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在我軍部隊中悄然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川軍打仗不行”,有不少人可能會感到疑惑,我軍很多優秀將領就是四川人,例如賀龍、劉伯承、粟裕、鄧小平等。
這些人均能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面對這些優秀的四川藉將領,在我軍部隊中又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傳言呢?事情還要從頭開始說起。
當年,在許世友將軍的正確指揮下,紅四方面軍第4軍12師34團士兵奮勇殺敵,取得了恩哥嘴阻擊戰的勝利。此次戰役中,我軍面臨的對手是川軍,我軍全體將士士氣如虹,把川軍打得落花流水。經此一戰后,部隊中便開始有了“川軍打仗不行”的傳言。
后來,這話逐漸傳到了許世友將軍的耳中,但許將軍深知輕敵乃是戰爭中的大忌,盡管我軍在此次戰役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絕不能因此產生驕傲情緒,以免露出破綻,讓敵人抓住可乘之機。所以對待這種言論,許將軍通常只是一笑了之。
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接下來和川軍的幾次作戰中,我軍幾乎都取得了輝煌的戰績。長此以往,許世友將軍不禁也有些飄飄然了。
在總結大會上,他得意地向紅軍士兵講述了他與川軍的作戰情況,并道:“川軍自以為自己準備防御工事固若金湯,其實他們的防守在我軍戰士看來實在是不堪一擊,所以說,四川人的作戰水平還是不行啊!”說罷,許將軍哈哈大笑。
彼時,許將軍由于戰功赫赫,是軍中的風云人物,他的這番話,也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部隊,戰士們也基本上認同了許將軍的這一說法,長此以往導致軍營中處處流傳著“川軍打仗不行”之類的說法。
劉伯承同志作為四川藉軍人,自然也聽到了這一說法。但劉伯承并沒有對許世友將軍發火,他心中清楚地知道,許世友將軍的這一言論并不是在針對全體四川藉軍人,更多的只是一種情緒上的宣泄,是基于多次獲勝的心情而發表的言論,雖有失偏頗,但卻無傷大雅,實在不需要上綱上線。
但“川軍作戰不行”這個說法究竟有沒有道理呢?眾所周知,四川物產豐富,人力資源豐富,從而兵源也十分充足。在歷史的長河中,四川這片土地上曾涌現出了許多位非常優秀的將領。這些人無不擁有著出色的軍事素質和英勇的作戰風格,他們從不輕易認輸。
在過往中在四川發生的戰役,均有杰出將領折損其中。除此之外,在英勇作戰的同時,這些四川將領也十分謹慎,從不盲目行動,一旦確定了作戰計劃,便會堅決果斷的執行,并根據戰斗進行的實際情況,及時準確的調整自己的戰術,以實現軍隊整體實力的增強。
那四川將領們又為何有這么高超的軍事素養呢?究其原因,這與四川省的地理環境是息息相關的。對于任何一場戰爭而言,地形因素都是極為重要的。就拿紅軍長征來說,在長征中,能否順利隱蔽軍隊的行蹤以及擊退敵軍的侵襲,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處的地形條件。
四川的地形,可以說真正實現了易守難攻,加之四川地形復雜,所以這就導致了四川的將領們在勇猛之余,又不乏善用計謀,他們通常會創造性的利用所在的地理環境進行作戰,充分考慮地形條件,讓其既可以成為敵軍作戰的障礙,又可以為我局戰士的進攻打掩護,從而大大增加作戰勝利的機會。
所以說,川軍作戰不行這一說法實在是有失偏頗的。實際情況是,在實際戰斗中,四川將領并不輸于中原地區的將領,他們只是作戰風格有所不同,四川將領通常作戰更加靈活,他們往往更擅長利用現有的條件,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同時創造性的提出一些戰斗策略,讓敵人無法掌握作戰規律,從而贏得最終的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