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人從來不說自己不幸”!這句話我是在《基督山伯爵》里看到的;
無所不能的法里亞神甫,被害入獄18年,始終保持睿智、積極、向善的人生信條;
從不仇視和抱怨自己的悲慘經歷和人生遭遇;即便自己有足夠的能力逃出天牢,也不愿傷害墻外的一兵一卒;因同情簡單無知的唐戴斯,而傳授他無尚的知識技能和財富,視如自己的孩子一般疼愛、照顧。
因為他清楚的知道:人類的情感并不相通,沒有人能感同身受;所以,即便是自己下過“地獄”也只向人訴說“天堂”。
智慧的人真的好智慧啊!不管自己經歷何等的苦難、傷痛,始終都那么勇敢、善良、樂觀、積極;
就像羅曼羅蘭說的:真正的英雄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的人……
可現實生活中我看到和感受到的是“不幸的人從來都只說自己不幸”。
如果你在醫院住院部待過一個月以上,你就會深刻感受到“什么是不幸的人從來都只說自己不幸”。
不管你是什么病,沒有不慘的,只有比你更慘的。不是說你的病本身有多慘,而是病人與病人之間互相比較出來的慘。
你說你狀態這樣,他會說“你這不算什么,我比你更嚴重、傷口更大、食欲更不好……”
所以,我覺得:人只要病了之后,就不可能會有積極的心態;因為所有人的消極會把你拉向更消極的地方;身處黑暗的人只會把你拉向黑暗;身處地獄的人只會把你拉向地獄。
在醫院里,沒有人會說“我比你好,我沒有你嚴重”,大家一致都是“我比你苦,我比你更痛,我比你更慘”。
這跟現實生活中的正常人又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大家正常的時候往往會說“我比你有錢,我比你有力量,我比你更強”。
醫院真的是印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地方。不管你從前多么的強,多么的有能量;在住院病房里,你會覺得自己比任何人都弱,比任何人都慘。
你在里面待得越久,你就會像《肖申克的救贖》里的布魯克斯一樣被同化;布魯克斯被監獄的制度同化了,而醫院的病人被病友同化了,被悲慘的氛圍同化了。
很多病人待久了之后,把醫院當成了家,不想出院,不想回家;他喜歡跟同是病患的人在一起,訴說著各自的幸與不幸,有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宿命情感。
當然,我不是病患,即便我再有同理心,我也無法身臨其境的感同身受;苦難是值得同情的,但不要過度去共情,那只會讓你如臨深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難和不幸,但面對的方式千千萬,我們向死而生,我們也樂作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