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中日友好交流,促進民心相通,由東洋書道藝術學會主辦,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共同主辦,中國駐日本國大使館、讀賣新聞東京總社支持,世界新聞聯盟、一般社團法人日中協會、公益社團法人日中友好協會、東京都日中友好協會、西泠印社、一般社團法人全日本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日本中國企業協會、一般社團法人世界藝術家聯盟、日本勝佳株式會社、公益財團法人地球之友等單位協辦的“第70屆東洋書藝展”之“喜馬拉雅——容鐵藝術作品(日本)邀請展”將于12月4日至11日在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行
中國文化人物主編 王保勝/攝影報道
藍天白云之下,富士山雄偉壯觀,它是日本文化的重要標志,也見證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歷史。2024年12月4日,一場精彩的藝術交流活動如約而至,由東洋書道藝術學會主辦,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共同主辦,中國駐日本國大使館、世界新聞聯盟等單位支持的“第70屆東洋書藝展”之“喜馬拉雅——容鐵藝術作品(日本)邀請展”為中日文化交流寫下新的篇章
“第70屆東洋書藝展”之“喜馬拉雅——容鐵藝術作品(日本)邀請展”將于12月4日至11日在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行
日本前首相、東亞共同體研究所理事長鳩山由紀夫為“第70屆東洋書藝展”之“喜馬拉雅——容鐵藝術作品(日本)邀請展”致賀信
賀 信
欣聞“第70屆東洋書藝展”之“喜馬拉雅——容鐵藝術作品(日本)邀請展”將于12月4日至11日在東京都美術館舉行,在此表示熱烈的祝賀。我主張構建東亞共同體,而為此建立文化共同體也同樣重要。
東洋書藝展,作為亞洲乃至世界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書法藝術盛會,一直以來都是連接不同文化、促進相互理解的橋梁。它見證了書法藝術的傳承與創新,也見證了中日乃至亞洲各國人民之間深厚的友誼與共同的追求。如今,它迎來了第70屆展覽,這不僅是對過去輝煌歷程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無限可能的展望。
由東洋書道藝術學會主辦,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共同主辦,中國駐日本國大使館等單位支持的“喜馬拉雅——容鐵藝術作品邀請展”作為本次書藝展的亮點之一,無疑為這場藝術盛宴增添了獨特的魅力。容鐵先生的藝術作品形式多樣,既有書法,也有繪畫、篆刻,內涵豐富。它不僅是中日兩國藝術家之間的一次深度對話,更是兩國人民心靈相通、文化相融的生動體現。我相信,通過本次展覽,將有更多日本民眾能夠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增進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與喜愛,從而進一步推動中日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衷心祝愿“第70屆東洋書藝展”之“喜馬拉雅——容鐵藝術作品(日本)邀請展”圓滿成功!同時由衷祈愿東亞文化共同體能夠構建成功。
日本國原內閣總理大臣
東亞共同體研究所理事長
鳩山由紀夫
2024年11月6日
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李蒙為“喜馬拉雅——容鐵藝術作品(日本)邀請展”題寫賀信
賀 信
容鐵 先生:
在這金秋送爽、藝術芬芳的美好時節,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欣然得知由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主辦的“喜馬拉雅——容鐵藝術作品(日本)邀請展”即將在日本東京都美術館隆重舉行。在此,我謹以個人的名義,向本次展覽的順利舉辦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并向遠赴海外傳播中華文化藝術之美的容鐵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謝!
容鐵先生作為當代藝術領域的杰出代表,其作品不僅蘊含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更展現出獨特的藝術視角和創新精神。您的藝術創作,如同一座橋梁,連接著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讓觀者在欣賞美的同時,也能深刻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時代活力。此次在日本舉辦的邀請展,無疑將為日本民眾及國際藝術界提供一個寶貴的窗口,讓他們近距離領略中國藝術的魅力,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文化理解和友誼。
藝術無國界,文化需交流。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通過這樣的藝術展覽,不僅能夠促進兩國藝術家之間的靈感碰撞與技藝交流,也為推動中日文化交流與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期待,此次展覽能夠成為中日兩國藝術界深化友誼、共謀發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為構建更加和諧穩定的雙邊關系貢獻力量。
最后,預祝“喜馬拉雅——容鐵藝術作品(日本)邀請展”圓滿成功!愿此次展覽成為一次心靈的盛宴,讓每一位到訪者都能從中獲得美的享受與精神的啟迪。愿藝術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讓愛與和平的種子,在每個人的心中生根發芽,綻放出最絢爛的花朵。
再次祝賀,并期待展覽的輝煌成果!
李蒙
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2024年11月3日
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第七屆、八屆、九屆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書記處書記覃志剛為展覽撰寫前言
前 言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為推動中日友好交流,促進民心相通,由東洋書道藝術學會主辦,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共同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讀賣新聞東京總社支持,世界新聞聯盟、一般社團法人日中協會、公益社團法人日中友好協會、東京都日中友好協會、西泠印社、一般社團法人全日本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日本中國企業協會、一般社團法人世界藝術家聯盟、日本勝佳株式會社、公益財團法人地球之友等單位協辦的“第70屆東洋書藝展”—“喜馬拉雅—容鐵藝術作品(日本)邀請展”將于12月4日至11日在東京都美術館舉行。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西泠印社理事、民盟中央美術院副院長容鐵在書、畫、印三方面都成就卓著,是一位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藝術家。在水墨畫上,他努力探索水墨光暈的山水畫意境之美,開創水墨光暈畫派,豐富了中國畫的技法;在書法上,他心慕手追“二王”書風,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不襲不蹈,而天然入彀,真草隸篆精品迭出;在篆刻上,他以磚文、鏡銘之類的字體入印,粗獷質樸、個性張揚、別具一格。此外,他成功開發《中國漢字歷代字體檢索數據庫》,建立中國書法資源庫平臺,被稱為中國書法數據化建設的奠基人。容鐵的書畫、篆刻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會堂、中國美術館、炎黃藝術館、中國印學博物館、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等專業機構收藏。
希望通過此次展覽的成功舉辦,為兩國的書畫藝術家搭建起一座文化溝通、交流、學習的橋梁,助力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共同推動兩國書畫藝術繁榮發展。
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第七屆、八屆、九屆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書記處書記
覃志剛
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蘇士澍為“喜馬拉雅——容鐵藝術作品(日本)邀請展”題寫展名
“第70屆東洋書藝展—喜馬拉雅—容鐵藝術作品(日本)邀請展”展覽嘉賓
容鐵,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中國民主同盟會中央委員,曾任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西泠印社理事、民盟中央美術院副院長容鐵將與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的藝術家共赴這場文明交流互鑒的盛會,以書畫為媒,用筆墨傳情,在交流合作中增進相互理解,助力民心相通
修行之路 68cm×68cm 2020年 容鐵國畫作品
祈福 367cm×144cm 2018年 容鐵國畫作品
只為相見 34cm×68cm 2020年 容鐵國畫作品
朝霞伴殘荷 68cm×68cm 2013年 容鐵國畫作品
君子之風 68cm×138cm 2022年 容鐵國畫作品
蕩漾 90cm×98cm 2021年 容鐵國畫作品
波輕片雪連 34cm×138cm 2019年 容鐵國畫作品
靜謐 68cm×138cm 2016年 容鐵國畫作品
高原印象 180cm×90cm 2017年 容鐵國畫作品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68cm×138cm 2023年 容鐵國畫作品
雄風 90cm×180cm 2019年 容鐵國畫作品
月光 90cm×90cm 2022年 容鐵國畫作品
與秋色共舞 68cm×68cm 2022年 容鐵國畫作品
夜 68cm×68cm 2020年 容鐵國畫作品
清風半夜鳴蟬 34cm×138cm 2017年 容鐵國畫作品
雪域靜謐 68cm×138cm 2023年 容鐵國畫作品
紫氣迎帆 68cm×68cm 2023年 容鐵國畫作品
碧水帆影圖 68cm×138cm 2020年 容鐵國畫作品
雪正飄 46cm×68cm 2003年 容鐵國畫作品
谷音 46cm×68cm 2004年 容鐵國畫作品
生生不息 68cm×68cm 2014年 容鐵國畫作品
高原風 68cm×35cm 2017年 容鐵國畫作品
歸帆 40cm×148cm 2012年 容鐵國畫作品
白居寺印象 138cm×138cm 2015年 容鐵國畫作品
瑪旁雍錯 90cm×190cm 2024年 容鐵國畫作品
心無掛礙 68cm×138cm 2019年 容鐵國畫作品
“第70屆東洋書藝展——喜馬拉雅——容鐵藝術作品(日本)邀請展”于12月4日至11日在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行
中國文化人物(主編 王保勝)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正值《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締結45周年。為推動中日友好交流,促進民心相通,由東洋書道藝術學會主辦,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共同主辦,中國駐日本國大使館、讀賣新聞東京總社支持,世界新聞聯盟、一般社團法人日中協會、公益社團法人日中友好協會、東京都日中友好協會、西泠印社、一般社團法人全日本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日本中國企業協會、一般社團法人世界藝術家聯盟、日本勝佳株式會社、公益財團法人地球之友等單位協辦的“第70屆東洋書藝展”之“喜馬拉雅——容鐵藝術作品(日本)邀請展”將于12月4日至11日在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行。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西泠印社理事、民盟中央美術院副院長容鐵將與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的藝術家共赴這場文明交流互鑒的盛會,以書畫為媒,用筆墨傳情,在交流合作中增進相互理解,助力民心相通。
“喜馬拉雅——容鐵藝術作品(日本)邀請展”作為“第70屆東洋書藝展”的特別展覽,將展出容鐵近年創作的書法、國畫及篆刻作品60余件。
容鐵是一位矢志不移的追求者和勇敢的探索者,他以深厚的文化修養、詩書畫印的綜合能力、開闊的視野、博大的胸襟、責任感、使命感以及敢為天下先的豪情壯志開創了中國水墨光暈畫派。“我要畫我容鐵的畫,用自己的眼睛去感受世界,用自己的心靈去畫自己認識的世界。”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努力踐行的。
容鐵獨創的水墨光暈作品,既吸納了傳統的技法,又有著不同于傳統國畫的視覺形式美,有著陽光照耀下的燦爛和光感,傳遞著藝術家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這種強烈的情感融注,使他的水墨光暈繪畫超越那種純粹追求視覺形式感和光感變化的畫作,讓觀賞者產生情感的共鳴,倍感親切。
著名美術史學家、美術評論家、藝術教育家邵大箴曾評價說:容鐵是一位在藝術上有探索精神的畫家。他不僅擅長篆刻,是一位頗有建樹的篆刻家,而且在水墨畫上也有所創造,取得了成績。他畫他熟悉的山水,有感而發。他在文人畫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了西畫的一些技法,用傳統的水墨手法來表現山水畫的光暈之韻,力求突破文人畫程式,追求繪畫語言的現代感。在畫面處理上,他注意大局和整體效果,注意筆線與墨色的和諧關系,在點擦皴染中制造躍動的韻律。在他的創作中,有些氣氛朦朧的作品,體現了繪畫詩境,耐人尋味。容鐵努力探索水墨光暈的山水畫意境之美,并在這個領域開拓是非常有意義的。
“喜馬拉雅——容鐵藝術作品(日本)邀請展”旨在通過藝術交流,展示當代中國書法、繪畫及篆刻的新創造、新氣象,為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積極貢獻。
容鐵簡介
容鐵,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中國民主同盟會中央委員。曾任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現任開明出版社藝術總監、副社長、開明文教音像出版社副總編。中國文聯第十次、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評論與文化傳播委員會委員、民盟中央文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家民族畫院副院長、民盟中央美術院副院長、國家藝術基金專家評委、中國美術館評審委員會專家、中國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事、印章收藏與研究會會長、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副秘書長、一級美術師、文化和旅游部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專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新華社新華書畫院特聘畫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法篆刻高研班導師、西藏自治區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科學院大學客座教授、西藏大學客座教授、北京金融科技學院教授、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智慧工程研究院書畫院院長,中國書法數據化建設奠基人。
容鐵生于江蘇古城鎮江,他6歲學習書法,15歲學繪畫,16歲學篆刻。曾受教于林散之、沙曼翁等名家。2014年底,年過五旬的容鐵懷著一顆赤誠之心,赴西藏工作,成為第七批文化部援藏干部。援藏期間,雪域高原的生活豐富了人生閱歷和藝術風格。2015年,容鐵以向全球直播的方式,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手持重達15公斤的毛筆,經歷6個多小時的創作,繪就書畫、藏文書法、篆刻長卷——“繪世界之巔·書圣地吉祥”的百米(105米)長卷,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他用這獨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西藏的精彩。
容鐵在書、畫、印三方面都成就卓著。他的繪畫既有江南水鄉的秀麗,又有雪域高原的壯麗,既有中國文人的傳統筆墨,又有當代美學的語言體系。他創作的西藏山水畫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將有形的世界和無形的精神世界融為一體,拓展了山水畫的表現領域。容鐵的書法結體雄渾、章法多變、筆墨具有現代風格。容鐵的篆刻作品清新婉約,在印壇別開門庭。在印、書、畫結合上,走出了一條具有開拓性的藝術之路,其《水墨光暈系列》作品頗得觀眾好評。
容鐵的書畫、篆刻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會堂、中國美術館、炎黃藝術館、中國印學博物館、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等專業機構收藏。
(責編:張彥、劉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