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market的價值,就代表了「后真相時代」的一種解法:真金白銀不會說謊,大眾用金錢投出的信號,必然代表真實存在的共識。
一個多月前,FBI突襲調查了預測市場Polymarket創始人夏恩·科普蘭的家,還沒收了他的手機,這件事在全美輿論界,引發了軒然大波。
就在這次調查前一個禮拜,Polymarket靠著對美國大選的精準預測一戰成名。
在此次大選之前,幾乎全美所有民調都顯示,這會是一次勝負難料的選舉。在各大搖擺州,特朗普和哈里斯支持率差距都只在統計誤差范圍內。
唯獨Polymarket一枝獨秀,早在投票開始前一個月,Polymarket上的投注數據就顯示,押注特朗普獲勝的比例一路走高,大幅領先哈里斯。
最后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特朗普在搖擺州連戰連捷,把民調機構的臉打了一遍又一遍,最終勢如破竹,贏下大選。
就像8年前特朗普首次入主白宮時,「義烏指數」一戰封神。今年Polymarket也依靠不同主流的預測結果,在短短幾個月的大選沖刺期內,成為政治界和金融界討論最多的當紅炸子雞。
不止是彭博、華爾街日報這些主流媒體會直接引用Polymarket的數據作為民調參考,連特朗普本人都得意洋洋地引證用Polymarket來為選舉造勢。
那么,預測市場又是什么?Polymarket又是為什么在這屆大選一舉殺入主流視野,成為預測選舉結果的重要指標。
01
你可以把預測市場理解成一個賭場,只不過和真正的賭場里,花樣百出的游戲玩法不同,預測市場賭的是真實世界發生的任何事情。你做出判斷,然后把錢放進來。正確了,就能賺錢,錯誤了,你的本金就會成為對手盤的獎金。
任天堂會不會在下個月發布新款Switch?
姆巴佩還能不能找回狀態?
IC實驗室這期文章點贊能不能超過5萬?(不是)
只要這件事情具備公共性,就可以拿來預測和下注。如果運營方樂意,它們甚至可以開個賭盤,預測下次模擬考你們年級平均分最高的是哪個班。
但預測市場骨子里最熱愛的,還是政治。
早在16世紀的歐洲,意大利人就把競猜下一任教皇人選當成一種娛樂項目,并且大開賭盤。
這種玩法傳到英國以后,英國人把政治投注玩出了各種細分賽道,比如某項法案是否會被廢除,某一任首相任期能有多久,某個黨派能在議會中拿到多少席位,都可以成為賭徒們瘋狂下注的籌碼。
19世紀末,政治賭博登堂入室,甚至來到華爾街。一場美國總統選舉的賭盤就能吸收一千萬美元的賭資,如果換算到現在,大概相當于2.5億美元的量級。
總之,人們對政治的熱情,相比于賭馬和賭球,數百年來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至于政客,它們政治賭博的態度是很矛盾的。
一方面,他們希望賭徒們口袋里的錢,可以拿來支持自己的選舉,拿來供養自己的政黨和政策,而不是投入虛無縹緲的賭盤里,甚至會疑惑,這些賭資是不是暗中被用于操縱選舉結果。因此政治賭博很長時間里都收到政策的壓制
但另一方面,真金白銀砸下去的錢,某種程度上比民調更能反映真實民意,賠率對選舉的指導意義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因此,一些機構也被允許以研究作為借口,開設一些所謂的「政治股票市場」,讓用戶對政治結果、經濟指標和文化事件進行小額押注,從而收集真實民意,預測政治動向。
這也是為什么,類似Polymarket這樣的產品被稱為「預測市場」,而不是「政治賭盤」。
02
具體到Polymarket,它的崛起更像是一個非典型的美式創業故事。
Polymarket的創始人科普蘭出身高知家庭,母親是紐約大學的電影系教授,從小生活在紐約曼哈頓上西區,與百老匯,林肯中心、MoMA為伴,從小熱愛文學藝術,也熱衷互聯網技術。
2013年,14歲的科普蘭為了購買一首無法從iTunes上買到的歌曲,在一個文件共享社區里接觸到了加密貨幣,從此進入了這個韭菜叢生,鐮刀遍地,大神與騙子一體兩面,財富創造與毀滅在一念之間的領域。
此后,他一邊上學,一邊在各種互聯網公司,區塊鏈項目里實習,直到2017年,他從紐約大學退學。
按照一般創業神話,退學的下一步就是創業了。但科普蘭和蓋茨、扎克伯格都不一樣。退學后一連三年,他都沉迷于閱讀和研究互聯網上出現的各種新事物。
也就是在這期間,他接觸到了兩位對他影響深遠的學者。
第一位是哈耶克,他在1945年發表的《知識在社會中的運用》,打開了科普蘭的思路。
這篇文章認為:
社會中的知識是分散的,但價格機制可以有效傳遞信息,人們可以根據價格,解讀背后隱含的知識和行為,從而做出準確的決策。市場的自發秩序在其中能起到關鍵的作用。
而在哈耶克的基礎上,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羅賓·漢森,則是進一步為科普蘭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徑。
漢森的思想核心是Futarchy,翻譯過來是「未來政府形式」。
在他的設想里,未來的政治體不只要靠投票治國,也可以靠投注來治國,簡單說就是讓人們在具體政策上押注真金白銀,來產出最有效,最真實的政策結果。
漢森的Futarchy理論,看似天馬行空,但后來風靡web3領域的概念「DAO(分布式自治組織)」,就很大程度上受到Futarchy的影響。
回到科普蘭,哈耶克和漢森的理論,讓他靈光一閃:
我們是不是可以讓人們用真金白銀押注的方式,投出一個真相或者共識,從而幫助我們在混亂的信息社會做出判斷?
2020年疫情期間,科普蘭開發出了自己的新產品:預測市場平臺Polymarket。
而Polymarket上第一個押注的主題,就是「紐約市何時重新開放」。
疫情期間,困居于紐約的科普蘭希望,能夠從大量的押注中,尋找到預測疫情走向的真實線索。
關于Polymarket和它背后的「真相觀」,我們放到文章最后再討論。
03
那么,是什么讓Polymarket能夠在2024年大選時,從眾多預測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重要的民調指標呢?
事實上,Polymarket對賭盤的話題性把握是非常準的,在創立之后,Polymarket陸續上線了更多賭盤,包括推特和Meta之間的訴訟戰,危地馬拉總統選舉,以及俄烏沖突是否會用上核武器等等。
2023年6月18日,一艘載著多名億萬富翁觀光潛艇,在水下3800米參觀泰坦尼克號殘骸時與地面失聯,艙內氧氣僅剩70個小時。
這場緊急救援引發了全球媒體的熱切關注。Polymarket追著熱點,上線了一個投注預測:「失蹤的潛艇會在 6 月 23 日之前找到嗎?」
短短幾天,上百萬美元就被砸進了這個賭盤之中,讓Polymarket迅速破圈,迎來了創立3年的第一個高光時刻。
說好聽點,這叫追熱點。說得嚴重一點,這些事情多多少少有點吃人血饅頭的意思了。
正是Polymarket運營團隊所希望達成的目標。
科普蘭如今有一個30人的全球化團隊,他們高強度上網,尋找互聯網上的熱門話題,將它們轉化成賭盤。這些賭盤涵蓋政治、加密貨幣、流行文化、體育、商業和科學等眾多類別。
如果你在新聞媒體工作過,你會知道,以上這些,都是流量大戶。
當然,如果只是團隊優秀,擅長尋找話題性的賭盤,也并不足以讓這款產品成為重要的政治風向標。
另一個原因,在于Polymarket誕生時的世界局勢,正在進入一個越來越不穩定的狀態。地緣政治,軍事沖突,經濟危機,全球疫情,貿易摩擦,黑天鵝和灰犀牛此起彼伏。
如果說時代的一?;衣涞絺€人頭上都是一座山,那么這個時代確實塵土飛揚。
因此,人們越來越渴求確定性,渴求超越常規的認知和洞見,從而能夠穿越這個危機四伏的年代。而Polymarket給予人們的,就是一種全新的洞見。它的洞見不一定準確,但是足夠超越常規。
而到了2024年,Polymarket更是迎來了它的天選之年。
我們前面也說了,政治,才是預測市場的核心驅動力。而2024年,全球范圍內將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行選舉,覆蓋了世界近一半人口、近50%的經濟總量。
這樣一個選舉之年,意味著各種宏觀的不確定性會迎來一個階段性的集中爆發,這是Polymarket崛起的最佳時機。
于是在今年5月,美國大選進入沖刺期之前,Polymarket完成了一筆4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這筆融資,讓Polymarket可以大舉投入營銷,吸引眾多散戶。更重要的是,Polymarket的投資人,就是大名鼎鼎的Paypal創始人,Facebook和特斯拉的投資人,下一屆美國副總統萬斯背后的金主彼得·蒂爾。
有這么一層關系,Polymarket能被特朗普所關注到,也就不稀奇了。
10月18日,特朗普在一場集會演講上提到了Polymarket,更是讓這個原先只在加密貨幣圈子里小有名氣的預測市場,變成了主流媒體事業里的大選預測指標之一,在眾多搖擺不定的民調中,Polymarket的賭盤數據,是少數認為特朗普會大勝的數據。
于是,隨著特朗普大獲全勝,Polymarket一戰封神,讓許多支持特朗普的賭徒賺到了錢。
更是有一位神秘網友,早在Polymarket賭盤都還不看好特朗普的時候,低點入局,砸下砸下3000萬美元梭哈特朗普,最終賺到5000萬美元,被媒體譽為「特朗普巨鯨」。
到這個階段,FBI為什么會突襲科普蘭的家,我想也就不難理解了。
04
但如果只是把Polymarket等同于一個賭場,一個投機者和賭徒的樂園,一個財富重新分配的故事,我覺得還是不夠。
預測市場的價值,未必在于金錢,更在于它是當下這個時代,人們追逐真相的另一種手段。
2016年,也就是特朗普首次當選的這一年,《牛津詞典》把「post-truth(后真相)」定為年度詞匯,這個詞匯描述了公眾對「事實」越來越不信任、越來越依賴于公共話語的情感。
如果說當年這個詞還是略有一些超前,那么2024,這個被社交媒體和推薦算法統治的年代,已經毫無意外來到了「后真相時代」。
人們更信任情緒、觀點而非事實,并且更喜歡基于自己的偏見和立場獲取信息,構建自己的信息繭房和傳播回音壁。
而傳統的權威媒體早已無法做到真正的客觀、中立和真實,很長時間里將會失去人們的信任。
所有的企業和個人,都要面對一個長期命題:
在「后真相時代」的迷霧里,我們可以依賴哪些信號去指導我們的行動?
Polymarket的價值,就代表了「后真相時代」的一種解法:
真金白銀不會說謊,大眾用金錢投出的信號,必然代表真實存在的共識。
可以說,預測市場核心的價值,不在于賭博賺錢,而在于發現共識。尤其在選舉這種本身比拼的就是共識強弱的游戲里,發現共識就必然導向勝利。
但反過來,我們也可以再想想,共識一定代表真相嗎?真金白銀的投注,就比沒有成本的表態更加真實嗎?
也不見得。
如果我們篤信「金錢不會說謊」,那么Polymarket則會把我們導向另一維度的謬誤,它無異于一種由金錢主宰的陶片放逐法的游戲。
真相隱身的時代,最可怕的不一定是迷失,而是放棄尋找真相,以金錢、集體意志、情緒作為「真相」的代餐。這條路,也許才會將我們導向徹底的虛無。
關注IC實驗室視頻號
B站:IC實驗室
微博:IC實驗室
公眾號:IC實驗室
全網同名,歡迎來撩?
商業世界的有趣就在這里。
關注大眾消費,互聯網商業和流行文化,分享拙見與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