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母嬰品牌
—KUB可優比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
但這幾天
作為母嬰頭部的品牌
可優比卻被曝出
大規模裁員、拖欠貨款
甚至老板“跑路”的消息
大幅裁員、老板跑路
又一知名母嬰品牌“爆雷”了?
近日
有許多網友爆料稱
杭州知名母嬰品牌
KUB可優比“爆雷”了?
大幅裁員、老板跑路
此外網友還表示
KUB可優比內部討論
裁員比例更是達70%
裁員賠償三個月后兌現
其余員工全部降薪
目前業務部門經理、總監均已離職
此消息一出
便迅速在網絡上發酵
隨著輿論聲越來越大
11月29日可優比創始人楊樊
通過官方賬號進行了回應
楊樊表示,自己沒跑路,公司沒有爆雷,盡管遇到資金周轉的問題,但根據11月28日的最新資金情況,自有資金可以支付員工工資和裁員賠付金額,同時,供應商的貨款在逐一安排,部分會稍有延遲。
楊樊還表示
公司沒有裁員70%
但由于經過多年積累
公司組織層級過多
目前確實需要裁員
截圖至可優比官方抖音
關于“跑路”問題
楊樊稱本人和家人
目前確實都在美國
但不是近期才來的
已在美國很長時間
楊樊認為可優比對社會有貢獻
而不是網傳的“一無是處”
年銷售曾達20億元
創始人被列為“老賴”
據公開資料顯示
可優比誕生于2009年
其產品線極為豐富
涵蓋了睡眠、喂養、玩教
紙品、洗護等8大類別
14年布局電商渠道后
單日創收就突破了2000萬
次年KUB可優比就成為了
線上母嬰行業的領軍品牌
2017年年銷售總額
更是直接突破了20億
位列天貓母嬰用品銷售量NO.1
但近年來
隨著消費降低
的理念不斷加強
可優比逐漸受到
各大白牌產品強烈沖擊
圖片來源:可優比官網截圖
據業內人士透露
盡管可優比主打性價比
但與價格上來說優勢不夠明顯
同時在產品創新上做得一般
很容易淹沒在低價競爭中
除此之外
可優比在運營管理上
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
可優比母嬰用品有限公司
涉及多個法律訴訟案件
案由包括買賣合同糾紛
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等
目前楊樊及億度科技已被強制執行
并被限制高消費成為了老賴
據財聯社報道
目前可優比總部辦公區域
已從3層縮水為2層
大樓工作人員表示
1個月前16樓已搬空
辦公區域縮為17、18兩層
母嬰電商品牌接連倒下
母嬰行業未來該何去何從?
事實上可優比的遭遇
不過是整個母嬰行業的縮影
近年來整個母嬰行業
競爭激烈、行業氣氛低迷
爆雷、倒閉等情況屢屢發生
1、2023年,母嬰電商“寶貝格子”被曝創始人失聯、高管辭職、市值縮水、業績慘淡等,公司開始陷入生死邊緣,
截至2023年上半年,寶貝格子營業收入1.03億元,同比下降35.43%,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242.15萬元,與去年同期凈利潤1171.12萬元相比,由盈轉虧,大幅下跌了120.96%。
而停牌之后,市值直接縮水到5203萬元,相比起2020年巔峰時期的80億元,幾乎蒸發殆盡。
直到年末,北京總部被曝人去樓空,App和官網均無法正常使用。曾經風光無限的寶貝格子,就這樣地黯然離場了。
2、半年后,另一家母嬰電商“海帶網”也轟然倒下,令人無限唏噓。
2014年,杭州誠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推出跨境母嬰B2B電商平臺“海帶網”。
隨后,公司獲得梅花創投、以太資本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累計融資超過億元,其中A+輪融資更是高達6500萬元,由蜜芽領投,一時風頭無兩。
直到今年8月,海帶網突然暴雷,供應商上門要求公司兌付欠款的視頻被流出。經實地考察,該公司的辦公地點已人去樓空,僅余下員工工位上散落的個人物品。
那么母嬰電商行業
為什么會落得如此局面呢?
一方面
母嬰行業競爭激烈
搞價格戰、營銷戰等
都是常見的手段
這樣的燒錢打法讓平臺
承受著較大的資金壓力
另一方面
隨著母嬰電商
細分市場迎來高速增長
搶食的玩家越來越多
綜合電商和內容平臺
都在紛紛下場做母嬰電商
而垂直電商
往往流量不足
在無法燒錢拉流量的情況下
用戶使用頻率更低了
獲客成本高、運營效率低
母嬰電商困難重重
當前母嬰品牌
已進入存量時代
未來廝殺將會更加兇猛
面對越來越復雜的
市場環境和行業壓力
各大母嬰品牌如何實現
可持續發展仍充滿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