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很多家長恨不得把孩子裹起來,然后窩在家里烤火不出門,以為這是保護孩子的最好做法。可是家長們你們知道嗎?冬季是為孩子生長發育儲能的重要時機,運動冬季為孩子生長發育儲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冬季合理運動能增強孩子免疫力、提升孩子抗寒能力。青少年兒童冬天做哪些運動好?運動時又要注意哪些方面?下面,我們邀請廣東省兒保生長健康研究院身高管理師張黎為您一一講解。
適合青少年兒童做的運動
一、彈跳類運動
比如跳繩、跳高、跳遠、摸高跳等。其中,其中跳繩是一種較為簡單易于操作的彈跳運動方式,且對于運動場地及運動器材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室內室外都可以進行,冬天可選擇室內跳繩。
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適應強度及頻率,家長要根據自家孩子的年齡及喜好來制定,不可強求;此外跳繩時要穿輕便、舒適的鞋子,能起到比較好的減震作用,同時要注意,著地的部位是前腳掌,切不可用全腳掌或者后腳跟著地,以免刺激踝關節和膝關節,造成關節損傷。跳繩時需要不斷地跳起和落下,可以對骨骼產生適度的應力刺激,有利于骨骺增殖,加快生長速度。
二、伸展性運動
比如:坐體前屈、正側壓腿、仰臥起坐、懸掛擺動等。懸掛擺動是一種方便又具有互動性的伸展運動,不僅能提升孩子的平衡性及力量,對于長期伏案在校的孩子來說還能增強核心肌群,改善因長時間坐著而導致的背部和頸部疼痛。懸掛擺動可以在家戶外或室內游樂場進行,選擇合適高度的懸杠,引導孩子用手握住懸杠的中間位置,抬起雙腳,腳尖略微離開地面,在空中懸吊,并輕輕抖動腿部、腰部等部位,以便脊柱得到充分伸展,從而促進生長發育。
冬天天氣較冷,戶外懸掛擺動建議佩戴防滑手套,具體懸掛時間家長要根據自己家孩子情況來定,不要盲目模仿“別人家”,關鍵在于長期堅持。
三、全身性運動
比如足球、籃球、羽毛球、跑步、游泳等。其中游泳是一項對身體負擔較小的全身性運動,無論是大齡兒童還是小寶寶,都很適合。游泳可以幫助孩子鍛煉身體協調性、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游泳時,水的浮力可以減輕身體對骨骼的壓力,使得關節和骨骼得到充分的伸展,有助于刺激骨骼生長,尤其是對脊柱和四肢骨骼的生長有促進作用。
冬季游泳首先要注意水溫,避免著涼;其次,游泳前,要做好充分熱身。同時,要掌握正確的游泳姿勢和呼吸方法,建議去正規的游泳機構、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進行;游泳結束后要及時清潔并更衣保暖。
冬季運動要注意五個方面
①戶外運動要視天氣而定:室內室外選擇:遇到大風、大雪、霧霾、大雨、寒冷天氣,最好選擇室內鍛煉;②運動穿著要輕軟、寬松,汗濕要及時回室內更換或用汗巾隔離,避免著涼;③運動前熱身要充分,最好達到10-15分鐘;選擇合適的鍛煉時間,上午最好10:00后,下午14:00后;④避免運動量過大,具體根據孩子自身感覺判斷,經過鍛煉后,全身舒暢、精神愉快、睡眠良好等,說明運動量掌握得比較適當;⑤運動后間隙或運動后注意補充水分,除溫水外,還可以適當為兒童準備一杯溫熱的牛奶。(謝小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