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正式與華為簽署了深化合作協議。廣汽集團將在傳祺、埃安和昊鉑之外,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廣汽集團將以新品牌為載體,與華為發揮各自優勢,通過產品開發、營銷及生態服務等領域的合作,為用戶帶來領先的智能化體驗。
言外之意,我們廣汽要抱緊華為的大腿了,有無靈魂不重要。
根據新聞越短事兒越大的不成文規定。廣汽集團與華為合作打造的新品牌,會不會成為華為的第五界呢?在問界、智界、享界和尊界之后,華為要再開一個小號嗎?
從雙方出席的領導來看,廣汽集團方面:董事長曾慶洪、總經理馮興亞,華為方面: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廣汽集團副總經理閤先慶、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副總裁遲林春分別代表廣汽集團和華為簽約。
這里缺少了最關鍵的大嘴余承東。而余承東就是鴻蒙智行的主導者,四界就是在他的主導下創立的。6月14日,余承東在2024年汽車藍皮書論壇上表示,因資源有限,華為的鴻蒙智行僅與賽力斯、奇瑞、北汽和江淮四家車企合作。這也意味著,短時間內,華為的小號就是四界。從余承東缺席與廣汽的簽約儀式來推測,廣汽與華為的合作應該是鴻蒙智行之外的另一種合作形式。
再者,從當前鴻蒙智行布局的四界來看,四界都在聚焦高端和豪華領域,從20多萬的問界、智界到百萬級別的尊界,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品牌梯隊,再增加一個新高端品牌,必然會引發內部打架,導致資源浪費。
從廣汽的表述來看,雙方合作主要涉及產品開發、營銷及生態服務等領域,這應該是低于鴻蒙智行的合作形式,但會高于Hi模式。
隨著汽車市場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合資為主的廣汽集團遭遇到了重大的業績挑戰。今年前三季度,廣汽集團實現營業收入為740.40億元,同比降低24.18%;歸母凈利潤為1.2億元,同比減少97.34%。其中,第三季度,廣汽集團實現營業收入為282.33億元,同比降低21.73%;歸母凈利潤-13.96億元,同比減少190.40%。
隨后,傳出了廣州市紀委巡視組進駐廣汽集團調研的消息。并且巡視組還直截了當地指出了廣汽集團存在的問題:居安思危、“二次創業”意識不強,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存在差距;戰略前瞻性思維不強,解困破局力度不足,科技創新驅動后勁不足,制造業立市主力軍作用逐步減弱;“兩個責任”壓得不實,管黨治黨不夠嚴格;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有待加強,黨建工作不夠規范。
在烏紗帽的壓力之下,廣汽集團管理層迅速行動起來,在廣州車展期間發布了3年“番禺行動”計劃。在2027年將實現自主品牌占集團總銷量60%以上,挑戰自主品牌銷量200萬輛。未來3年,在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廣汽集團將至少投入500億元,確保“番禺行動”的資金需求。
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廣汽曾經排斥與華為的合作,在壓力之下,現在也迅速扭轉姿態,開始抱緊華為大腿。
2022年,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肖勇表示:“華為是大牌的供應商,它的價格比較高。我們想跟華為合作,會發覺基本上沒有議價的可能。”而雙方聯合開發的AH8車型項目,也因此不了了之。
9月24日,廣汽旗下子公司,廣汽傳祺與華為共同發布了雙方合作的一款全新概念車「1Concept」。該車型搭載了華為乾崑智駕ADS3.0和鴻蒙座艙系統,并將于2025年一季度量產上市。
但子公司的車型合作,顯然力度還不夠,大腿抱得不夠緊。在經營和烏紗帽的雙重壓力之下,廣汽與華為的合作被迫提升一個檔次,由集團出面與華為合作打造一個新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
靈魂還重要嗎?不,位置更重要,活著更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