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和阿富汗,對打通瓦罕走廊直達中國都有想法,并準備聯手請求中國建設中阿伊三國跨境鐵路,但要想徹底打通這條聯通中國的陸上交通大動脈,最關鍵的還是需要中國點頭,那么,面對伊朗和阿富汗的“不情之請”,我國能答應嗎?
中阿伊鐵路項目開發設想
近日,伊朗鐵路公司負責人扎克里在與阿富汗鐵路部門負責人薩希布扎德會面時提出,伊朗正在考慮通過阿富汗,將鐵路網連接至中國。扎克里表示,伊朗、阿富汗和中國三國距離相近,三國建設鐵路,是唯一可以縮短運輸距離,降低運輸成本的路線。并且阿富汗西北部本就擁有鐵路線,且靠近伊阿兩國邊界,這也為兩國的過境運輸發展提供了重要機會。伊朗提議,中阿伊三國應該盡快舉行三邊會談商議此事。對此阿富汗也表示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并愿意在三國的鐵路合作中采取必要措施。接下來,一旦伊朗和阿富汗達成一致意見,可能很快便會向中國提出會談請求。
實際上早在2003年,伊朗便與阿富汗簽署協議,決定援助阿富汗建設“哈夫-赫拉特”鐵路。“哈夫-赫拉特”鐵路全長225公里,連接伊朗東部城市哈夫和阿富汗西部城市赫拉特。2007年這條鐵路進入建設階段,同年伊朗提出“五國鐵路走廊計劃”,計劃從伊朗的哈夫為起點,經阿富汗赫拉特后,東北延伸至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最終進入中國。
只是受阿富汗戰亂,以及地緣局勢等因素影響,這一計劃進展十分緩慢,直到去年,“哈夫-赫拉特”鐵路才正式投入運營。
早前便有人意識到,這一“五國鐵路走廊”計劃,涉及國家眾多,利益出發點也比較繁雜,線路協調工作實施起來比較困難,因此,伊朗與阿富汗要想選擇一條便捷通道,完全可以將“哈夫-赫拉特”鐵路向東延伸,利用瓦罕走廊, 直接建設中阿伊鐵路。
伊朗和阿富汗為什么想要建設中阿伊鐵路
對于阿富汗來說,自從美軍撤出后,最主要的任務便是盡快恢復經濟、保障民生、改善阿富汗人民的生活,以便于更好的穩定國內局勢。
在此情況下,阿富汗選擇與中國加強合作,擴大中國市場。只是由于阿富汗基礎建設落后,與周圍國家的地緣關系復雜,因此對外貿易受到一定阻礙。
此前,中國與巴基斯坦已經一致同意,將中巴經濟走廊延伸至阿富汗,將其充分納入一帶一路戰略框架下。但由于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在邊境地區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今年9月,阿富汗邊防部隊和巴基斯坦還在兩國邊境的“杜蘭線”附近發生了沖突。為了避免因過境巴基斯坦產生諸多不確定性,阿富汗更傾向于能夠直接與中國在陸上實現互聯互通。
瓦罕走廊地處帕米爾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之間,地處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國交界處,這里是中阿接壤地區,邊境線長92.45公里。該邊界以西300公里屬于阿富汗,可深入阿富汗巴達赫尚省腹地,東側100公里則屬于我國新疆。
阿富汗要想在陸上直達中國,唯一的選擇便是瓦罕走廊。因此,近年來,阿富汗曾多次在我國面前提及打通瓦罕走廊一事。今年1月,阿富汗還公開宣布全長50公里的小帕米爾公路已經正式修到了中阿邊界,也就是說,為打通瓦罕走廊,阿富汗已經做好了準備,接下來能不能徹底串聯這一陸上大動脈,就看中國何時點頭了。只是在打通瓦罕走廊一事上,我國并沒有正式同意。
而對于伊朗來說,與中國合作同樣至關重要。伊朗地處亞洲西部,北側毗鄰里海,南側是波斯灣和阿曼灣,西接阿拉伯半島,東連中亞和南亞,境內油氣資源極為豐富,據最新數據顯示,伊朗石油儲量超過2200億桶,位居世界第四,僅次于委內瑞拉、沙特和加拿大,天然氣儲量超過33萬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而油氣資源也是該國的主要經濟支柱和外匯收入來源。只是多年來,在美國的制裁下,伊朗的對外貿易嚴重受阻,而中國則連續多年成為伊朗最大貿易伙伴,并且伊朗作為中國一帶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油氣開發、基礎設施、港口建設等多個領域展開了廣泛合作。
不久前,伊朗新總統曾反復強調中伊關系的重要性,并有意繼續強化與中國在經貿等多方面合作。
只是,目前中伊的貿易主要依靠海運,但受中東等不穩定地緣關系影響,中伊的海上貿易運輸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在此背景下,雙方也在有意加強陸上聯通,尋找更加便捷且穩定的貿易路線。對于伊朗來說,與其繞行中亞多個國家,倒不如選擇直接穿過阿富汗抵達中國更加安全。
更何況,由于中亞各國現有鐵路大部分是蘇聯時期留下的產物,軌距是1520毫米寬軌,而中國與伊朗的鐵路采用的則都是1435毫米標準軌,伊朗的貨物如果繞行中亞,途中需要經歷多次換軌,程序復雜繁瑣,嚴重影響了運輸效率。因此,對比下,通過瓦罕走廊,建設中阿伊鐵路,反而更符合伊朗當前利益。
我國能同意打通瓦罕走廊嗎
對于我國來說,瓦罕走廊可作為我國向西開放的新窗口,成為我國與西亞、南亞等地區深入合作的連接紐帶,同時,與阿富汗加強礦產等貿易合作,也有利于補充我國資源進口渠道,維護國內穩定發展。
而伊朗和阿富汗提出的中阿伊鐵路也可以視為一帶一路建設下的重要項目,理論上來說,懟三國都有重大利好。但實際上無論是打通瓦罕走廊,還是建設中阿伊鐵路,最終能否實現,最關鍵的還是阿富汗能否徹底解決國內的安全問題。如今雖然阿富汗表面上已經趨于穩定,但邊境地區的地方勢力仍比較盛行,且該國內部權利紛爭不斷,這些問題不得到妥善解決,阿富汗就很難建立穩定的對外貿易環境,我國自然也不會同意開通瓦罕走廊。
更何況,瓦罕走廊環境惡劣,地形復雜崎嶇,每年有9個月處于大雪封山期,與中國接壤一帶又是干旱缺水的沙漠高原,南部雖然有零星高山牧場,但雨季時常遭到山洪襲擊,可以說,對于阿富汗而言,瓦罕走廊都是其境內最貧瘠的地區,在此情況下,要想建設瓦罕走廊,不僅需要考慮安全問題,施工環境也十分惡劣,需要耗費高昂的成本進行建設,且后期維護又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如今我國已經陸續打通了中巴經濟走廊、中歐班列等多條向西開放的運輸路線,眼下對打通瓦罕走廊并沒有太大需求。因此阿富汗要想打通這一走廊,還是要拿出更切實的措施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