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8次推送
河北省攝影家協會協近年來始終將攝影人才的培養視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提升會員的專業素養和藝術境界,省攝協積極創新培訓模式,推出了攝影工作坊、高級研修班、創作集訓營及攝影函授學習班等多元化學習平臺。11月19日至24日,省攝協再次突破傳統,以游學的方式,帶領會員骨干及函授班學員走出河北,到蘇州、嘉興、杭州等地,通過觀摩展覽、與藝術家面對面交流、讀書會等多種形式,全方位提升會員的綜合藝術素養。
省攝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游學團團長汪素芳在開團儀式上圍繞為什么游學、怎樣游學、游學需要注意什么三方面作了動員。汪素芳強調了游學的重要性,她指出,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設備和后期處理已經解決了大部分技術問題,因此攝影的重要學習任務在于了解和把握攝影之外的世界;關于如何游學,汪素芳建議學員們張開每個細胞,留心處處皆學問,包括觀看展覽、向同行和導師學習、與學友互動、觀察自然和社會、對重點題材的探察采訪等。她強調,始終思考自己的創作方向,不迷失在別人的作品中,這樣才能真正從游學中獲得滋養。最后,汪素芳提醒游學團成員,做好學習記錄,跟上游學節奏,聽從指揮,安全、順利完成游學任務。
汪素芳在開團儀式上做動員 攝影:韓趕生
此次游學活動吸引了來自唐山、邢臺、保定、衡水、石家莊、廊坊、滄州的20位會員骨干和函授學員,省攝協副主席趙宇做游學的全程指導。
一、蘇州:以觀展開啟游學之旅
19日,游學團開始了豐富的觀展行程。
在蘇州大學藝術學院觀看“意圖”易都攝影展時,大家被作品獨特的創意和表現手法所吸引,與作者的現場交流互動更是讓學員們深入了解到作品背后的創作故事和作者的創作思路。
易都老師給學員們講解展覽作品 攝影:楊建萍
蘇州宥愛美術館“百年孤·獨”西方攝影大師獨版攝影作品展,匯集了39位西方攝影大師的100幅攝影原作作品,為學員們呈現了一場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視角的攝影大展。從展覽中可以看到藝術家們對攝影術與生俱來的復制性做了回應,他們揭示了攝影藝術的獨創性,留住了我們熟知的日常生活中不可見的事物,例如時間的流逝,運動的軌跡,光的痕跡。面對這些珍貴的攝影作品,學員們沉浸其中,世界攝影史的脈絡,在這里再一次得到梳理和體現。
學員們在蘇州“宥愛美術館”海報前合影
二、嘉興,“影上書房”:獨特的讀書會體驗
20日的讀書會是一次別開生面的活動。
浙江嘉興的“影上書房”,由企業家、攝影家王新妹傾力打造,被稱為攝影的“天一閣”。在這座國內攝影界獨一無二的珍藏攝影書籍博物館里,學員們參觀了藏書區、活動區,聽取了駐館老師王珠琳對藏書情況的介紹。
自由閱讀時間,大家按照分類選擇喜愛的書籍和畫冊,學員韓趕生、樊高瑞、張立強邊閱讀邊記錄:記下要買的書籍,記下從畫冊中得到的拍攝靈感,有的學員同看一本書,邊看邊交流對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不同的觀點在這里碰撞著思想的火花。
汪素芳在“影上書房”與學員們共同閱讀具有收藏價值的書籍
攝影:樊高瑞
學員們在“影上書房”合影 攝影:王珠琳
學員們認真閱讀 攝影:李素清
三、杭州,浙江美術館:美術館里的臨時課堂
21日,第五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在浙江美術館開幕。學員們沉浸其中,參觀了多個精彩的攝影展覽,包括《長城長——楊越巒攝影藝術展》《之江脈動——中國式現代化浙江進行時》以及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其它攝影展覽。
作為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的主要展覽,中國攝協副主席、省攝協主席楊越巒個展《長城長》的展場成了學員們觀摩、研學的臨時課堂,策展人趙剛老師從策展、制作等方面做了導覽,為學員們詳細講解了圖片的制作工藝、觀看的動線設計、現場裝置使用的目的等等,涉及到了關于創作、編輯、輸出、裝裱、策展等多專業領域的知識內容。學員們感慨,一件作品的誕生,并不是按下快門的那一刻,而是以展覽或畫冊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時候,才結束了一幅作品的創作過程!
趙剛老師為學員們導覽《長城長》攝影展 攝影:申靜
在聆聽楊越巒解讀作品環節,學員們時不時參與互動和提問:楊主席,您拍的長城為什么使用黑白調呢?為什么這張作品里看不到長城呢?您的多張作品里都出現了羊,有特別的想法嗎?……對大家的提問,楊主席一一作答,現場交流十分融洽。學員楊建萍把近幾年創作的專題作品沖洗成照片帶到了現場,請楊越巒主席和專家們指導點評,其他學員一起探討交流,闡述自己的觀點,這個臨時搭建的小課堂,充滿了濃濃的學習氛圍。
楊越巒在“臨時課堂”為學員點評、指導作品 攝影:李素清
四、杭州,“映studio”工作室:近距離觸摸“黑皮書”與“白皮書”
到達“映studio”工作室的時候,令胡歌老師已在樓下接應,學員們有幸與省攝協名譽主席劉瑞新一同走進這里,共同學習、交流。這里不大,但都是典藏之作,“吳家林攝影黑皮書原作展”“大開眼界——百年徠卡相機收藏展”。為了彌補未到現場觀看《黑皮書與白皮書的對話》展覽的遺憾,令胡歌老師以線上影展的方式,為大家播放了展出作品。這個小空間、大能量的工作室,令學員們難忘!
劉瑞新與學員們一起聽令胡歌老師講《黑皮書與白皮書的對話》
攝影:楊建萍
五、杭州,“觀塵影像”工作室:體驗式學習
在杭州“觀塵影像”張一斌老師工作室參觀,學員們領略了張老師高品質黑白攝影作品輸出的魅力。暗房里,張老師親自演示一張底片的顯影過程,紅色燈光下,學員們凝神屏氣等待燈亮的那一刻,這個過程令學員們興奮,原本只擅長數碼攝影的學員們,也有了嘗試大畫幅拍攝的想法,對攝影技術的使用有了新的探索方向。
學員們在張一斌老師的暗房工作室體驗膠片顯影過程 攝影:申靜
張一斌老師及助理為學員們講解圖片輸出的過程 攝影:侯曉梅
六、杭州:《印象·西湖》創作與分享
23日,學員們行走在西湖邊,完成系列作品《印象·西湖》。大家將游學過程中所學到的知識和感受到的藝術氛圍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尋找著不一樣的西湖影像。省攝協副主席、游學團導師趙宇和學員們同行西湖,一邊拍攝一邊指導,尤其在如何建構與眾不同的視覺思維方面做了重點引導。
游學團導師趙宇現場指導學員拍攝 攝影:申靜
學員們利用晚上的時間與導師趙宇進行交流 攝影:李素清
七、散團的日子:興猶未盡,學路延伸
24日,散團的日子,有去上海西岸美術館看展的,有去安徽黃山創作的……學習無止境,趁著對攝影的熱愛和學習的熱潮,學員們繼續前行著……
游學視頻 制作:張朋舉
在整個游學過程中,學員們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無論是在長途的行程中,還是在展覽、活動的討論環節,大家都積極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見解,游學團變成了親友團,這種團隊合作和交流的氛圍,增進了學員之間的友誼,也為攝影合作項目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省攝協組織的此次“蘇·浙”游學活動,是一次學習方式的嘗試和探索,其意義不止于當下的成果收獲。從長遠來看,它為河北攝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建立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學員們不再止步于攝影技術,更是全新攝影理念的植入、藝術視野的拓展和較深的文化體悟。這些將在河北攝影界生根發芽,帶動更多的攝影愛好者和廣大會員朋友提升自己的藝術素養,推動河北攝影藝術向著更高層次高質量發展。
文/李素清
學員體會:
高少茹
在游學過程中,與攝影藝術家對話,在攝影經典書里遨游,和前輩攝影家面對面,無論是審美熏陶,還是攝影認知,都讓我產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老師說攝影要立足當下,同時也要走出去開眼界,改觀念,不斷用新理論指導自己的后期創作。很多的新理念都是在不斷學習當中產生的,同樣,整個游學過程有老師的指導,和同學們的不斷交流,讓我受益良多。感謝此次游學,不僅提升了我的攝影技術,更讓我對攝影創作產生了深層次的理解和認知。我相信,這些寶貴的經驗和感悟將對我的未來創作產生深遠的影響。期待下一次活動。
吳宇波
此次游學有以下感悟。
1、知識拓展: 參觀 “影上書房”,該書房藏書近2萬多冊,如同一座攝影知識的寶庫,讓我大開眼界。通過這些作品,我深刻體會到了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魅力在于能夠捕捉瞬間,定格永恒,同時也能夠表達攝影師的情感和思想。
2、眼界提升:"觀展"是最直接的學習方法,讓我對攝影技術和技巧有了更深的認識。易都老師的攝影展讓我驚嘆于傳統美學與攝影技術的結合,充滿了現代感的視覺沖擊力。而楊主席的“長城長”系列作品,則以黑白兩色的強烈沖擊,展現了長城的孤寂與壯美,直擊我的心靈。這些作品不僅展示了楊主席對攝影數十年如一日的追求和堅持,也啟示我們,只有日拱一卒,專注地堅持做一件事,才能在攝影藝術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感謝省攝協組織的游學活動,這次游學經歷將會激勵我在攝影藝術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和前行。
楊建萍
這次游學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大開眼界,受益匪淺。20人的團隊由省攝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汪素芳擔任團長,我們很榮幸,每一位團友都很珍惜這次游學機會。
觀展、閱讀、聽分享課、參觀名家工作室,從中學習到關于拍攝、編輯、策展、作品輸出等多方面的知識,尤其在“觀塵影像”張一斌老師的暗房工作室,我們體驗了膠片的成像過程,對我們使用數碼相機拍攝的這些團友們來說,真是大開眼界,同時也知道了用大畫幅拍攝不易,暗房各種技術把握好了更不容易,一張高水準的作品背后是難以想象的付出。
觀看“長城長”楊越巒主席的攝影藝術展,我和團友們一樣,每一幅作品立足很久,看著楊越巒主席數十年來用腳步丈量出來的作品,震撼,深思,也啟發我以后的攝影之路怎么走,問問自己為什么要拍,怎樣才能拍出有靈魂的作品。觀展之余,我拿出自己拍攝的幾組專題請楊主席指導,主席耐心點評每一組作品,并提出以后拍攝的建議,感恩,感謝,這樣的學習機會太難得。期待工作坊實戰上的歷練和提升。
晏江
有幸參與了省攝協組織的第一次游學活動,作為一個熱愛攝影的我來說,真是受益匪淺。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通過本次游學不僅了解了攝影的歷史,相機的發展,沖印的過程,更通過觀看獲獎作品與專家的講解,學習到了大咖們光影組合、捕捉瞬間、構圖方法等攝影表達,體會到了作品賦予的深厚內涵。這給予了我們創作拍攝的靈感,更重要的是有機會接觸更多的攝影專家,能夠與大師們面對面交流,使自己從攝影技術與精神感悟得到了全面升華。感謝省攝協組織的此次活動,期望下一次游學活動早日啟動。
實習編輯:李嫣然 雷軼童
編輯:張立強
審校:周津皓
審核:汪 素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