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龍的“神”操作,在7月舉行大選,使得自己提前進入跛腳鴨狀態,在議會中處于少數地位排名第二,但是和第三相差不遠,議會呈現三足鼎立狀況。
這樣的后果就是總理難產,雖然花了幾個月才選出一個勉強大家接受的人選,但問題早已埋下,如今法國進行2025年度預算時,問題集中爆發了。
也許是出于私心,也許是馬克龍飄了,在聯合美國總統拜登調解以色列和黎巴嫩沖突簽訂停火方案后,馬克龍攜大勢提出了兩頭不討好的預算案,他可能覺得別人會讓他,但事實證明他的愚蠢。
法案未能達到法定人數289的通過門檻。
即使總理巴尼耶重新修改符合極右翼勢力的立場以拉攏極右翼勢力,法案還是無法通過。
至于和極左勢力聯盟,因為他們的目標相差更遠,更不可能。
金融市場是最先反應過來的,法國的債券利息瞬間飆升,和德國的國債利息差已經達到了85個基點以上,達到了金融危機產生的條件,大家不要忘記了,2012的歐債危機就是如此產生的,那時候歐豬五國還小,而現在法國可是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僅次于德國。
而更可怕的是,德國經濟也不好過,政治上同樣處于一個渙散的狀態,沒有強有力的政府統治。
當年的歐債危機有德國,有強有力的默克爾政府,現在的歐債危機呢,德國本身可能就是一個爆發點,這種情況想想就讓人感到害怕。
而本周五,也就是11月29日,法國的財政狀況將面臨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的評價。
標普公布的評級結果幾乎可以肯定會成為金融市場走勢的一個催化劑。
筆者預測,標普對法國的結果不會好到哪里去,因為上個月,另外兩家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和穆迪,都對法國說不。
三大機構同氣連枝,沆瀣一氣,基本可以預測標普會落井下石。
金融市場的反應會反過來進一步加深政治矛盾。
所以,提前舉行大選不可避免。
歐洲爆發危機的可能也在增加,如果德法兩國金融市場聯動,一場金融危機勢將爆發。
最后取決于德國大選的結果。
很快見分曉,敬請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