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個亂世,諸侯之間兼并攻打戰爭不斷。爭奪天下失敗的諸侯,大多結局悲慘,難以保全性命。不過這5位諸侯很識時務,他們知道自己實力不濟,主動投降了曹操,最終結局如何?
一、 張繡
張繡是漢末軍閥張濟的侄子。張濟攻打穰城時戰死后,張繡接管了他的軍隊,也成了一路軍閥。
197年,曹操南征時,和張繡遭遇了。曹操兵多將廣,謀臣如云,是當時實力最強的諸侯之一,張繡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對手,選擇歸順了曹操。曹操率兵進入張繡的宛城后,做了一件讓他后悔終生的事。他見色起意,強占了張濟的遺孀鄒氏。張繡得知后,大怒,率兵偷襲了曹營。
曹營將士拼死抵抗,最終保護曹操成功逃走,但是曹操的大將典韋、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為保護曹操而戰死。兒子曹昂戰死后,曹操的原配夫人丁夫人和曹操決裂,一怒之下回了娘家。
官渡之戰時,張繡準備投靠袁紹,幫助袁紹對抗曹操。張繡的謀士賈詡說:“袁紹兵多將廣,占據優勢,他們投降袁紹,屬于錦上添花,不會得到袁紹的重視。如今,曹操是劣勢一方,投降曹操,等于雪中送炭,曹操不但會既往不咎,還會厚待他們。張繡聽從賈詡建議投降了曹操。到曹營后,張繡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曹操之子曹丕對哥哥曹昂之死耿耿于懷,怒斥張繡:“你殺了我的兄長,還有什么臉面見人呢!”張繡聽后惶恐不安,在征討烏桓途中自殺而死。
史書中,關于張繡之死有2種記載。
《魏略》記載,張繡是遭曹丕斥責后自殺而死。《三國志》記載,張繡是跟隨曹操出征途中病逝。
二、 張燕
張燕,是東漢末年的黑山軍首領。張燕身輕如燕,又驍勇善戰,軍中將士都稱張燕為“飛燕”。
191年,公孫瓚和袁紹因為爭奪冀州而爆發戰爭后,張燕派兵幫助公孫瓚對抗袁紹,被袁紹擊敗。
199年,張燕派出10萬大軍,兵分三路救援公孫瓚,但依舊無力回天,公孫瓚兵敗后自焚而死。
200年,袁紹在官渡之戰中慘敗給了曹操。202年,袁紹郁郁而終。204年,曹操在派兵征討袁尚、袁譚等人時,張燕出兵協助曹操平定了袁氏兄弟。之后,張燕就率領其部下十余萬人投降了曹操。曹操封張燕為安國亭侯,食邑五百戶。張燕病逝后,其子張方繼承了他的爵位。
三、 劉琮
劉琮是劉表之子。
208年,劉表病逝后,將荊州留給了次子劉琮。同年,曹操率兵南下,準備武力奪取荊州和江東。
劉琮知道自己不是曹操的對手,率荊州文武大臣投降了曹操。曹操任命劉琮為青州刺史,封列侯。
劉琮投降后,曹操又和劉備、孫權爆發了赤壁之戰。曹操在赤壁之戰中輸給了周瑜,荊州的7郡中的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4郡被劉備趁機奪走。南郡被周瑜奪走,后又借給了劉備,這就是劉備借荊州的典故。江夏郡劉備、孫權、曹操各控制一部分地區。南陽郡歸曹操控制。劉琮歸順曹操后,曹操雖然丟掉了荊州,但劉琮依舊獲得了曹操的厚待,得以善終。
四、 張魯
張魯是漢中軍閥。
東漢時期,益州牧為了對抗漢中的張魯,邀請劉備率兵入川,想要借助劉備之手消滅張魯。誰知,劉備進入益州后,露出獠牙,武力搶奪了劉璋的益州。之后,劉備又準備武力奪取漢中。
劉備兵多將廣,有諸葛亮、張飛等頂級謀臣、武將輔佐,張魯自然不是其對手,所以歸順了曹操。
劉備和曹軍在爭奪漢中的過程中,法正設計,讓老將黃忠在定軍山之戰中斬殺了曹魏統帥夏侯淵。
大軍主帥被殺后,曹軍一時間陷入慌亂,劉備趁機拿下了漢中不少地盤。曹操親自率兵來爭奪漢中,但最終也未能扭轉戰局,漢中落入了劉備之手。曹操丟掉了漢中,但張魯得到了其厚待。
五、 馬騰
馬騰是西涼軍閥。
漢朝末年,曹操得到漢獻帝后,就以漢獻帝的名義勸說馬騰等軍閥歸順自己,并讓馬騰入朝為官。
馬騰帶著兒子馬鐵、馬休到朝中做官了,留馬超鎮守西涼。不過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不久后馬超聯合韓遂起兵造反了。曹操在潼關之戰中擊敗馬超韓遂聯軍,就殺了馬騰和他的2個兒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