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監管對負債成本的管控是全方位的。
【正文】
本文聚焦近期監管部門對同業負債成本的管控。
一、人行繼續幫助商業銀行降負債成本(聚焦非銀同業存款和對公客戶存款)(一)利率自律機制召開會議,通過兩份文件(均自12月1日起生效)
1、2024年11月28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下稱利率自律機制)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優化非銀同業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自律倡議》和《關于在存款服務協議中引入“利率調整兜底條款”的自律倡議》,當天便引發關注,銀行股反應積極。不過這一消息在11月29日(周五)下午才由官方正式公布,表明消息其實提前被透露了。
2、在上述兩份文件的基礎上,本次會議還選舉了工行行長劉珺為新一屆利率自律機制主任委員,同時明確要將穩定負債成本的效果傳導至貸款端。換言之,監管部門對負債成本的關注最終還是為了推動資產端利率下行。
3、此外這場會議還重點回顧了利率自律機制的近期重點工作,包括治理違規手工補息、批量調整存量房貸利率、明示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建立存款招投標利率備案機制等。可以看出,重點是在負債端,而后才是資產端。也就是說,現在定價的突破方向在負債端,資產端的定價已經較為市場化,甚至已經有點市場化過度了。
為此會議提出,存款利率不得違規手工補息,貸款利率要符合風險定價原則,即貸款定價不能太卷,存款定價不能違規無序。
(二)《關于優化非銀同業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自律倡議》(無過渡期)
該倡議自2024年12月1日生效,全文也就476字,主要內容如下,
1、明確非銀同業存款的定義,即非銀金融機構(含非法人產品)放在銀行的存款。
2、明確非銀同業活期存款利率納入自律管理,并分別參照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和7天OMO利率確定利率水平。其中,前者僅適用金融基礎設施機構,后才適用其它機構。
3、明確非銀同業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利率不得高于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
可以看出,這里實際上把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和7天逆回購利率作為非銀同業存款利率的錨,限額了非銀同業存款利率相較于錨定利率的偏離度。
(三)《關于在存款服務協議中引入“利率調整兜底條款”的自律倡議》(過渡期1年)
該倡議共計913字,同樣自12月1日生效(但給了一年過渡期),主要內容是要求銀行在對公存款服務協議中加入“利率調整兜底條款”,以避免銀行與客戶通過簽訂期限較長的對公存款服務協議來鎖定利率,其本質上是降低了對公存款的資產配置與套利屬性。
加入“利率調整兜底條款”后,當存款利率變化后,客戶或銀行要么接受調整后的利率,要么提前終止協議,而不能再適用調整前的利率。可以看出,這一舉措實際上明確了存款利率的調整既適用增量(新吸收的存款),也適用存量,和存量房貸利率的調整邏輯是一樣的。
換言之,在利率下行的過程中,新發放貸款和存量房貸利率同步下行,新吸收存款和存量存款利率也要同步下行。因此,此舉應是為了彌補前一段時期存量房貸利率調整給銀行帶來的損失,最終用意是降低存貸利率不同步調整對銀行的沖擊。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該規定僅指對公客戶存款,不包括個人客戶存款與同業存款等。
二、此次對非銀同業存款利率的約束尤其受到關注(一)今年11月初利率自律機制便已對同業活期存款定價提出了要求
從審議通過的兩份文件來看,一個是針對非銀同業存款,另一個則是聚焦對公客戶存款,意味著這一政策導向旨在降低商業銀行的批發性存款成本。
實際上,早在今年11月初,便傳出利率自律機制已發布《關于加強同業活期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議》,但監管部門一直沒有給予正面回應,說明監管部門對同業存款成本的關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公開信息顯示,《關于加強同業活期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議》的要點主要有三個,一是明確同業活期存款的定義(金融機構存放在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二是將7天逆回購利率作為同業活期存款的定價基準;三是要求不得以顯然高于政策利率的水平吸收同業資金,要引導推動同業活期存款回歸支付清算本源,防止形成資金空轉套利。
(二)政策出臺的背景:市場化程度本應很高的同業存款滋生了較大套利空間
一般來講,商業銀行的同業負債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負債,本不需要政策主動進行干預。但實際情況是,近年來在存款利率市場化程度逐步提升的過程中,同業存款利率的市場化程度卻有所弱化,既不跟隨政策利率調整,亦不跟隨存款利率變動,成為商業銀行負債端定價的一個明顯短板。例如,2022年以來,在政策利率由2.2%趨勢性降至1.5%的過程中,同業活期存款利率始終維持在1.75%左右的水平,部分非銀同業活期存款利率甚至接近3%。
上述背景下,套利空間便產生了,部分存款通過繞道基金、理財等非銀金融機構或非法人產品存入同業,規避存款利率下行的壓力,賺取較為可觀的利差,這使得客戶存款、非銀同業存款之間形成比較明顯的套利鏈條,與人行引導利率下行的政策意圖相悖。
為此,要站在全局角度來看待監管部門的上述動作,這是繼人行對存貸款利率、金融投資收益率進行引導之后的又一次行動,同時也說明當前7天逆回購利率的政策利率作用尚未完全發揮出來,還需要一段時間進行引導。
(三)邏輯上來講,同業負債利率水平本就應跟隨政策利率水平而動
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其負債主要來源于客戶存款、傳統同業負債、應付債券、向央行借款等四大類。其中,傳統同業負債主要包括同業存放、拆入資金及賣出回購項等三類,其往往又與應付債券(包括同業存單、資本類債券和金融債券)一起被稱為廣義同業負債。
相較于客戶存款而言,同業負債期限更為靈活、定價調整更快、市場化程度更高,故同業負債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商業銀行的市場化融資成本,故同業負債成本的變化能夠準確地反映出商業銀行的流動性情況。
與此同時,與客戶存款取決于商業銀行的客群基礎所不同的是,同業負債主要取決于商業銀行的同業生態圈搭建情況,由于商業銀行之間相互比較熟悉了解、知根知底,同業業務較為普遍,因此同業負債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一家銀行的市場認可度。
不過實際中,有些銀行為了加強與同業之間的聯系或出于改善流動性指標的考慮等因素,可能會在同業負債定價上做出一定讓步。當然,部分銀行同業負債定價如果顯著偏離市場情況的話,可能也會有利益輸送的因素在起著作用
三、非銀同業活期存款利率將分別錨定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和7天OMO利率
目前法定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分別為1.62%和0.35%,央行政策利率(7天OMO利率)為1.5%。這意味著,后續非銀同業活期存款利率將分別于0.35%(適用于金融基礎設施)和1.5%(適用其它非銀金融機構)聯動,使得非銀冊業活期存款利率較之前相較100-150BP之間(金融基礎設施的活期存款利率之前適用1.62%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利率)。
四、對市場的影響:非銀同業活期存款及對公客戶存款向何處去?
在引導(強制)非銀同業活期存款利率分別向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和7天OMO利率靠攏后,意味著對非銀金融機構(含非法人產品)來說,套利空間將被大幅壓縮,非銀同業活期存款可能會出現一定收縮。那么,收縮的這部分非銀同業活期存款資金來源可能會轉向配置利率債、同業存單等資產,這會產生對債券市場的配置需求。
五、結語
(一)可以預期的是,在政策利率(7天逆回購利率)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之前,人行的窗口指導功能還會繼續存在。
(二)鑒于人行已經對存貸款利率、金融投資利率和同業負債成本進行了某種程度的約束,以及人行后續更加注重價格調控這一導向,后續人行對商業銀行資產負債定價方面將會給予更大程度的關注,這一點需要注意。
(三)資產負債定價的理想情況是,它既能反映出某家機構的流動性松緊程度,也能反映出市場對這家機構的認可情況。如果明顯偏離于正常水平(如政策利率及整個行業的平均水平)的話,則必然會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因此定價上可能需要特別小心,關注時間差。
(四)無論是存貸款利率,還是金融投資利率,抑或同業負債成本,人行近期的一系列動作均是希望通過加強對資產負債定價的管控來呵護商業銀行已經非常窄的息差空間,使得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定價能夠跟隨政策利率水平的變動順勢而動,這是大方向。
(五)實際上相較于客戶存款而言,市場化程度更高的同業負債往往更能體現一家銀行的資產負債定價能力。這意味著,撇開同業認可度和境內外差異等因素外,同業負債成本明顯高于正常水平的銀行的確值得關注,它大概率是存在問題的。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發布當日的判斷。本公眾號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本公眾號所載信息均為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本公眾號對所載原創內容保留一切權利,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本公眾號所載的任何原創內容。如征得本公眾號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梧桐樹智庫》,且不得對相關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