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國公布了新一輪外國人來華免簽國家,截止到目前,已先后對29個國家實行單方面免簽,其中甚至包含了日本,但尷尬的是,在整個歐洲僅剩三個國家缺席,那么,這些國家分別是誰?
中國新增對9國單方面免簽
自2023年12月1日開始,我國陸續對境外很多國家實施免簽政策,為進一步方便中外人員來往,我國在近日公布新一輪免簽國家,決定自2024年11月30日,至2025年12月31日,對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克羅地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北馬其頓、馬耳他、黑山、以及日本共9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
且自今年以來,我國已經與新加坡、泰國、格魯吉亞、哈薩克斯坦、安提瓜和巴布達、所羅門群島等6個國家簽署了互免簽證協定,截止到目前,與我國實現全面免簽的國家已經達到了25個,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的國家共29個。
總結來看,我國已經同全世界157個國家及地區,先后締結了涵蓋不同護照種類的互免簽證協定。
而此次新增的9個免簽國家中,除了日本,其他8個均位于歐洲,目前,整個歐洲幾乎都在我國的免簽名單中,但仍有三國被排除在外。
歐洲3國未進入免簽名單
一、 立陶宛
此次新一輪免簽國家中,愛沙尼亞跟拉脫維亞均位列其中,波羅的海三國唯獨缺席了立陶宛。
立陶宛地處波羅的海東岸,北與拉脫維亞接壤,南連波蘭和白俄羅斯,西南側是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該國總面積6.5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90公里。該國位于東歐平原,境內大部分地區地勢平坦,僅東部和南部分布有低矮丘陵,最高峰位于東南側,但海拔也僅有293.6米。
立陶宛西部高地和波羅的海大陸架分布有泥煤、石灰石、黏土等資源,東南部有鐵礦和花崗巖,另外還蘊藏著一定量的白云石、地熱等。但資源相對比較匱乏,尤其是石油天然氣主要依賴進口。不過該立陶宛地理位置十分關鍵,該國處于北歐與東歐交界處,是連接亞洲與歐洲的重要通道。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克萊佩達港,是立陶宛境內唯一的海港,由于該港處于亞歐大陸交通走廊和波羅的海南北大動脈的交叉點,因此一度成為聯絡歐洲各地區的重要樞紐。
同時,立陶宛作為北約成員國,又處于北約與獨聯體之間,對維護歐洲的安全與穩定具有重要作用。對于北約來說,這里可作為北約面向東歐的關鍵防御屏障,同時其境內的軍事基地和設施,又可作為北約在東歐的前沿陣地,戰略價值巨大。
不過,該國曾多次公開發表不當言論,中立貿易關系急劇下降,2022年立陶宛對中國的出口貿易暴跌78.3%。雖然近期,立陶宛正在主動尋求與中國恢復外交、貿易等關系,但卻并未做出務實舉動。因此,在中國敞開大門,對外實施免簽政策以來,立陶宛被排除在外。
二、 瑞典
在北歐五個國家中,我國對丹麥、挪威、芬蘭、冰島四國都給了免簽待遇,但唯獨沒有瑞典。
瑞典地處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側,西與瑞典接壤,北連芬蘭,東側和南側毗鄰波羅的海,與俄羅斯、德國、丹麥、立陶宛等國家隔海相望,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是北歐五國中,面積最大的國家。該國緯度比較高,15%的領土位于北極圈內,因此境內氣候比較寒冷,農業發展規模比較小,但工業十分發達,擁有強大的制造業和先進的技術水平。
其工業涵蓋化工、機械制造、通訊設備、制藥等多個領域,且該國境內鐵礦比較豐富,已探明鐵礦儲量高達36.5億噸,是歐洲最大的鐵礦砂出口國,同時該國境內還蘊藏著25至30萬噸鈾礦。豐富的礦產資源,也為其鋼鐵和有色金屬工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產品質量一直走在世界前沿。2023年,瑞典GDP為5933億美元,人均GDP高達5.6萬美元,是世界上收入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
并且瑞典在軍事領域還具備強大的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該國著名軍工企業博福斯、薩博等,在坦克、戰機、火炮等領域,擁有行業領先技術水平,并且在新的市場和技術環境下仍在不斷創新發展。
俄烏沖突背景下,瑞典在今年3月正式加入北約,成為北約第32個成員國,作為面向俄羅斯的戰略前沿,瑞典在北約中的作用也在日益凸顯。
不過,該國也曾多次公開發表不當言論,對中國表現并不友好,在此情況下,我國自然也沒有理由對其實施免簽。
三、 捷克
捷克地處歐洲中部,西連德國,北接波蘭,南與奧地利接壤,東側則是斯洛伐克,該國屬于歐洲內陸國家,國土面積7.89萬平方公里。處在一個三面隆起的四邊形盆地內,領土大致分為西部的波希米亞高地和東部的喀爾巴阡山地兩個地理單元,境內丘陵起伏,高地與盆地相間分布。
在地理上,捷克屬于歐洲的中心地帶,自古便是連接北歐與南歐,東歐與西歐的通商要道,歷史上曾多次成為大國競爭的焦點。
便捷的交通、人員和貨物的頻繁流動,也促進了該國的經濟發展,2006年,捷克成功被世界銀行列入發達國家行列,2023年捷克GDP達到了3309億美元,人均GDP 3.043萬美元。
捷克工業基礎雄厚,外貿依存度較高,支柱產業包括汽車制造、電子、制藥、化工、冶金、環保以及能源等。豐田、標致、現代等世界著名車企均在捷克設有工廠。
此前,捷克高度重視與中國的貿易合作,該國也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第二大貿易伙伴,2022年,中捷雙邊貿易額達到了236.5億美元,同比增長11.8%,且在捷中資企業超過50家,中捷在交通、金融、通訊等多領域都有廣泛合作,另外,還有5條中歐班列從中國通往捷克,捷克也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國家。
不過,捷克自去年開始,曾多次做出不當行為,導致中捷關系發生明顯變化,捷克也是中歐8個國家中,唯一沒有獲得我國免簽待遇的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