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槿 · 主播:吉米
來源:讀書369(ID:dushu369com)
愿你在今后的日子里,降住心中妄念,伏住情緒之虎,過得輕松愜意,活出從容灑脫。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講述了表弟寧賽葉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寧賽葉自命不凡、眼高手低,總是將自己的失敗歸咎于外因,怨父母沒有錢,怨懷才不遇,怨老天不公……
他借著酒勁,當眾摔酒杯,用手指著父親嚎叫:“從生理上你是我的父親,從心理上說你是我的仇敵。”
他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認為自己的作品《黑白驢》超越了莫言的小說,是曠世杰作,責怪莫言沒有為他發表,肯定是表哥暗地里排擠他,將所有責任都推到莫言身上。
高考失利后的他,沒有能力,空有一身脾氣。
莫言先后介紹他去酒廠刷酒瓶子,供銷社柜臺賣貨,鍛壓設備廠寫材料,他都沒干多久,還令他心生不滿。
他說:
“酒瓶子涮的一清二白,可我的心里越來越臟,我怨,我恨,我悲、我憤,我恨不得變成一把火熊熊燃燒,把這骯臟的世界燒成一片廢墟……”
父母七十歲了,干著苦力活,啃著窩窩頭,而他在啃老。
父母對他有生養之恩,表哥莫言對他有幫扶之恩,他卻以怨報德,懟天懟地,滿身戾氣,成為了負能量的奴隸。
可以說,“無能狂怒”的寧賽葉親手造就了他的悲慘人生。
仔細想來,現實中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你不妨觀察一下身邊人,那些凡是動不動就生氣的人,沒有一個是智者,生活也多半過得一團糟糕。
01
世上最無用的事,就是生氣
毛姆說:
“一個人如果因別人的愚蠢而生氣的話,那么他一輩子就會生活在永久的持續憤怒中。”
深以為然。
當一連串的憤怒變成了償還不完的情緒債務,人就會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價,承受惡果。
前兩天,看到一張令人背后發涼的動圖。
一輛面包車筆直地將趴在車前的男人撞向鐵門。
了解后得知,車內外的倆人是一對小夫妻,因為某事爭吵,越吵越兇,妻子摔門而去。
丈夫為了阻止妻子開車離去,張開臂膀攔在車前,雙方一直僵持著。
直到妻子發動汽車,丈夫依舊沒有離開。
這時,妻子說了句激怒丈夫的話,丈夫開始猛烈捶打擋風玻璃,與此同時,車子突然加速,只聽“哐當”一聲,車前的丈夫被甩飛,后腦勺著地,當場死亡。
妻子被帶到警察局后,嘴里一直念叨著:如果當初,不那么生氣就好了……
人可以生無數次氣,但生命只有一次。
要知道,世界上最無用的事,一是生氣,二是抱怨。
生氣只能加劇矛盾,抱怨只會徒增煩惱,除了火上澆油,毫無益處。
生活中,已然有無數個案例警醒我們:
和陌生人爭吵,傷身傷神;和親人生氣,傷心傷和氣;和自己置氣,減壽要命。
正如作家劉娜所說:
“情緒是一把槍,當我們扣動情緒的扳機,槍口其實是對準了自己。”
一句“氣死了”,或許不是脫口而說的口頭禪,而是不寒而栗的地獄笑話。
11月10日,江蘇兩名男子張某和王某騎著電動車在路口相撞,幸運的是雙方車速不快,剎車及時,車有損,人未傷。
本應值得慶幸的事,卻因責任歸屬問題發生激烈爭吵,引來路人圍觀和勸解后,張某平復了情緒,想著確實也不是什么大事,準備起身離開。
就在此時,突然發生了一件令當場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王某臉色變得十分蒼白,身體開始搖晃,倒地之后,人就失去了意識。
遺憾的是,飛馳的救護車也無法將王某從鬼門關帶回來,他去世了。
原來,王某患有高血壓和心臟疾病,但他未能克制情緒,一場爭吵就變成了王某死亡的誘發因素。
不禁感慨:有的時候,人最危險的敵人,并非你眼中那個最壞的旁人,而是情緒失控時的自己。
聽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如果靠吼可以搞定一切,那么驢將統治世界。”
無論大事小事,靜下心來處理才是最優解。
“燃點低”的人,一點就炸,終究只會傷人傷己。
02
做人:
生氣不如爭氣,翻臉不如翻身
人活一世,不可能事事如愿,順境和逆境總是交替出現。
真正大格局的人,往往都懂得順境不狂,閑境不頹,逆境不憂,絕境不棄。
正如狄更斯所說:“情緒心態之健全,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
宋朝皇帝宋徽宗喜好書畫。
有一天他微服巡游,見大街上有人專賣驢畫,隨即詢問隨從:天下何人畫驢最好?
隨從一時答不上來,便四處打聽。
大多數被問到的人,都說有個姓朱的畫家是專門畫驢的。
這位畫家叫朱子明,其實他擅長的是山水畫。
但由于他名氣很大,許多同行都嫉妒他,于是四處造謠,貶低他,說他是個“驢畫家”。
傳來傳去,百姓就真的以為朱子明是畫驢的,最后連皇上都信以為真了。
所以,當朱子明接旨進宮,為皇上畫驢時,真是哭笑不得。
常人若是遇到這樣奇葩的事情,免不了發火,埋怨同行造謠陷害自己,覺得皇上的做法有辱人格。
但朱子明非但沒生氣,還在進宮前,沉下心學習如何畫驢。
進宮后,他先后畫了數百幅,深得皇上賞識。
從此以后,他真就成為了天下第一會畫驢的人。
晚年之際,朱子明回想當初畫驢的經歷,感慨道:
“如果當時氣不過,不僅惹怒皇上,招致禍事,還會失去進宮表現的機會。 所以,我要感謝那些謾罵造謠者,是他們的罵聲和貶責成就了更好的我。”
人活著,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麻煩,你無論做的再好,也會有人不喜歡你,給你使絆子,如果帶著情緒與人為敵,你就正中下懷,輸得徹底。
遇到問題只管解決問題就好了,因為強者和弱者的最大區別,不過是:
弱者困在情緒里,兜兜轉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強者活在事情里,驚艷眾人,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很認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中的這句話:
“沒有人能讓你不快樂,是你選了自己不快樂。”
一個人若是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就是選擇了與自己為敵。
當你把自己放在對立面,就很難走好自己的路,過好這一生。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有一個著名的“課題分離”理論。
任何事情都可以被區分為“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我們無法左右他人的課題,所以不該因他人而陷入情緒內耗中,只需要專注自己應該負責的事。
因為對方如何看待你,那是對方的課題,擅自背負別人的課題,只會讓自己感到痛苦。
人啊,最怕只添年齡和皺紋,不長智慧和心胸。
永遠記住:生氣不如爭氣,翻臉不如翻身。
把時間都用在投資頭腦,提升格局上,如此方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怡然自得,任憑外界動蕩,我心依舊穩如山。
03
情緒不好時
記住這三點你就贏了
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中講:
“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
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是本事。
一個人最了不起的能力,不是名聲顯赫,不是家財萬貫,而是情緒穩定。
真正情緒穩定的人,能把每一次的沖突和刁難當做審視自身的明鏡臺,取爾鋒銳,化己正身。
情緒不好時,記住這三點你就贏了:
1、活在當下,不憂過去,不懼將來
很多人被負面情緒纏身,或抑郁,或焦慮,究其根本,就是沒有活在當下。
時刻都在每一個今天里,懊惱昨天,懼怕明天,惶惶不可終日。
長久以此,生活只剩黯淡和無序,內心只有煩惱和凌亂。
《曾國藩文集》中有這樣一段話,深受啟發:
“當讀書,則讀書,心無著于見客也;當見客,則見客,心無著于讀書也。一有著,則私也。”
意思是說不要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心里一直想著另外一件事,這樣兩件事都做不好,只會讓自己更加煩躁。
拼命做加法有時候只會適得其反,適當做減法才能輕裝上陣,最該戒掉的,就是無用的情緒,精簡繁雜的目標,遠離消耗你能量的人,活在當下,贏在未來。
曾國藩管理情緒的16字箴言是:“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福禍相依,得失皆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2、遠離“情緒黑洞”,握緊自己的情緒鑰匙
看過一個心理學分析,說是人承載情緒的能力,就像是有刻度的容器。
你往里面放石頭,還能放沙子,最后再倒進去水,這個容器就滿了。
在情緒的容器里,有你積極的情緒,也有消極的情緒,平衡一旦打破,就會陷入“情緒黑洞”。
第一種情緒黑洞是“丟鑰匙模式”,這種模式下,人們會將自己開心的鑰匙放在他人身上,一旦失去鑰匙,就會坐立不安;
解決辦法就是將自己開心鑰匙放在自己身上,不要害怕孤獨,不依附他人,一個人也可以自由地看書、逛街、看電影,吃飯……
第二種是“債主模式”,認為自己有所付出,對方必須回報自己。
解決辦法就是無論身處何種關系,不去綁架對方,做任何人都抱著讓自己開心的初心,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第三種是“寄生模式”,太在意他人看法,甚至丟失了自己。
解決辦法就是尊重自己的感受,正視自己的需求,勇敢、自信地面對所有事情,不畏懼他人眼光。
3、提升認知,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
認知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就有深淺之異;情緒水平不同,解決問題的效率也有高低之分。
看問題永遠只停留在表象,沒有自己的思考,就容易被別人帶著走,最后演變成用情緒對抗問題的怪圈。
極端的情緒或波動較大的情緒會讓我們看不清事情的脈絡,讓思維陷入不活躍和混亂的狀態。
所以人只有在內心平和之際才能理清思緒,看到出路。
羅振宇曾在采訪中說:
“我們的人生里沒有所謂的情緒,只有發生了什么問題,和怎么解決問題。”
成大事者,早已將情緒調成靜音模式,從源頭斬斷了擾亂內心的“罪魁禍首”。
更迭認知,馴服情緒,讓理智掌控情感的韁繩,鍛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多讀好書,打破狹隘,豐富思想;多交益友,打破偏見,包容差異。
最后,九個消氣法,送給大家:
1、傾訴 2、回避 3、運動 4、娛樂 5、想得開 6、自己想適合自己的方法 7、換位思考 8、放得下 9、提高境界
愿你在今后的日子里,降住心中妄念,伏住情緒之虎,過得輕松愜意,活出從容灑脫。
點亮文末【在看】,與君共勉!
作者:木槿,本文首發讀書369(ID:dushu369com),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君與你一起,聽名著、讀美文,用讀書點亮你的人生!轉載請聯系讀書369。
最好的贊賞,就是“在看”和分享,讓生活更有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