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由云南省博物館聯合秘魯14加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再見印加——秘魯安第斯文明特展”正式開展。
本次展覽精選168件(組)文物,涵蓋骨器、金屬、石器、陶器、木器、紡織品、繪畫和木乃伊等。通過“滿天星斗:12世紀前的安第斯古老文化”“太陽之下:公元12世紀至16世紀的印加帝國”“璀璨宇宙”三大部分,向公眾介紹安第斯地區自查文文化到印加帝國近3000年的文明與歷史,讓更多的觀眾了解古代安第斯人和印加人在沒有發明文字、鐵器、輪式車輛的情況下,是如何在懸崖峭壁上建造城市,在延綿山脈中培育糧食,在紋飾圖騰與精細工藝中寄托自己的世界觀與精神信仰。
印加,原是克丘亞人對自己部落首領和國王的尊稱,意為“太陽之子”。印加文化,是美洲三大文明之一,與瑪雅、阿茲特克文化齊名。12世紀開始,定居于安第斯庫斯科谷地的小部落印加迅速崛起,打破了安第斯地區文化分立的局面,并于15世紀中葉建立起了稱為“四方之地”的印加帝國,留下了眾多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遺跡,如馬丘比丘遺址、莫瑞梯田、印加大道以及至今仍未被破解的吉氆記事等。
圍繞此次展覽專門搭建了秘魯文化主題文創區,集合配飾、擺件、日用品等多種類型的文創產品,讓觀眾在參觀之余,也能把文化帶回家。
本次展覽是“秘魯安第斯文明特展”在中國的收官一站,展覽將展至2025年3月9日。(本文來源于開屏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