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媒體報道,中央空管委將在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重慶6個城市開展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試點,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眾所周知,eVTOL是低空經濟的一個重要應用方向。而低空經濟,又是目前最熱門的新興產業之一。這個新聞意味著,6個城市在發展低空經濟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這6個城市里,有3個是省會(合肥、杭州、成都),1個是直轄市(重慶),1個是副省級兼超大城市(深圳)。
那么,蘇州作為一個地級市,為什么也能名列其中呢?難道就因為它GDP比省會南京高?還是說,蘇州一直被人戲稱為“梅友機場”,這次要特別“照顧”一下?
很巧的是,前段時間,小棗君參加“數智江蘇”媒體探訪活動,剛好參觀調研了蘇州的低空經濟產業,有不少收獲。
今天,我就簡單和大家聊一下,蘇州是如何發展低空經濟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
蘇州這個城市,真的是很強,強到可怕。
它被稱為中國“最強地級市”,2023年GDP高達2.47萬億,比南京(1.74萬億)多了42%,穩居全國第六,僅次于“北上廣深”和重慶。
作為長三角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之一,蘇州在產業培育、賽道布局、生態扶持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蘇州市政府的管理和服務水平,也有不錯的口碑。
蘇州發展低空經濟,起步是非常早的。多年以前,像峰飛航空(2021年)、航天時代飛鵬(2020年)這樣的公司,就已經在蘇州落地扎根。
國家將低空經濟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后,蘇州反應迅速,很快進行了整體規劃和布局。
2024年2月,蘇州印發了《蘇州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計劃打造一個完善的低空經濟產業體系。
搞低空經濟,蘇州玩的是端到端全產業鏈投入。也就是說,從“造”到“用”,他們全都搞。
█低空經濟產業生態
我們先說說“造”。
小棗君以前給大家介紹過低空經濟( )。這玩意,說白了,就是四大子版塊,分別是飛行、制造、維護(保障)、服務。
首先,你要制造飛行器及其配件。
制造產業,蘇州實在是太有優勢了。中國最牛掰的制造產業集群,除了珠三角,就是長三角。
為了吸引和孵化相關產業,蘇州掏出真金白銀,推出了很多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鼓勵性政策,提供了超過200億元的專項基金支持。
蘇州基于各區縣的特點,一共打造了7個低空經濟產業園區。這些園區的側重點各有不同,但基本上涵蓋了整機制造、核心零部件設計、低空保障等多個產業鏈條方向。
前面說的峰飛,它的整裝制造中心和試飛基地就位于蘇州昆山的綠色航空產業園。這里匯聚了將近20家龍頭企業,帶動將近50家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入駐,規模相當驚人。
峰飛是國內低空經濟的代表性企業。
這兩年,峰飛航空的eVTOL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多次完成應用場景的公開試飛。其中,今年2月和8月,峰飛航空的eVTOL產品“盛世龍”,分別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進行了首次公開試飛,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在技術科研方面,蘇州也花了不少心思。
目前,蘇州市已經引進多家低空經濟科研院所,包括空天動力研究院、蘇州空天信息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太倉長三角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研究院等,為發展低空經濟提供技術攻關、科研創新、成果轉化方面的保障和支撐。
█低空經濟應用落地
再來說說“用”。
說實話,“用”比“造”其實更難。想要讓飛行器真正在蘇州上空高效且安全地飛行,需要做很多工作。這絕對不像某地前幾天的新聞,直接把“天”給賣了,就OK的。賣了難道就不管了嘛?黑飛亂飛,出了事算誰的?
在低空飛行應用落地方面,蘇州做了這么幾件事。
首先,定規則。
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的框架下,蘇州也在研究市級層面的制度和規則,包括明確空域分類標準、制定飛行審批流程、規劃飛行航路航線等。
說白了,就是明確告訴企事業單位,到底什么地方能飛,什么地方不能飛,該怎么飛,如何提交申請,如何走流程。出了問題或意外情況,如何解決。
今年8月,蘇州還專門成立了一個“蘇州市低空飛行服務中心”。這是一個類似于“行政辦事大廳”的地方,專門方便各個單位進行低空經濟的注冊、申報、審批等事宜。一站式服務,非常方便。
其次,是建設施。
一直以來,蘇州都希望有個屬于自己的機場。如今,這個夢想通過低空經濟實現了。
根據媒體報道,?截至2024年11月,蘇州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低空起降點數量為102個,正在建設的起降點數量為23個。預計到年底,蘇州將建成超過500個起降點??,實現蘇州全域成網布局。
這些起降點包括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多個類別,適合無人機、eVTOL、直升機等多種機型,面向不同飛行場景。
無人機機場
除了起降點之外,蘇州還投資建設了一大批通信、導航、監視及氣象配套基礎設施。例如用于低空飛行器通感一體的5G-A基站,也建了很多。
在飛行航線設置上,蘇州也有一個有趣的特色。蘇州是個水系很多的城市,城市里密布了很多的河道。 所以,他們提出“先水后路”的原則,優先將航線設置在河道上方。 即便萬一出現了問題,也不會造成對地面人員或建筑的危害。
第三,搭平臺。
搞低空飛行,光靠制度和設施是不夠的,還需要能夠進行監管。
蘇州在低空飛行中心專門搞了一個低空飛行監管平臺,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可以看到整個蘇州范圍內的空域、航線、起降場、飛行器等情況。
低空飛行監管平臺
這里類似一個指揮中心,所有情況盡收眼底,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第一時間查看。
他們把整個蘇州建了一個模。因為低空飛行是立體的,所以,建的還是一個3D模(數字孿生)。每個建筑或設施的外部輪廓,都在系統里復現。針對建筑外型,設置了保護距離(安全包絡),避免發生碰撞。
這里還要提到美團推出的一個名叫“時空膠囊”的技術。
飛行器周圍設置了一個安全距離,看上去就像一個膠囊。相互接近時,或者靠近建筑物時,避免膠囊發生重疊,就可以減少事故概率。如果航線有沖突,飛行器還可以通過協作,自動進行規避。
時空膠囊
現在,擁有無人飛行器的人越來越多。為了識別飛行器的身份,所有飛行器都開始內置一個RemoteID。這是一種用于標識遠程設備或用戶的唯一標識符,能夠方便監管機構第一時間追蹤無人機的位置和操作人員信息。
第四,推應用。
準備工作都做好了,還要有應用才行。
前面說蘇州列入eVTOL試點城市,但事實上,目前國內沒有任何一家eVTOL企業將TC、PC、AC、OC四大認證都拿到手,全部認證完畢也需要2—3年時間。eVTOL相關的平臺、標準、法規等,也沒有完全就緒。
所以,目前在蘇州已經出現的低空經濟業務場景,主要還是集中在運貨無人機以及有人直升機場景,例如 物流運輸、藥品運送、醫療救護、公共服務、文旅消費、機場接駁、綜合保障等。
以機場接駁為例。蘇州沒有民航機場,但居民搭乘飛機出行的需求非常強烈。尤其是高端商務用戶,非常看重時間和精力上的節省,所以愿意進行消費。
蘇州目前已經開通或試航了“常熟-上海浦東機場”、“吳江-虹橋機場”、“太湖旅游線”、“五龍橋公園-上海浦東機場”、“蘇州北站-無錫碩放機場”、“蘇州工業園區-上海浦東機場”的多條低空直升機航線,提供“空空聯運”服務。
蘇州空中快線
從吳江到上海虹橋機場,開車90分鐘,加上候機安檢是150分鐘。通過聯程接駁服務,就可以18分鐘到達機場,3分鐘快速完成安檢。費用的話,單人不到1000元。
蘇州的經濟好,消費能力強。以后有了便宜、可靠且安全的eVTOL,應該會有更多的消費需求。
█最后的話
總而言之,基于以上幾個方面的努力,蘇州逐步具備了讓低空經濟“飛”起來的條件。降低了準入門檻,提供了設施保障,消除了潛在風險,才能夠讓用戶大膽放心地參與到低空經濟產業之中。發展低空經濟,也就不再只停留在紙面上和口頭上。
低空經濟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國家在通用航空領域起步太晚。技術方面,我們在三電(電池、電控、電調)系統上,有一些優勢。但是,在電機、機身材料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人才和經驗方面,差距更大。
基于中國人口多、國土面積大的特點,加上交通擁堵、物流不暢的現狀,大力發展低空經濟,是有需求且能夠創造價值的。中高收入人群,對于飛行的消費升級需求,也是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
蘇州發展低空經濟,是真正采取了務實的態度和做法。小棗君覺得,蘇州獲批eVTOL首批試點城市,是實至名歸的。希望國內更多的城市能夠學習蘇州的經驗,腳踏實地、躬身入局,這樣才能真正讓低空經濟在國內遍地開花,最終促成一個繁榮的新產業。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是這些。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