用三天就拿下了漢城,他們幾乎攻占了整個朝鮮半島9成的領土,將美軍和韓軍逼退打釜山一帶。
仁川登陸
在仁川登陸以前,朝鮮人民軍已經將蘇聯軍隊的多種兵聯合作戰運用得爐火純青,甚至在抗美援朝一戰中將美軍打得落花流水,共消滅美軍六千多人,韓軍七千余人,可見他們的戰斗力不容小覷,但是他們在戰斗中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從開戰當年到7月底,朝鮮人民軍的軍力損失已經達到了五萬八千人,以如此高昂的代價才換來了朝鮮人民軍在前期不被美軍和韓國軍隊壓制。
志愿軍與朝鮮人民軍哪個更厲害
如果不是后來美軍在仁川登島,那么朝鮮人民軍可能將整個朝鮮半島給拿下了,1950年8月朝鮮人民軍開始對美軍采取包圍的戰術,對于美軍重點防守的釜山進行突破,當時 的釜山防御圈已經呈現出搖搖欲墜的局勢,直到美軍派出大規模的空中力量,對整條戰線進行轟炸,才阻止朝鮮人民軍的步伐。
但是有優點就必然會有缺點,他們一旦陷入不利于自己的地位,就會被陷入被動,這樣一來,就會呈現出潰敗的局面,當初中國判斷美軍會從仁川登陸,將這個消息傳給朝鮮,但是并沒有得到朝鮮政府的重視,但是美軍真的從仁川登陸之后,朝鮮政府才開始慌亂起來,就算是緊急補救,也來不及了,隨著戰局急轉直下,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敗下陣來,面對美軍的強勢進攻,朝鮮人民軍無法有效地與之進行抗爭,朝鮮政府不得不向蘇聯和中國求助。
抗美援朝
經過毛主席的深思熟慮,決定派往志愿軍入朝作戰,朝鮮人民軍這才慢慢有了喘氣的機會,而志愿軍在進入到朝鮮之后,朝鮮人民軍也沒有因此松懈,在戰力受損的情況下,仍然在血嶺和傷心嶺一戰中,打出了堪比上甘嶺戰役的水平,而關于傷心嶺和血嶺的戰斗,只能說是迄今為止最殘酷,最緊張,最血腥的一戰,一個多月的夏季攻勢,最后聯合國軍以死傷7.8萬人的代價突破了東線的陣地,從此朝鮮人民軍的軍力才慢慢開始恢復。
而朝鮮人民軍在地形有利,后勤補給到位兵力占優的情況下,他們的戰斗力是相當的可觀,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與二戰時期歐洲戰場上的德軍相媲美,但是雖然朝鮮人民軍占據優勢,但是由于它們太過于依賴重型武器和蘇聯的軍事思想,導致在戰場上不夠靈活,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朝鮮人民軍的實際戰斗能力,而正好是這個問題,使得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誰的戰斗力更強有了清晰的答案。
志愿軍整體的戰斗力和作戰部署毫無疑問都比朝鮮人民軍要強一些,而志愿軍配合默契,他們會因地制宜,根據戰況靈活多變,反應迅速,雖然沒有與朝鮮人民軍一樣強大的 機械化裝備但是志愿軍強大的戰術素養,使得在抗美援朝一戰中雖然一時 會處于下風,但是從整體情況來看,最終的勝利仍然是屬于我們,而志愿軍最常用戰士就是三三制戰術,志愿軍就是靠著這個戰士在抗美援朝中對美軍造成了重大的損傷,使得美軍一敗涂地。
三三制戰術
所謂三三制就是三個人組成三角形,每個人都隔著一個手榴彈炸不到的范圍分布,而這個戰術充分發揮了隊伍的協調和防守能力,使隊伍的優勢發揮到最大,隊伍中的三個人,分工明確,一個人負責進攻,其他兩個人打掩護,這樣的戰術將損失降到了最小,如果有一兩人不幸犧牲了,就會有新的人重新補上。
志愿軍在與美軍對抗時,朝鮮人民軍在干什么
在抗美援朝清川江一戰中,志愿軍給美軍陸軍第二步兵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志愿軍在戰斗中找到了敵人防守最薄弱的東翼,然后根據三三制戰術,對著東翼展開了進攻,把美軍的機械化武器殺傷力減到了最低,還沒有等美軍反應過來,他們便被志愿軍打的四處逃竄,美軍第二步兵師就這樣暴露在志愿軍的眼中,在志愿軍進行突破之后,開始迅速地擴大戰線,在最前線的美軍第九兵團在志愿軍的炮火下完全慌了神,而他們平常依賴的重型武器這時候都用不上了,已經崩潰的第九兵團拼命地想要靠近第二步兵,他們認為那里會有更強的武器裝備,但是在他們節節敗退向步兵靠攏時,已經給志愿軍充足的時間將他們圍住,而他們那些所期待的武器同樣也發揮不了作用。
在志愿軍與美軍戰斗的時候,朝鮮人民軍駐守在東線陣地,而就連朝鮮的普通百姓都為解放朝鮮做出了犧牲,自從我國志愿軍入朝作戰那天起,志愿軍同聯合國軍發起了五次大規模戰役,在五次戰役以后,敵我雙方開始轉為陣地戰,此后沒有再發生比較大的戰役,而在同一個時期,美軍的軍事委員對朝鮮戰爭中中美雙方的戰斗情況的戰略部署做出了系統的討論和研究,美軍陸軍副參謀長說道:朝鮮戰爭是一個無底洞,完全看不到我們聯合國有勝利的希望。美軍帶著這樣的一種認知,覺得這時候與中方進行停戰談判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而美軍表面上想著停戰協議,另一邊又在準備著新的戰略部署,這次他們把目標集中在朝鮮人民軍所在的東線陣地,此時正值夏季,朝鮮的雨水比較多,多地發生洪災,為朝鮮人民軍的后勤帶來了不便,而在彈藥和糧草缺乏的情況下,朝鮮人民軍與美軍打出了著名的血嶺和傷心嶺兩戰,雖然表面上美軍占領了這兩個高地,但是對他們來說這時候的血嶺和傷心嶺已經沒有任何軍事價值。
朝鮮人民軍
那也就是說,美軍付出慘重的損失和代價打贏了這場仗,勝利贏得了個寂寞?而從這兩次的戰役中的情況來看,朝鮮人民軍的戰斗實力還是非常厲害的,不過在戰場上沒有永遠的常勝將軍,1952年,朝鮮人民軍和志愿軍決定全面反擊美軍和聯合國軍,這一次,朝鮮人民軍對美軍的三個師進行攻擊,美軍的死傷不足兩千人,朝鮮人民軍也沒有拿下被美軍占領的據點,這不能說是朝鮮人民軍的戰斗能力不行,而是朝鮮人民軍在之前的戰斗中已經死傷慘重,士兵的人數嚴重不足,在武器方面就更不用說了。
他們根本沒有辦法與美軍進行正面作戰,只能配合我軍在背后伏擊敵人,1953年,朝鮮人民軍的兵力和裝備才慢慢恢復,可是朝鮮人民軍的連年征戰,讓他們的士氣和戰斗能力已經大不如從前,完全不能和剛開始時相比,在戰斗后期,朝鮮人民軍還是在戰場上對抗敵人,只不過他們從正面進攻變成了敵后的戰場,為志愿軍打輔助。
上甘嶺戰役
在朝鮮戰爭簽訂協議的時候,志愿軍也結束了戰斗,朝鮮人民在志愿軍離開朝鮮的時候全國舉國歡送,1991年,美聯社在紀念朝鮮戰爭時有一則評論這樣說道:這次戰爭是美軍歷史上最慘痛的一頁,對后代影響深遠。而在我們深知的電影《上甘嶺》中,除了我軍在戰場前線浴血奮戰之外,還有兩位普通的朝鮮老百姓也成為這場戰役的幕后英雄,雖然朝鮮的百姓他們上不了戰場,但是他們在其他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盡管朝鮮人民軍在整體戰斗中表現得不如志愿軍,但是他們的戰斗力也不弱,雖然在戰斗后期表現一般,但是他們在面對聯合軍的時候并沒有臨陣脫逃,也正是有了他們的幫助才能贏得這場這場戰斗。
在抗美援朝一戰中,雖然朝鮮人民軍受到了嚴重的損失,不過在彭德懷的指揮下,中國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之間的配合戰也是打得非常的漂亮,到了抗美援朝后期,朝鮮人民軍在朝鮮戰場上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使得這場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這一場非同尋常的戰爭,在共同的努力之后,將帝國侵略者趕出了三八線以北,捍衛了國家的主權。
抗美援朝
結語
朝鮮戰爭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戰爭的巔峰,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在那個人才輩出,英雄遍地的年代,他們沒有天氣加成,自身后勤和裝備嚴重處于劣勢,完全靠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智慧在作戰,每一位參加戰斗的志愿軍都值得我們去深深銘記。
感謝您的長久陪伴,視頻制作不易,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點個贊,這將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我們下期視頻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