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安一醫院被曝使用過期針管,此事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當事人討說法時,該醫院的護理部主任表示要辭掉涉事護士。一時間評論區炸開鍋,眾人紛紛為護士抱打不平。
確實,護士在使用針管前沒有再次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存在一定過錯。但過期針管的使用并非護士一人之過,若從事件源頭追溯,醫院管理方面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從針管的采購、存儲到使用,醫院應建立嚴格的管理流程,確保各個環節不出錯。將責任全部歸咎于護士,無疑是對醫院管理漏洞的掩蓋。
此外,視頻中傳出 “護士肯定要開除” 的聲音,引發眾多網友質疑,他們認為簡單開除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掩蓋管理上的根本缺陷,沒有系統的分析與改進,類似問題很可能再次發生。
網友觀點
(一)患者是否 “小題大做”
部分網友覺得針管密封保存,過期風險或許不大,他們認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遇到各種意外傷害,過期針管的風險與之相比似乎沒那么高。然而,醫療領域不同于日常生活,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引發不可預測的后果。雖然這種觀點有同情護士的傾向,但確實忽略了醫療行為的特殊性與嚴謹性。
(二)醫院管理的 “失守”
更多網友指出醫院管理體系存在問題。從針管的采購、存儲到使用,醫院應建立嚴格管理流程,確保各個環節不出錯。把過期針管的責任全歸咎于護士,無疑是在掩蓋醫院管理的漏洞。這一觀點觸及到醫療體系深層次問題,即如何構建有效的管理機制以確保醫療用品安全合規。
(三)護士的自我保護意識
也有網友為護士發聲,強調護士作為醫療行為直接執行者,應具備查對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這不僅是對患者負責,也是對自己職業生涯的尊重。但在高壓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下,護士的每一個動作都可能關乎生死,這也體現了醫療環境的復雜性。
(四)開除護士非解決之道
視頻中傳出 “護士肯定要開除” 的聲音引發眾多網友質疑。他們認為簡單開除護士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掩蓋管理上的根本缺陷。沒有系統的分析與改進,類似問題很可能再次發生,解決醫療安全問題需要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持續的努力。
管理建議
(一)建立三級耗材管控制度
醫院應建立耗材領取醫院 - 科室 - 專管三級管控制度,實現層層把關。具體而言,醫院統管,對全院的耗材進行整體規劃和調配;護士長督管,負責科室耗材的申請、發放以及日常使用的監督;專員專管,對科室的具體耗材進行專門管理,確保每一種耗材的使用都有記錄可查。護士長申請領取科室耗材時,要找醫院相關領導簽字,以確保耗材的合理使用和必要性。科室耗材發放后,護士長要加強督導,確保耗材的正確使用和儲存。
(二)定出基數、品種
每個科室維持正常工作所需的不計價耗材是有限的,科室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不計價耗材的品種和數量。例如,對于一次性防護用品如一次性口罩、手套、防護衣等,科室可以根據日常的使用頻率和科室的人員數量,確定一個合理的基數,放在庫房里,以供值班人員工作時取用。對于洗消用品、注射用耗材、感控物品和清潔用品等,也應根據科室的實際需求進行品種和數量的確定,避免過多的庫存積壓和浪費。
(三)做好貴重耗材管理
科室除了做好庫房管理外,還應設置專柜存放較為貴重的耗材,并由專門的庫管員進行保管、發放和取用。貴重耗材的管理需要更加嚴格,確保其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例如,對于一些高值的醫用耗材,科室可以采用先進的管理軟件和硬件,如高值耗材管理柜,實現對貴重耗材的全程監控,同時滿足醫院介入耗材二級庫的日常管理,最大程度上滿足手術室的臨床使用需求。
(四)加強對低值耗材的管控與監督
護士長和專管人員應做好低值耗材的管理,在庫房固定基數,維持正常使用和消耗,多余的都要鎖起來。領完耗材后,要整理好發票,每個月的消耗情況護士長要做到心中有數。由于領取耗材的價格是浮動的,護士長和專管人員要注意管控,平時做好領用記錄,用后及時補充,護士長不定時督導。同時,建立獎懲機制,激勵醫護人員合理使用耗材,減少浪費和濫用現象。例如,對于一些消耗比較頻繁的耗材,如口罩、手套等,可以每日定量投放,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五)護士長的管控方法
授權管理:護士長授權科室專管人員對庫房耗材進行專管,同時做好督導,對科室庫房耗材管理進行把關和有效監管。對于貴重耗材,可實行雙人管理,一個發放,一個管賬,確保耗材的安全和準確使用。
寧缺毋濫:在耗材的領取和使用過程中,要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避免過多的庫存積壓和浪費。對于一些不必要的耗材,要嚴格控制領取數量,確保每一種耗材都能得到合理的使用。
警鐘長鳴:護士長要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高他們對耗材管理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通過定期的培訓和案例分析,讓醫護人員時刻牢記耗材管理的重要性,避免因疏忽而導致的浪費和濫用現象。
加強領用管理:建立規范的領用流程,確保耗材的領用有審批、有記錄、有跟蹤,避免浪費和流失。對于一些特殊的耗材,如高值耗材和貴重耗材,要嚴格控制領用權限,確保其使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醫院破局之道
(一)強化供應鏈管理
建立嚴格供應鏈管理體系,確保物資安全是醫院破局的關鍵之一。三甲醫院后勤服務的供應鏈管理具有復雜性、高度專業化、時效性要求高和風險可控性等特點。
醫院后勤服務需要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確保供應鏈上的物資供應穩定可靠。可以通過簽訂長期合同、共享信息、定期溝通等方式來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同時,利用信息系統實現信息的共享和透明化,提高供應鏈上的協調性和可見性。例如,利用物聯網技術、云計算等手段,實現實時監控和數據共享,減少信息傳遞的時延。
優化物流和運輸過程也是強化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環節。醫院后勤服務需要確保物資的準時到達,提高物流和運輸過程的效率。可以通過優化運輸路線、減少物資存儲時間、加強運輸管理等手段來實現。
庫存管理和備貨策略對于醫院供應鏈管理至關重要。醫院后勤服務需要合理管理庫存,避免過高或過低的庫存水平。可以通過制定合理的備貨策略、建立庫存預警機制、優化采購和供應計劃等手段來提高庫存管理效率。此外,還要確保物資的質量和安全,建立質量監控體系、加強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和審核、落實產品追溯制度等,控制風險,提高物資的質量和安全性。
(二)優化內部管理
重新審視并優化內部管理流程,減少人為錯誤是醫院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
首先,引入信息化系統是優化醫院內部運營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建立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實現醫療資源的集中管理和調度,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例如,電子病歷系統實現醫療檔案的電子化管理,方便醫護人員查詢和共享患者的醫療信息,減少病歷丟失和重復檢查的現象。預約掛號系統、分診系統等優化患者就診流程,減少患者等待時間,提高就診效率。
其次,加強人員培訓和管理。醫院應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培訓,提高專業技能水平和服務意識,確保醫護人員能夠熟練操作信息化系統,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建立健全的人員管理制度,加強對醫護人員的考核和激勵機制,提高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減少人員流動,保持醫院內部運營長期穩定。
再者,優化醫療流程是提高醫院內部運營管理效率的關鍵。從患者就診、掛號、收費、開藥等各個環節入手,找出存在的問題和瓶頸,加以改善。合理安排醫生的門診時間,避免排班沖突和繁忙擁堵,提高患者的就診效率。引入自助掛號、繳費系統等,減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加強患者溝通與參與。積極與患者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意見,及時反饋和解決問題。建立患者滿意度調查和投訴處理機制,及時獲取患者的反饋和意見,并加以改進。提供線上健康咨詢平臺,方便患者隨時獲取醫學知識和就醫指導,提升患者對醫院的信任和滿意度。
最后,強化衛生管理與監督。加強對環境衛生和醫療器械的管理與維護,確保醫院內部的衛生安全。建立健全的質量監控和風險控制制度,加強對醫療質量的監督和評估,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提高醫療質量和安全水平。
(三)加強護士培訓
提升護士專業素養,引入 PDCA 循環實現持續改進是醫院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途徑。
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培訓:確立培訓目標,明確不同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態度;設計培訓內容,針對關鍵勝任力因素設置培訓模塊;實施培訓活動,采用理論授課、技能訓練等多種方式;評估培訓效果,通過考核考核培訓成果,持續改進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培訓方法,切實提高工作勝任力。
以問題為導向的培訓模式:確定培訓目標,根據護理實踐中常見的問題,制定針對性的培訓目標;設計培訓內容,設計與實際問題相關的 case study、情景模擬等培訓內容;采用互動式培訓,鼓勵學員參與討論、角色扮演等互動式培訓方式,強化解決問題的能力;評估培訓效果,通過考核學員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方案,評估培訓效果,并持續改進培訓內容和方式。
以實踐為導向的培訓方式:理論與實踐結合,把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通過模擬訓練提高護理人員的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重視技能培訓,設置專門的技能培訓環節,系統地訓練護理人員掌握各種專業技能;強化實踐反饋,采取指導 - 練習 - 反饋的模式,鼓勵學員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優化自己的操作技能;注重團隊協作,設置小組練習和角色扮演等環節,培養護理人員的溝通協作能力,提高團隊協作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