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標本館專家走進保定開展科普進校園系列活動
云端好課共享 與西藏拉薩阿里河北完全中學學生連線互動共上科學課
播撒科學種子,點燃科學夢想。11月29日,由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聯(lián)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共同舉辦的科普進校園活動,走進保定市中小學校,為學生們送上“科普大餐”。
“深海,到底是生命的荒漠還是生命的綠洲?”“你們都知道哪些食蟲植物?”“新疆有哪些獨特蝴蝶,讓我們一起走進蝴蝶世界……”活動當天,中國科學院標本館7位不同領(lǐng)域的專家,分別走進保定市第十七中學、河北保定外國語學校、保定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第一小學、新秀學校等10所學校,圍繞青藏高原一棵草、漫游真菌王國、奇異植物之植物界的食肉者、土壤與環(huán)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真菌資源可持續(xù)利用、新疆的蝴蝶等內(nèi)容,帶學生們開啟一場科學探秘之旅,讓學生們“零距離”感受世界的奧秘與神奇。各場講座圖文并茂,專家講得生動有趣,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現(xiàn)場互動不斷,掌聲陣陣。
在保定市第十七中學,除現(xiàn)場聽報告的學生外,此次講座還設置了一個特殊環(huán)節(jié)——與西藏拉薩阿里河北完全中學初一2班44名學生連線互動,共上一堂科學課。云端好課共享,一塊屏幕,拉近了阿里和保定兩地學生的距離,在兩地孩子們心里播下科學的種子,點燃科學的夢想。
“課上講了很多神奇植物,讓我們大開眼界,學到了許多知識。”聽完課,保定市第十七中學初一年級C03班學生姚嘉悅對青藏高原的瀕危植物有了更深認識。他認真地說,以后要告訴更多身邊的人,一起保護野生珍稀草木,共同守護人間芳菲。
在保定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第一小學,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專家,帶小學生們遨游在奇異植物的世界,讓孩子們大開眼界。下課,該校一年級四班學生楊陸熙仍饒有興致地跟小伙伴聊著植物話題,他笑著告訴記者:“我覺得這次講座非常有意思,希望以后還能參加這樣的活動。”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zhì)古生物研究所主任陳孝政表示,科普進校園活動是中國科學院各標本館博物館常年組織的特色科普活動,平時多在相關(guān)單位駐地舉辦。此次各位專家集中來到保定,旨在讓更多中小學生與專家面對面交流激發(fā)學習內(nèi)生動力,這也是落實中國科學院“科學與中國”科學教育計劃,努力擴大科普受眾范圍的重要舉措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