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
本月主題
01
絕對或者零
十一月的尾巴上了
一場雨下來,如天空之淚
哭得透心涼
“街上的雨,鄉下的風”
城里鄉下,行人感嘆著冷
墻角一朵玫瑰打著卷兒
不知該去向何方
沒停穩的電動車倒在了地上
車上的擋風被,吸足了水
道旁烏桕的葉兒雜色繽紛
協奏著黃昏的催眠曲
雨是雪的先導,是茫茫時空中
一絲謹慎的期待
細碎的日子,在冬雨中,在深夜里
無聲地呻吟
雨評:點題寫“冬雨”,是因為11月末北方下了一場小雨,天氣預報說是雨夾雪,但多地只有一片冬雨。因為這場雨,突然想起了齊秦的《冬雨》:
為什么大地變得如此蒼白
為什么天空變得如此憂郁
難道是冬雨即將來臨
即將來臨
一首纏綿悱惻的歌,當年令多少少年因此到樂器店買了吉他,報了培訓班。幾十年過后,當年吟唱《冬雨》的,還有幾人?
只有冰冷的雨水,仍然每年如期而至,如絕對或者零所描繪,給這世間帶來一絲一毫的變化。
烏桕,南方落葉喬木,葉菱形有尖,木材可做家具,種可榨油,用于制香皂、蠟燭及入藥。烏桕是很好的綠化景觀樹,樹形漂亮,花葉鮮艷,入冬后葉片如火,烏桕子如白首,一樹燦爛。
02
塵塵
小巷的天空不再逼仄
樹杈稀疏而高遠
梧桐葉在
冬雨里打著璇兒
做最后的告別
巷子因紛紛墜葉
顯得凌亂厚重
盡頭還有
很高的落葉堆
在城市
它們沒有
匍匐在地面重生的機會
化作肥料也不行
匆匆的行人
將自己套在冬雨里
奔向未知
沙沙 沙沙
其實
他們也一樣
沒有一場冬雨是重復的
雨評:這場冬雨過后不久,便看到環衛工人將落葉運上車,送到遠離根系的地方,做無害化處理。所以,塵塵這句“他們也一樣”,讓我尤為觸動。
因讀書離開家鄉,因就業而在他鄉重新開始生活,在收獲得生活幸福的同時,也遠離了從小滋養我的故土。
城市化進程在造就我們的同時,也沖擊了落葉歸根的觀念。從前黛玉葬花,有人憐惜而泣,有人不解其意。如今的我們,在這個變動不居的時代潮流中,又該如何選擇和把握?
堅守故土不一定便是善,異國開花也不一定是非,“沒有一場冬雨是重復的”,答案屬于每一個人。
03
青鳥
砸向整棟教學樓,稀里嘩啦
晃動著,驚擾一群人
上課鈴聲響起,也靜了
便也見慣不怪
遺落在屋脊上的兩顆水滴,不知所措
一顆,抓著扶手滾落
一顆,一躍而起
擊中了地面上一灘死水
水花,濺起
滿身的疲憊,一地的哀怨
似碎玉在全瓦前的笑傲
孕育著一個春天
雨評:這回寫冬雨,難得多人參加,寫的人多了,角度也豐富了。
青鳥這一篇,寫的是校園里的冬雨,是伴著上課鈴聲響起的冬雨。這個背景,讓雨也被迫安靜下來,只敢露出兩顆,一顆“抓著扶手滾落”,一顆“一躍而起/擊中了地面上一灘死水”。畢竟,這里是校園,再大的能耐,也是孩子們學習優先。
結尾似有雙關之意,冰冷的雨水孕育著春天,安靜的校園孵化著希望。
04
于是
將要凝結的水汽帶到南國
曼丟寨子的芭蕉葉,落了細雨
時節無可規避,或能
于小雪,拒斥落水的凝滯
西雙版納,所有人被水浸潤著
卻有幾人,感知到了雨
大黑山下,山嵐轟響著匯入瀾滄江
不由讓人想起,雪花飄搖的寂靜
雨評:看到“曼丟寨子的芭蕉葉”,想可能是一處風景名勝,趕緊去查,原來是一個頗有歷史的傣族村寨 。綜合來看,于是的這首冬雨,是描寫西雙版納特有風光與氣候,既不同于北地,在南方中也獨樹一幟。
查了下,西雙版納常年氣溫零度以上,長夏無冬,多雨,四季不分明。春節前后氣溫會接近零度,那時的雨,可稱得上是冬雨,也只有真正經歷過雨雪天氣的人,才能在那種冰冷中,想起北方“雪花飄搖的寂靜”吧。
最后兩句,一動一靜,頗有味道。
05
童畫
風裹挾冬雨,吊打
枝頭幾葉枯黃
山雀躲進空調管洞,提醒我
今夜,月牙兒不在蒼穹
在我的心房,劍光閃爍
我抬頭望向天空,看見
父親托起半輪太陽
雨評:童畫姐越寫越666了。詩共七句,先寫雨打黃葉,再寫山雀因冷入管洞,明月不在天空而墜入心房,最后寫天上的父親托起太陽。畫面細碎卻連貫,由實而入虛且迂回,雖為冬雨,結尾暖意融融。
個人尤為喜歡“山雀躲進空調管洞”這句。人在世間,鳥在天空,本不相謀,卻因一場冬雨,山雀躲入空調管洞,兩個世界由此而貫通,而“提醒我”則是在貫通之后,雀與人之間的溝通,在詩中,人與鳥雀的世界便如此統一起來,在天的老父親幫忙托舉半個太陽,也就十分合適了。
切換地自然、神秘,入情入理。
06
樂悠然
小雪未雪
新鮮的魚肉在路邊晾曬
陌上花開
鄱湖變身為青青草原
一場久違的冬雨
滋潤了干涸的田地
山雨欲來
雁聲陣陣 落木蕭蕭
雨評:鄱湖,便是鄱陽湖,我國第一大淡水湖。網上一查,今年11月28日人民網江西頻道發文《鄱陽湖極枯水位成大草原 水文部門發布黃色預警》,大意講鄱陽湖枯水期,部分地段成為一片片草原,引發水文部門關注,發布干旱黃色預警。
樂悠然這篇,有一絲農事詩的感覺。
冬雨雖冷,卻也是很好的水分補充,對于田地滋養,對于魚類存活,都有重要意義。山雨欲來,那就來吧,多少鳥獸草木,多少新年的愿望,都指望著它。
07
一以貫之
七律*江南冬雨
煙柳依稀半掩黃,
殘荷寂寂轉空塘。
閑風戀綠何曾暖,
細雨勻聲未肯長。
亂緒斜絲侵魯道,
牽魂旅雁鎖衡陽。
淋漓墜葉隨泥卷,
碾凈蒙塵剩骨香。
雨評:個人接觸的寫古體詩詞的作者不多,相較而言,一以貫之兄的律詩比較雅致、工整,注意結構布局和意境營造。
詩的開頭著眼柳樹與荷塘,勾勒秋末冬初之景,柳樹黃葉煙霧中隱現,殘荷立于空塘尤顯孤寂。頷聯“閑風戀綠”“細雨勻聲”,在時光流逝中透著一股留戀和溫情。頸聯處,“魯道”與“衡陽”對舉。據一以貫之解釋,魯道,這里指通往魯囯的道路。衡陽則是詩家常用之語,王勃《滕王閣序》“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其地位于湖南,相傳雁飛至此不再南飛,待春而還。一北一南,雨雁對舉,有客居,有鄉愁。尾聯處寫“墜葉”,人說“落紅不是無情物”,那被風吹落、由人踩碎,只剩葉柄的葉片,亦值得歌詠。
對古體詩了解有限,不過這一首個人以為情感深沉,布局工整,落筆著力處也多有自己的意思。
常有新舊體詩之爭,要我說,寫得下功夫、能道他人道不出者,便為好詩,勿以新舊論短長。
08
鋼火熊詩
綿綿冬雨
吊上衣裳
吊住雙腳
我邁不開 這人世的
一步
昨天的風
翻開今天
又向明天翻去
揮之不去
揮之不去
我的夢里
淋濕了昨天
也淋濕了自己
雨評:寫評語時,看到鋼火熊詩第一段這兩句“綿綿冬雨/吊上衣裳/吊住雙腳”,不知何解,以為某處方言,趕緊問了一聲。
方:請問這啥意思啊,是方言么?
鋼火:不是,是形容雨往下面流,就像吊住一個人的線一樣。你想,雨是往下面流,所以像下面拉著人的線,讓人走不動。
這想象力夠奇崛的,都能把我原地吊起,杜甫老人家恐怕也辦不到。可他這么一解釋,倒還有些意思,個人感覺隔了一層,想來想去,可改為:
“綿綿冬雨/從天而降/牽住衣裳/絆住雙腳”。
不知是否更合適,聊備一說。
大約能感受到,鋼火熊詩在這首詩里在用跳躍的思緒和意象來完成詩意的構建。時光流逝而去,陷于當下苦郁,而我還是夢中昨天那個濕淋淋的自己。跳躍也好,想象也好,有幾分生硬,不太似詩的思維,有化學老師做實驗的思路,把幾樣化學材料倒進坩堝加熱,看看能燒出個什么東西。
最近,看到還有在垢病新詩,說不押韻的就不叫詩。在他們眼中,仿佛只有古人的五律七絕,四平八穩的才是詩。
這有道理啊,以后做詩直接按《平水韻》,把里面同一韻部的字寫到紙條上,抓鬮排序,然后放到韻腳上,然后再按對仗平仄填好湊齊字數,最好有部電腦幫忙,自己找夠費勁的,湊夠字數、形式不差,便可為詩人。由此人肉AI賦詩一首:
作詩必押韻,見解類兒童。
若問我是誰,實乃爾家翁。
說回來,寫新詩的,無須多于為自己的存在辯論,實在是浪費時間。多寫詩,多寫好詩,多反映時代和人們的心聲,千萬別坐在自己的小馬桶上雕糞,而時代的渣滓,就讓時代去淘汰吧。
09
玲瓏
六月的孩子
不喜歡冬天
更不喜歡冬雨
沒被冬雨洗禮過
六月的孩子
是不會長大的
終究
是要長大的
六月的孩子
那年 冬雨來了
由不得
六月的孩子 不喜歡
冬雨 來了
雨評:前段時間寫東西,經常是早上開始坐在電腦前,隨機記下想法,寫滿一頁為止,放一陣子,下午再拿過來,看哪些可用,然后再進行加工。
這有點兒學習畫家波洛克,運用抽象、不規則的滴流繪畫。不知道寫什么,先潑一地油彩,再調整、裝點,最后起個名,作品382號之類。
這個做法在初期解決了寫作素材的問題,但問題很快也暴露也來,寫出來的東西會不明所以,如辛棄疾所言,“為賦新詞強說愁”,為解決素材而讓寫作走上了類似算命扶乩的不可知之路。
也并不是沒有主題可寫,會擔心功力不夠,糟蹋了好題目,要不就是不想安下心來踏踏實實找一條屬于自己的路,總想借著那吉光片羽的所謂靈感,拽著自己的頭發上天。
“沒被冬雨洗禮過/六月的孩子/是不會長大的”。
不走過一段艱苦的向內挖掘的道路,又怎敢說自己找到了黃金。
10
汪輝國
在白堤上走啊走
走著走著
西湖消失了
只有冬雨
在佇立里失神
杭州的冬雨
好像故鄉的春雨
最相思
雨評:我住的地方不遠,有一所濱河公園,公園依河而建,橫跨兩岸,夏日乘涼消暑,釣魚玩水的好去處。細一查水文,此河叫新鳳河,景觀多與家鄉的白浪河相仿,但細一看,家鄉的河要更開闊,兩邊有店鋪,人氣也更旺些,耳中傳來的也多是鄉語。
而當我行走其間,流水之聲,河邊輕風,處處的垂柳,四起的人聲,卻是能讓我忽略種種不同,想起家鄉的河床。
所以,詩人在白堤上失神,將杭州的冬雨,想象為故鄉的春雨,季節、地點和體感都差著不少,又有什么相似之處么?
大約就是詩人思鄉的情緒,在那一時刻被點燃了。
11
心愿
初冬的雨
將記憶散落成
一地濕漉漉
的金黃
雨滴
敲擊著鍵盤
像極了
闖入心底的駭客
悄無聲息的
溫潤
雨評:心愿這首寫得有瞬間通電的感覺。
雨滴的灑落,記憶的瑣碎,鍵盤的敲擊,潛入心底的駭客(也即黑客),將外界的聲響、形狀,與內在的感覺、體查結合在一起,錯位中表現出迷離、恍惚。在詩人看來,這一切都是“悄無聲息的/溫潤”,是瞬息的觸發、感動。
宏大有宏大的氣勢,細致有細致的精微。
12
王臘波
冬月初四,父親一走
母親就下起冬雨
家里每一個角落都濕了
冬雨連綿,家里不是濕
是海,是浪,是決堤
父親的墳里,也涌進了潮水
臘月廿六
整個日子淹沒了
母親淹沒在她下的這場冬雨里
二十年后,看母親住的房子
被泥沙沖洗
門窗好像還有水漬
很多東西過去,現在
對苦澀、傷心、撕裂
這些詞語
仍感震驚和無奈
我還記得
父親走后
除了哭
一夜之間
還有,那個被潮水卷走的母親
雨評:農歷十一月為冬月,冬月后為十二月,即為臘月。臘波兄此詩記錄的是某年冬月、臘月,父親、母親相繼離世的事情。
寫至親的詩,不好把握分寸,往往情深詞拙,易落窠臼。臘波兄也是幾易其稿,選了三個版本,征求大家意見,最后選了這篇。
三個版本我都看過,選哪個都不錯。
這里的冬雨,不只是天上的雨,而是父親離開后,家人心中一起落下的雨,化為海浪、潮水,沖擊著親人們的心堤,而悲傷的母親,也在這場雨中不幸被淹沒。
然后話題一轉,二十年后,詩人重回舊居,而當年水漬仍在,當日情緒又上心頭。
本以為經過時間的沉淀,加之生活的幸福,這些感情會逐漸變淡,而一睹舊物,方知日常思念雖不經意,但在心底從未忘卻。
13
方政
第一場冬雨,黑暗中的雨,黑暗中的冬天,
黑暗中的你,在床上側身酣眠。
黑暗中,雨滴落入護城河,河上沒有一艘行船,
只有過冬的野鴨,在黑暗中擠成一團。
整整一個夏天,習慣了夜晚空調滴水聲
雨打停車棚,習慣了路燈昏黃,窗玻璃上
細雨叩擊,細珠一樣滑落心弦。
如今,黑暗的冬雨再次來臨,像久違
疏遠的朋友,默默到訪我的城市
又悄然離開。你仍在睡夢中,而我
貼靠在你身后,冬雨落在你夢的水面。
雨評:這兩天環境可能真的在變好,經常跑步的南護城河附近,經常有野鴨出現,今年尤其多,由夏入秋至冬,看到小鴨子們一個個長大,每天在河水嬉戲,有一種不自覺的輕快。
它們有的像情侶,成對兒靜立,有的像在跳廣場舞,排成一個大致的隊形,自在歡游,也有落單的,傻傻呆呆站在那里,不時頭往水里一鉆,大頭朝下,露出肥肥光光的屁股。
今年在視頻里講《滕王閣序》,細一查材料,這才知道“落霞與孤鶩齊飛”里的“孤鶩”說的便是野鴨,自此也不再小看這種生物,人家可是流傳千古的。
所以,當冬雨落下時,在清晨的床上想到的,是野鴨們如何在細雨滴落的河面上生存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