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和黃克誠兩人同是湖南老鄉,曾經在一起南征北伐,為國家的建設奮斗了幾十年,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兩人現在長期的處事之中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義,但是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因為彭德懷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導致黃克誠直接批評他:和毛主席共事那么多年,何必寫信。而這場大會也因此變成了批斗大會,這是為何?這其中難道有什么隱情,這封信為什么使黃克誠如此反常?
黃克誠與彭德懷
彭德懷初見黃克誠
說起彭德懷和黃克誠不得不來說說兩人之間的革命故事,兩人同是從湖南出來的人,身上有許多共同點,比如堅持真理,敢講真話,能打能戰,敢于拼搏,但是也有一些不同點,不同的是黃克誠剛中帶柔,而彭德懷卻是異常火熱。
兩人初始于1930年初,當時的黃克誠剛被派到紅五軍縱隊中擔任政委,而彭德懷作為紅五軍的軍長,一開始對于這個新來的政委并沒有太在意,而彭德懷真正開始關注黃克誠的時候,是從紅軍攻打江西修水縣時。
那天,彭德懷頂著敵人的槍彈雨林來到了戰爭的最前線,他趴在一個壕溝中用望遠鏡正在分析這次的戰斗,突然他看到了擔任這次主攻任務的黃克誠,他們在進攻時屢次受阻,而那些爬上梯子的戰士們紛紛被打了下來,就在這時,黃克誠突然手持一把大刀,冒著敵人的炮火帶頭爬上梯子,經過他這樣的帶頭作用,剩下的戰士們紛紛效仿,一時間士氣大振,戰士們不甘示弱,爬上城墻之后便于敵人展開了殊死搏斗,最終黃克誠帶領著大家將紅旗插在了城頭。
黃克誠
黃克誠的表現是彭德懷沒想到的,戰斗結束后,他將黃克誠叫到軍營中,一臉嚴肅的上下打量著黃克誠,黃克誠帶著眼睛,看起來文文弱弱的,不管怎么看他都是一副書生的樣子,彭德懷怎么也想不到剛才在戰場上殺敵的那個人會是他,兩人一戰寒暄過后,彭德懷像是叮囑也像是命令般和黃克誠說道:下次在戰場上不準再拿著大刀就往前沖了,你帶著那么厚的一副眼鏡,敵人一看就是當官的,很容易遭槍子,你死了,部隊誰來指揮?
黃克誠聽到彭德懷這樣對自己說,便接連答應。6月經過黨中央決定將城市的武裝斗爭當成是中國革命勝利的關鍵,并為此制定了全國城市武裝起義和攻打中心城市的計劃,而中央紅軍已經成立了紅三軍團,紅八軍團兩個軍,而彭德懷任命總指揮,黃克誠所在的紅三團受命奪取武漢。
在受到命令之后,黃克誠預感這次情況不妙,他認為現在紅軍還不是很強大, 就這樣冒險攻打大城市是不現實的計劃,為了避免前幾次的覆轍,他冒著風險給彭德懷寫了一封信,并在信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收到信之后的彭德懷便覺得黃克誠的解釋不無道理,于是他便開始重新制定作戰計劃,并綜合了黃克誠的意見,采取了折中的辦法,放棄了攻打武漢的計劃,打算率先攻打長沙,然后根據形式在制定下一步的計劃。
在黃克誠的帶領下,紅三團將長沙攻打了下來, 在他們堅守了十來天之后,敵軍調來了大批部隊開始進行反擊,面對敵眾我寡的局勢,紅三團被敵人用超越我軍三倍之多的軍力團團圍住,見此情景,彭德懷只能下令讓部隊撤出長沙,而在攻打長沙時, 因為黃克誠屢次提出反對意見,正是因為他敢講真話,堅持真理被不少干部認為是右傾思想,隨后他的職位一降再降,而黃克誠的這一形象卻給彭德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彭德懷
1930年夏,中央開始在根據地進行第二次大規模的肅反運動,而黃克誠一提到第一次運動就有一肚子的氣,他之前在肅反運動中看到了給黨和組織帶來的巨大損失,在運動的一開始,他便持反對意見,想要利用自己師政委的身份來制止這次的行動,但是他的反對很快就被懲罰,以“破壞肅反”的名義抓了起來,然后被判為了死刑。
而這一消息被彭德懷得知后,他找到肅反運動的負責人,生氣地問道:為什么把我的師政委員抓起來?肅反運動的負責人拿不出黃克誠的證據,只能說他是右傾主義的分子,而這位負責人很明顯是詞窮了,在之后,黃克誠被得到釋放。
雖然性命是保住了,但是他師政委一職卻被撤銷了,突然閑下來的黃克誠無事可干只能找到彭德懷,向他提出想要工作的請求,彭德懷對于黃克誠的遭遇表示十分的同情,于是便讓他到軍區司令部擔任秘書。
11月,由彭德懷等人為代表到瑞金參加全國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他在臨行前將日常處理的工作全部都交給黃克誠打理,等到彭德懷一行人回來之后一五一十地向他報告,沒過多久,黨中央開始糾正肅反的問題,而黃克誠再次重新擔任起師政委一職,而在此后的28年中,黃克誠不知道當年是誰救下了他的命,而彭德懷對黃克誠的事也是只字不提,直到1959年廬山會議時,這件陳年往事才又被重新提起。
毛主席親自點黃克誠的將
毛主席
黃克誠在幾十年后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在廬山會議前,我對肅反委員會由于彭德懷的干預而將我釋放一事根本不知道,別人也沒有告訴過我,彭德懷也沒有提及此事,知道廬山會議上批評我而牽扯到此事時,我才得知當年事情的原委。
1935年,在紅軍長征的途中黃克誠見到中央紅軍在湘江一戰遭受重大挫折,他非常擔心黨中央的安危,于是他特意找到領導進行談心,提出紅軍應該避免在打硬仗,我們要盡可能地保存紅軍力量,并找到打破新局面的方法,經過黃克誠這樣一說,領導懷疑他消極作戰,于是將他調離了原來的崗位,而再次閑下來的黃克誠找到彭德懷,彭德懷只好讓他擔任司令部偵查科的科長,但是黃克誠本來就高度近視,在之前的戰斗中,他的眼鏡正好被打壞,而這時候彭德懷卻讓黃克誠擔任科長,有許多人不相信一個視力不好的人能偵查到敵人的情況,而彭德懷卻說:我相信他,他從來不說假話。
彭德懷與黃克誠兩人都敢講真話,說話不轉彎抹角比較直爽,彭德懷性情比較剛烈一些,做事雷厲風行,善于打猛仗,用黃克誠的話說就是,他有一股子“蠻”勁,而黃克誠比彭德懷多讀了幾年書,是個從中師畢業的知識分子,愛好古詩,知識豐富,是個外柔內剛,平易近人的人,而他往往在別人頭腦過熱的時候,敢于提出反對意見,這種絕不“隨風倒”的品格正是彭德懷最看重的。
1948年11月遼沈戰役剛剛結束沒多久,中央軍委就決定發起平津戰役,而毛主席更是親自點黃克誠的將,讓他擔任這次天津的軍管會主任,而黃克誠沉穩老練,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這次攻打天津是最合適的人選,1949年1月14日,黃克誠率領部隊對天津進行總攻,戰斗在15日傍晚結束,解放軍順利地拿下了天津,而黃克誠帶領著軍管干部開始對天津進行全面接管。
隨著戰爭的勝利,被解放的城市越來越多,這時候全國的工作重心都在向城市轉移,但是大部分將領都是長年累月在戰場上拼殺的人,根本就沒有管理城市的經驗,而當時接管天津的黃克誠先行一步,有經驗也有教訓,于是毛主席就決定讓這些在第一線奮斗的戰士們向黃克誠進行討教,黃克誠一直能期盼能有當面向毛主席匯報工作的機會,于是在他接到毛主席的通知后,便一刻不停地趕往香山,5月的香山美不勝收,而黃克誠更是心花怒放,自從黃克誠參加革命以來,他對毛主席的軍事戰略思想,是打心眼里佩服,但是他與毛主席見面的機會并不多,更未有曾面對他單獨說過話,其實毫不夸張地說,他崇拜毛主席。
黃克誠來到毛主席居住的地方,激動地握著毛主席的手說道:主席,您辛苦了,怎么樣您身體還好吧?“身體還好,都是一些老毛病了,你們在第一線才更辛苦,不過,也正是有了你們的辛苦,才換來今天的勝利,值得!”毛主席說道。
緊接著毛主席又說道:你接管天津的工作做得非常的不錯,你之前的報告我看了,今天找你來,是想向你請教一番,你善于總結工作經驗,非常難得可貴呀!是我點名讓你去湖南主持黨政軍的工作, 你有天津的經驗,那里又是我們的家鄉,風土人情熟悉, 你去我放心。
黃克誠:你與毛主席共同處事多年,為何要寫信?
黃克誠:謝謝主席對我的信任,我一定帶領著湖南的百姓建設一個新的湖南,讓老百姓們都過上好日子。在接下中兩人對怎樣建造湖南展開了討論,兩人聊著聊著,不知不覺窗外就亮起了燈光,黃克誠在向毛主席辭別的時候,毛主席突然說道:你我干革命已經二三十年了,像今天這樣做到一起面對面談話以前可從來沒有過,今天機會難得,你留下來吃個晚飯在走。
黃克誠聽到毛主席的邀請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在餐桌上毛主席還特意為他做了幾道地道的湖南菜,10月底黃克誠抵達湖南開始履行中央湖南省委書記一職,黃克誠在湖南主政3年,遵照著黨中央的決策開始恢復湖南的生產,調整城鄉之間的發展關系,消滅了封建勢力,更是培養了大批人才,而黃克誠成為了新湖南的奠基人。
而黃克誠和彭德懷兩人,不同的閱歷不同的經歷使得兩人之間有過爭吵也有過互補,在之前打仗的時候,黃克誠就曾多次提醒彭德懷,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黃克誠先后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參謀長,軍委秘書長等職位,而他提醒彭德懷的機會就更多了。
1958年冬,時任國務院總理兼國防部部長的彭德懷應遵義政府之邀,為在遵義犧牲的紅三團參謀長寫了墓碑,他在寫完之后,出于對革命戰友的懷念又寫了一首長詩,這首二三百字的長詩講述了紅三團和紅五軍在第二次遵義之戰的戰斗歷程,而彭德懷的字跡蒼勁有力,瀟灑奔放,正在辦公室主任王焰將這首詩鋪在地上靜靜觀賞時,黃克誠正好走了進來,王焰直接進問道:您看這首詩寫的怎么樣?黃克誠大致看來一遍說道:這字寫得還行,但是行文要寫得再謙虛一點。
黃克誠
1959年,彭德懷接到黨中央的通知,決定在路上召開會議,彭德懷剛從蘇聯及東歐各國回來不久,還有大批文件沒有處理,想到黃克誠是書記,便想讓黃克誠去開會,而黃克誠怕彭德懷不去廬山會引起毛主席等人的誤解,便說道:老總,這次會議是毛主席親自主持的政治擴大會議,你是政治委員你不去誰去?還是我留下來,你去開會吧。
聽到黃克誠這樣一說,彭德懷便沒有再勸說,直接去了廬山。在彭德懷去廬山不久之后,黃克誠也被通知前往路上參加會議,到達廬山的黃克誠與彭德懷同住一棟別墅,兩人一見面,彭德懷就拿出他給毛主席寫的信給黃克誠看,黃克誠看了一遍之后直接抱怨道:你與毛主席共同處事多年,應該是互相了解,這些話為何不當著毛主席的面商談,何必寫信?而黃克誠說這話的時候已經晚了。
毛主席和彭老總
自廬山會議之后,黃克誠被撤銷了總參謀長的職務,而彭德懷也失去了與黃克誠相互交談的自由,1965年,彭德懷被派往四川時,黃克誠被分到了山西擔任副省長,在幫助農民抗旱的時候,觸景生情,寫了一首題為《懷念彭總》:久共患難自難忘。不思量,又思量;山水阻隔,無從話短長。兩地關懷當一樣,太行頂,峨嵋崗。
猶得相逢在夢鄉,愿當年,上戰場;軍號頻吹,聲震山河壯。富國強兵愿已償,且共勉,莫憂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