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臺青融入建設與家國情懷涵育研究》
新書發布會暨北京大學贈書式在京召開
福建省委黨校 郭立橋
近日,由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做序,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閩臺研究院副院長、兩岸融合發展研究中心負責人、福建省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特約研究員閆興教授撰寫的《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臺青融入建設與家國情懷涵育研究》專著在北京舉行新書發布會暨贈書儀式,發布會上作者向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教授贈書。
據介紹,《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臺青融入建設與家國情懷涵育研究》一書創作歷時近5年,以福建各地優秀臺青參與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為案例,作者攜課題組成員通過單獨訪談、集中座談、問卷調查等形式,記錄和總結了兩岸青年融合心路,展示了各行業領域臺青融入新福建建設及祖國發展的生動圖景。
作者向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教授贈書
該著作緊緊圍繞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特別是在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過程中深化閩臺青年交流合作機制這一主題展開論述。書中涵蓋閩臺青年交流的現狀、閩臺青年交流如何促進情感融合等內容,通過對臺青在祖國大陸融入建設中參與、適應與認同的具體闡述,為進一步完善閩臺青年交流促進兩岸融合發展提出意見建議。除了經濟和社會層面的分析,書中還著重探討了家國情懷涵育問題。閆興教授強調,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也是中華民族高揚的精神旗幟。在兩岸關系面臨的新形勢下,要進一步鼓勵兩岸同胞特別是青年群體,共同開展對祖國歷史文化和國情的學習,喚醒融貫于血脈的中華民族認同,共鑄重于千鈞的家國情懷。
《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臺青融入建設與家國情懷涵育研究》專著
與會專家學者表示:“該書是目前大陸地區通過實證調研研究兩岸青年交流現狀的最新成果,對這一領域的研究具有開創性學術價值,豐富了兩岸青年交流研究領域。這部專著在文獻研究、定性分析等理論研究方法的基礎上,采用觀察、訪談和跨學科方法,大量的實證調查研究是該成果的一大特色,反映了涉臺學術研究政治性和現實性的特點。”“通過大量訪談和調研,作者收集了在閩臺青的一手資料,展現了臺灣青年在文化認同、社會適應和就業創業等方面發揮促進兩岸情感融合的示范效應,并針對進一步完善閩臺青年交流、促進情感融合機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該成果不僅展現了當前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機遇與挑戰,也為推動兩岸關系融合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洞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