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沒有禁區
急了什么都行
我國第四年被以日本為群主的CPTPP拒絕申請加入,上星期,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正與各成員開展深入溝通交流,積極推進加入進程。并稱將通過改革,目標全面達到CPTPP規則標準。
可是,達標太難了——規則制訂就是以我國為反面案例的,條條致命啊。其中一條信息和數據的自由流動,換言之互聯網要開放,那對現有體制的挑戰是全方面的。
有人說,如果能成真,那無異于政治上的改革開放,因此絕無可能。
結果,昨日兩辦官宣:推動電信、互聯網、文化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鼓勵外商擴大數字領域投資!
從第九條《積極參與數字貿易國際規則制定》部分看,這確實是為了加入CPTPP而做出了巨大讓步:積極推進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進程。
同時,還要參與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和海牙國際私法會議數字經濟商事規則談判。
這不得不讓人想起90年代一句滿大街的話:「與國際接軌」!
從我國改革開放的路徑看,很多時候是以開放倒逼改革,這次也不例外。
不過,這份《關于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的意見》在總體要求中特意指出,創新為要、安全為基,即如果有安全隱患的話,那就算了。
但這仍然是不可想像的突破!
之所以如此,與我國面臨的嚴峻形勢緊密相關。
我國受WTO之益最多,但這個組織目前已無一名法官,墳頭長草。
我國為了對抗TPP新組的RCEP,因為標準太低,形同雞肋,無人提起。
隨著特朗普威脅要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產品征收25%的關稅,嚇得墨西哥主動移除中國產零部件,要么本土產,要么北美產,我國企業曲線入美的道路被堵。
美國國會正在立法取消我國最惠國貿易待遇。
有些國家拒絕承認我國市場經濟地位。
而1978年的改革開放,正是美國給了我們最惠國待遇才成為現實的。
只不過,那一次我們是求美國開門,這次是因為特朗普退群,群主換成日本了。
但考慮到現在的中日關系,真是令人一言難盡啊。且不說蘇州和深圳的殺日本學童事件至今沒個說法,就算《》,也成為國際笑柄。
就這個樣子,如果真的互聯網對外開放了,難道是放這些貨去國際上霍霍嗎?
我寫了那么多家傳,發現許多成功的家庭,祖輩要么是讀書人、紳士,要么是企業家地主。
當然,也有普通家庭出一雄杰,通過讀書等方式逆天改命,從而實現階層躍升。
為什么浙江多出讀書人、每6.5人就有一個老板,而山東常出將軍喜考公?
無論歐美,還是立國僅200余年的澳洲,孩子們入學先講家傳,次學國史,為的是真正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成長背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