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個問題:
職場上,提拔重用的根本邏輯是什么?
怎么說呢,這個屬于社會學范疇,和理工科不一樣。
理工科你搞懂了思路,就一定能解出答案來,
但社會學不一樣,你就算對思路的理解很透徹,但也未必能得到什么。
其實體制內提拔重用的底層邏輯很簡單,四個字——利益交換。
《金瓶梅》中有一句很受爭議的話:“這世界上的凡是禁止的,都是有好處但不想分給你的。凡是提倡的,都是有坑需要你去填的。”
是對是錯,大家評判,我不持立場。
但是,我可以用一個例子解釋一下,提拔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話說在子虛市上市公司,辦公室副主任空缺了,當然是公司人事部來做方案。
這天HR找到人事專員,說辦公室副主任人選,辛苦你們下去考察一下A、B、 C三位哈。
人事專員帶著新人小趙馬上去考察了一輪,按程序走完,有測評,談話,查檔,群眾推薦、部門推薦很多環節的,HR說辛苦一趟確實不是客氣。
小趙還加班寫了詳細的考察情況,結論是C的條件最符合,
但是人事專員卻說報告先別交,還要當面請示HR。
次日帶著小趙正式向HR匯報考察情況,
HR一邊看著手里的文件,一邊頭也沒抬的問了一句:“那個A,怎么樣啊”
干部股長只遲疑了0.01秒,便馬上回答,根據考察情況,A的條件最符合,他的優點有……
小趙愣了一下,但也只遲疑了0.02秒,馬上點頭表示附和起股長。
部長終于抬起頭來,給了他們一個滿意的微笑。
然后股長說,昨天回來很晚了,考察報告再完善一下細節,馬上就可以交上來,
部長又點點頭,表示同意。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但足以說明白提拔的邏輯。
首先,這算不算違規,
嚴格說起來確實算,但是證據非常不足!
因為HR的所有談話,都是圍繞工作啊。
不信你認真查,以上哪一句話,是說要提拔A了?
說到底,這是建立在部下善于“領會”基礎之上。
其次,人事專員為什么不急著交報告,他就是要先領會HR的意圖,才會去按?著“公司意圖”寫結?論。
因為他明白,就算他堅持原則,非要說A不合適,C很合適,那么他只會被調走,然后換一個專員去考察,最后的結論還是A更合適,而他的大好前程卻到此為止了。
再次,新人小趙為什么能馬上附和,因為這一刻的秒懂,屬于中國人特有的智慧,智商正常的都可以悟到。
而且,小趙此刻的內心會很激動,他感激股長愿意帶他,領悟了官場提拔的奧義,他慶幸自己能在領導身邊工作,能近距離的接觸到權力,未來有機會被權力青睞。
最后,部長會不知道股長的情況沒寫好?
他當然知道,他就是這么過來的啊。
所以他會對下屬給足時間,把戲做足,做足全套。
最后,為什么HR要讓下屬去考察A、B、 C
因為A是公司一把手交代的,當然也是“領會”出來的,不會有哪個一把手蠢到直接和部長說,這次你把那個A提拔成主任。
B是一個不夠硬的關系戶推薦的,面子上抹不開,但提拔又不合適,所以納入考察也是一種交代,你看,你委托的事我一直記得呢
C是辦公室推薦的,不管怎么樣,必須納入考察,給個態度啊。
所以,這次考察,必須提拔A,這是對一把手負責,
然后讓B和C陪跑,是給關系戶和前主任面子,
最關鍵的,本次提拔全套過程符合程序規定,符合規范,無懈可擊。
一把手和HR都沒有出面,就專員和小趙跑了一輪,還加班熬夜整了兩輪材料,A就被提拔了,然后B和C的關系都覺得部長很給面子。
至于公司一把手為什么要關照A呢?
呵呵,
你覺得一把手是娘胎里出來就是一把手嗎?他成長過程沒有受過別人恩惠嗎?
你覺得一把手去上面要項目要資金求政策,是一開口就可以滿足嗎?
你覺得一把手本人乃至全家人沒有一件事需要去求別人幫忙嗎?
所有這些,利益交換這件四個字足以概括。
但就算你搞懂了,其實也沒啥卵用,
因為,普通的你又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利益去打動一把手?
有些東西,不是努力就能得來的!
說到努力,不少人都認為是干好工作,換取提拔,
問題是,干好工作不是基本要求嗎,干好工作是換取工資的條件,不是換取提拔的條件。
呵呵……
所以,
職場上,提拔重用的邏輯很簡單,就算被很多人弄明白了,
也絕不代表弄明白的人就能被提拔重用
多數人只是更明白和自己沒什么關系罷了。
說到底,這就是社會學,不是理工科!
最后還得多強調一句,就算你明白了,也別去質疑提拔的結果,
因為:
程序正義,也是正義的一種,
既然是正義,你就不要輕易違背,
否則,死得很難看。
反正你收藏了也不會去看,意思意思點個贊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