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周國平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相信,天才骨子里大都有一點自卑,成功的強者內心深處往往埋著一段屈辱的歷史。”
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有過一段與自卑一起走過的日子。
或許,曾經的自卑讓我們畏手畏腳,唯唯諾諾。但是,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都誤解了自卑。
當你真正了解了自己,會發現一個人的天賦其實就藏在自卑里。
如果你對自己的性格感到自卑,不過是因為對自我的認識不足,把自己的缺點一再放大,而忽略了性格中的優勢。
曾經的我因為內向敏感,從小被別人否定,連自己都無法接納自己的性格。
但是,重新認識了自己,就會發現這樣的性格也有獨特的優勢。內向敏感的人更注重細節,善于思考,往往能洞察事物的本質。
如果你總是因為“自己不夠好”而感到自卑,恰恰是因為自己對自己有著更高的要求。這樣的理想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驅動力。
過去,我也時常會對自己感到不滿意。正是這樣的不滿意激勵著自己不斷地自省,也不斷地改變,向理想中的自己不斷邁進。
如果你總是對自己不善于表達而感到自卑,但是不善于表達的人常常把自己的內心隱藏起來,這樣的自己內心世界其實很豐富。
曾經的我也是這樣,自己的情緒、情感和需求都憋在心里,不知道要怎樣表達。但其實我的腦海里有很多出乎意料的想法和創意,當我把這些思維運用到工作和寫作中,常常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收獲。
如果你總是想到什么就要做什么,但又對很多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這說明自己的行動力很強。
其實很多事情是不能過度準備的,有時候寧愿把事情做砸,也要趁著熱情的勁頭讓自己行動起來。無論結果如何,這至少為自己積累了一些經驗,或者也是一次不錯的體驗。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在《自卑與超越》中說過,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想讓自己變優秀,想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
過去的自己,曾因為不了解自己而錯過了太多。總是會因為自己不夠好,讓自己陷入過度努力的陷阱而無法自拔。
但是,當一個人在不了解自己的時候,盲目地努力只會讓自己忽視真正的思考。要么隨波逐流,要么渾渾噩噩,永遠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其實,一個人遵從自己的特性去發展,順著自己的天賦去做事,才能實現真正的自我。
有時候,自己并不需要把自卑感完全地消除。人是可以允許自己自卑的。因為自卑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
當我重新認識了自己,我看見自卑中藏著天賦,性格里自帶優勢,我開始遵從內心的熱愛,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
當自己開始向內探索,就會看到自卑不再是阻礙自我的陷阱,而是能給予自己一次認識自己的機會。
The end
我是懿非宇,一個歸隱田園的自由寫作者。北漂十年的文案策劃人。專注自我成長,陪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