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甲辰年冬季
——和辛棄疾《南歌子·山中夜坐》
吳國發
2024年11月30日
內容提要:12月6日是“大雪”,一年的寒冬開始之日。我想起了辛棄疾的《南歌子·山中夜坐》,遂填詞一首,是為和詞,并步辛詞韻。文章后面附有辛棄疾的《南歌子·山中夜坐》和韓明華的《南歌子·歌舞詩詞經典》。
關鍵詞:詩詞 南歌子 辛棄疾 冬季 甲辰年
今年二十四節氣的“立冬”是甲辰年十月初七,陽歷11月7日;“小雪”是11月22日;“大雪”是十一月初六,陽歷12月6日。這就是說,再過六天就是“大雪”,北方和長江流域開始甲辰年的寒冬。
今天(11月30日),韓明華先生發給我《南歌子·歌舞詩詞經典》。這是步辛棄疾《南歌子·山中夜坐》韻的藏頭詞。于是,我詩興大發,遂填詞一首,是為辛棄疾《南歌子·山中夜坐》的和詞,并步辛詞韻。
吳國發的《南歌子·甲辰年冬季》
下面是吳國發對辛棄疾《南歌子·山中夜坐》的和詞《南歌子·甲辰年冬季》,步辛棄疾原韻。
南歌子·甲辰年冬季
——和辛棄疾《南歌子·山中夜坐》
吳國發
多事之秋過,嚴冬朝廷驚。
深夜筆端有雷聲。
質問天帝地公孰不平?
出看無圓月,遠處有車鳴。
花刺子模愛虛名。
金鑾殿下火山送君冥。
【注釋】
⑴ “天帝”?在古代神話中通常指的是統治天地萬界的最高主宰。在《女媧傳說之靈珠》中,天帝是三界之主。在現代漢語中,天帝也可以指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主神,有時被稱為玉皇大帝。
⑵ “地公”是我國民間信仰中的土地神。地公被認為是公正、公平、無私的化身。
⑶ “花刺子模愛虛名”:花剌子模是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的國家名,其領土廣闊時期包括現今的伊朗、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土克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伊拉克東部及以色列等地。花剌子模的末代國王只愛聽好消息:凡是給國王帶來好消息的信使,就會得到提升;給國王帶來壞消息的人則會被送去喂老虎。結果可想而知,花刺子模國被蒙古國窩闊臺大汗滅亡。
⑷ “冥”是迷信的人稱死后進入的世界,即陰間、地府。
辛棄疾及其《南歌子·山中夜坐》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圣”、“詞中之龍”之稱。辛棄疾與蘇軾合稱“蘇辛”。辛棄疾著有《稼軒長短句》等;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辛棄疾逝世后,贈少師,謚號“忠敏”。
下面是辛棄疾的《南歌子·山中夜坐》。
南歌子·山中夜坐
辛棄疾
世事從頭減,秋懷徹底清。
夜深猶道枕邊聲。
試問清溪底事不能平?
月到愁邊白,雞先遠處鳴。
是中無有利和名。
因甚山前未曉有人行?
【注釋】
① 山中夜坐靜思,對社會人生有所求索。上闋就溪水聲響起興作問,令人想到唐代文學家韓愈“物不得其平則鳴”(《送孟東野序》)之句。下闋就月白雞鳴起興發問,令人悟到山村僻壤也非絕塵之地,其中仍有名和利。
②“世事”兩句:言忘卻世事,胸無塵埃,如溪水一般清澈。“從頭減”,徹底消失。
③“夜深”兩句:枕邊傳來溪水聲響,試問清溪何以不平常鳴。韓愈《送孟東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底事”,為什么。
④“月到”兩句:言月色蒼白,斜照愁人,遠處響起第一聲雞鳴。宋代詩人黃庭堅《減字木蘭花·丙子仲秋》有詞句“想見牽衣,月到愁邊總不知。”
⑤“是中”兩句:言山村本無名利之爭,何以天色未曉,山前已有人行?“是中”,這其中,指山村生活。
韓明華的《南歌子·歌舞詩詞經典》
韓明華先生是個詩人,有深厚的古典文學功底。他的詩詞作品嚴格遵守格律,對仗、平仄,無一瑕疵。下面是韓明華的序言和《南歌子·歌舞詩詞經典》:
2024年11月5日,東方合唱團的女史在西湖畔悠雅放歌,蹁躚起舞……
南歌子·歌舞詩詞經典
(藏頭步韻)
韓明華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
東夏①風光秀,方今憐玉清②。
女師一路夜鶯聲,
史筆《岳陽樓記》樂修平。
西子聞先醉,湖邊柳鵲鳴,
放飛怡悅浴芳名。
歌舞詩詞經典看先行。
【注釋】
藏頭的文字:“東方女史西湖放歌”。
①“東夏”,中國的東部。
②“玉清”:道書有玉清、上清、太清三境,皆天帝所居。此處指西湖如玉清仙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