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全國生態環境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生態環境行指委”)2024年工作會議在江蘇省揚州市召開。會議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生態環境行指委)主辦,揚州市職業大學承辦。生態環境行指委主任委員、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閆世東,中國環境出版集團總編輯何家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俞海,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承峰,生態環境行指委秘書長、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黨委委員、教育室主任祝真旭,揚州市職業大學校長周春光,以及生態環境行指委委員、專業委員會委員、行業企業代表等50余人參加會議。
本次會議通過主旨發言、工作報告、分組討論等形式,總結生態環境職業教育工作進展與成績,探討生態環境職業教育發展創新路徑。
閆世東主任委員線上致辭,他指出,生態環境職業技能教育要緊密對接產業綠色發展需求,承擔起培養生態環境技術技能人才的時代重任,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生態環境行指委將從推進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構建“大思政課”工作格局,推進教材及專業建設,加強宣傳引導等方面發力,推動生態環境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何家振總編輯圍繞生態環境專業領域教材建設作主旨發言,他分析了行業基本政策、專業及應用技術等類別圖書出版目前的現狀和問題,表示將大力支持各生態環境職業院校,共同打造優秀專業教材及配套資源,并積極推動數字教材建設工作。
李承峰副秘書長分析了生態環境產業發展及生態環境行業人才供需的現狀和面臨的挑戰,認為不應過于看重學歷而輕實踐,用人單位應從長遠考慮建立人才儲備機制,更多地參與人才培養過程,建立高效、公平、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留住儲備人才。
祝真旭秘書長在會議上作工作報告,對生態環境行指委2024年主要工作進行了總結,并對下一步重點工作作出部署,包括發揮各專委會職能作用,加強優質教材建設,提升教師素養,推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科技創新,匯聚各方合力,以高素質人才培養支撐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戰略性發展。
周春光校長介紹了環境類專業作為揚州市職業大學的優勢建設學科先后取得的成績。他表示,學校將以擔任環境管理專委會主任委員單位為契機,在生態環境行指委的指導下,認真履職盡責,高起點謀劃、高標準開展專委會各項工作。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校長黃鳳蓮、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校長孫水裕、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副校長耿世剛、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孫廣彬等4位生態環境行指委副主任委員分別圍繞“培養環保人才 共筑綠色未來”“發揮優勢特色,做實產教融合,助力生態環境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雙碳’戰略下高校綠色低碳人才培養”“碳排放管理專委會工作進展及晶澳科技碳排放人才培養”等主題作了工作報告。
繼去年成立碳排放管理專業委員會后,本次會議上正式成立了環境治理技術、環境管理、核與輻射安全管理等3個專委會,分別由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揚州市職業大學及武威職業學院擔任主任委員單位。專委會將發揮各自專業及資源優勢,助力生態環境職業教育工作更上新臺階。
在下午的會議上,俞海副主任作題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核心要義與豐富發展》主旨報告。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核心要義、新征程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處理好的五個重大關系、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六項重點任務”和根本要求等作了深入解讀,進一步深化了與會代表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解。
在分組討論環節,委員們圍繞生態環境職業教育規劃教材建設、專業課程建設、生態文明教育及通識教材開發、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主題進行了研討和分享。
會后,與會人員還參觀了揚州市職業大學與晶澳科技合作建立的智能光電與智造現代產業學院,及揚州市職業大學與江蘇省揚州環境監測中心合作建立的自然資源勘測與環境保護產業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