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是深圳衛視全媒體新聞品牌
由《直播港澳臺》團隊出品
更多分析請下載直新聞APP
參與評論請在新浪微博@直新聞
今天(12月1日)7時30分,深圳馬拉松鳴槍開跑。專業選手和跑步愛好者們從市民中心出發,經過福田、南山、寶安、前海四個區域,最終抵達寶安海濱廣場,總參賽人數為2萬人。40多公里沿線,處處是風景,深圳這座城市的氣質通過這場體育盛事,再次展現了活力四射的“好燃”一面!
深圳馬拉松僅僅是2024年深圳舉辦的重大賽事中的一項。
還能這么玩
深圳體育賽事全年“拉滿”
4月,全國游泳冠軍賽在深圳大運中心游泳館舉辦。
5月,中國高爾夫公開賽重返深圳。
10月,第十六屆中國杯帆船賽在深圳揚帆起航。
11月,中國羽毛球大師賽在深圳市體育中心體育館舉行。
11月,2024賽季國際籃聯三人籃球大師賽常規賽在深圳舉辦。
2024年年初,當深圳發布本年度全市主要體育賽事活動計劃時,外界對“深圳市區兩級重大體育類活動項目多達200項”這個數字,還沒有具體概念。如今,隨著國際重大賽事、頂尖職業賽事、自主品牌賽事和群眾體育賽事先后舉行,深圳人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體育愛好者驚呼:深圳人好幸福!日常休閑生活不僅有全年都適合CityWalk的天氣,還有群星閃耀的大型體育活動讓人根本停不下來。
11月,國際羽聯主席拉爾森在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專訪時,對深圳的體育場地設施贊不絕口,他認為良好的場館為精彩的比賽提供有力保障。
被國際羽聯主席盛贊的深圳市體育中心,位于福田中心區,總投資約36億元,經過整整4年的改造成功升級。體育中心舉行的第一場比賽即中國羽毛球大師賽這樣的國際級賽事,球迷們在可以容納1.5萬名觀眾的豪華體育館里,近距離地觀看包括安賽龍、安東森、安洗瑩、石宇奇等世界級選手的精彩比賽。
連續兩年成功舉辦的中國羽毛球大師賽,已經成為深圳一張璀璨的體育名片,也成為向世界展示深圳這座國際都市的青春活力與城市精神的窗口。2025年、2026中國羽毛球大師賽還將在深圳續寫“敢為人先 ‘羽’眾不同”的新篇章,賽事與城市將繼續雙向奔赴、互相成就。
“乘風破浪,共筑藍色夢想。”10月31日,第十六屆中國杯帆船賽開賽儀式在深圳大鵬新區舉行,一共有來自中美英法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艘賽船、約1260名選手參加。作為國內最優質的大帆船賽事IP和深圳精心培育的國際級高端體育賽事,中國杯帆船賽自2007年創辦以來,致力于航海文明的傳承和航海精神的傳播,已然成為深圳這座城市海洋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如果我們再把時間拉回到4月,作為巴黎奧運會參賽運動員的重要選拔賽事之一,全國游泳冠軍賽將汪順、張雨霏、覃海洋、徐嘉余、潘展樂等世界級泳壇健兒集結于鵬城。深圳龍崗大運中心游泳館里,國際級的競技水平,讓現場觀眾大飽眼福。
全國游泳冠軍賽全面模擬巴黎奧運會,在賽事保障方面,堅持高質量、高要求、高標準運行,并為即將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行的第十五屆全運會提供運行樣板。9天的賽程,吸引了近3萬人次觀賽,近千名運動員、教練員、體育官員相聚深圳。
“辦賽事 辦城市”
深圳全民健身與高水平賽事落地
相得益彰
近年來,深圳將文、體、旅三塊事業巧妙融合,“跟著賽事去旅行”引領新風尚,“跟著賽事去消費”促進經濟復蘇,“跟著賽事去打卡”提升市民生活質量。
來自世界各地的體育愛好者因為各項高水平的比賽齊聚深圳,持續升溫的“羽毛球熱”“游泳熱”“長跑熱”也推動賽場周邊商圈人氣積聚上漲,促進賽事經濟蓬勃向上,體育精神、體育文化氛圍在這一過程中也得以深耕培育。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觀看完中國羽毛球大師賽和全國游泳冠軍賽后,許多體育迷不惜重金在品牌專賣店購買裝備,準備賽后就在運動場上一試身手,這就是“賽事熱”帶來的“經濟熱”和“消費熱”。
高水平的比賽離不開高質量的場館建設。成功舉辦完中國羽毛球大師賽后,深圳市體育中心體育館獲得外界一致高度評價,接下來還會舉辦CBA、中超、女籃亞洲杯等賽事以及大型文體活動。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在粵港澳三地舉行。深圳市體育中心將承辦全運會羽毛球、足球(男子20歲以下組和男子18歲以下組)、射箭、飛鏢等賽事。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深圳建成各類體育場地數量3.4萬個,體育場地面積3498.33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99平方米,每平方公里體育場地面積1.75萬平方米,建成各類健身步道總長度2002.36公里。根據2022年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深圳市數據,全市現有各類足球場地1308片,健身步道808個,長度2002.359公里。
為了實現深圳人的“健身自由”,社區健身設施達到了100%的覆蓋,完成了“15分鐘健身圈”的打造,此外,高科技成熟配套讓習慣了高效率節奏的深圳人不用擔心“跑空”。
2022年,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依托“i深圳”政務APP建設“一鍵預約”平臺,實現了市民運動高效訂場、一鍵支付、報名參賽、搶票服務等功能。兩年來,平臺整體運營高效穩定,平臺注冊用戶增長了776.8%、累計入場鍛煉人數增長了966.4%。
值得一提的是,“一鍵預約”平臺的最大亮點,是建立了引入專業機構統籌運營學校體育場館的機制,破解了此前學校體育場館開放難的難題,讓運動健身消費像網購一樣便捷,讓體育場館“觸手可及”。
截至2024年6月17日,按照“應接盡接”“應開盡開”原則,“一鍵預約”平臺累計接入各類體育場館1975所(其中學校場館659所,社會場館1316所),共計開放各類運動場地8326片(其中學校場館2759片,社會場館5567片),符合開放條件的公辦中小學校100%接入平臺開放。通過平臺匯集了全市90%以上體育場館資源,有效解決超大型城市體育資源緊張的問題。
下一個世界冠軍、奧運冠軍
也許就在觀眾席上
大型賽事的舉辦和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為深圳人提供了豐富業余生活的契機,同時,全家出動、家長帶領孩子一同觀看高水平賽事,有效地調動起青少年投身于體育事業的熱情,也許下一個奧運冠軍、世界冠軍正坐在觀眾席上。
深圳的城市精神是敢闖敢試,在先鋒城市成長起來的青少年們也是屢獲佳績。
深圳少年韓信在深圳第十一屆運動會青少年體育組田徑百米比賽中跑出11秒48的佳績,被網友冠以“少年蘇神”的稱號,這一成績已經超越了蘇炳添首次參加正賽的成績。
12歲的小輪車天才劉浩冉在廣東省青少年小輪車(自由式)錦標賽中,榮膺男子乙組決賽冠軍。這一勝利是劉浩冉在短短一個月內,連續贏得世界冠軍和全國冠軍后的又一輝煌。
韓信、劉浩冉這些“小孩哥”并不是個案,深圳擁有培養奧運健兒的熱土和底蘊,競走名將劉虹、陳定,跳水名將何姿,體操名將黃秋爽……許多世界級的運動健將都與深圳淵源頗深。
今年的巴黎奧運會上,來自深圳的王柳懿、王芊懿姐妹倆獲得了女子花樣游泳雙人項目和團體項目的兩項金牌。姐妹倆6歲開始在小區游泳池里學習,8歲開始在深圳體工大隊(現深圳市體育運動學校)接觸花游,后被廣東省隊選中從此走上職業化的道路。
知名網球選手王欣瑜也來自深圳。這位出生于福田的“00后”女將,自小跟隨父親在深圳網球中心打網球。系統性訓練讓年紀輕輕的王欣瑜不僅獲得過法網女子雙打的冠軍,還為中國奧運隊奪得巴黎奧運會網球混雙的銀牌。
一大批優秀的體育人才也相繼扎根深圳,推動體育事業建設。2018年,鄭潔(深圳)國際網球俱樂部落戶福田;2022年,羽壇名宿林丹謝杏芳在深圳開辦了國際羽毛球交流中心;“花滑女王”陳露在深圳致力于青少年花滑培訓長達10余年……
深圳,通過世界大賽的成功舉辦,聚攏人氣、培育人才,推動全民健身,促進體育產業發展,以此形成合力,進一步推動“國際著名體育城市”和“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的建設,讓深圳的文體旅高質量融合發展,成為這座先鋒城市的新注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