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姐,中國第一代網紅,自成名之后,她就因為在外界看來大膽而出格的言論飽受攻擊。掙40萬被罵十幾年,如今在國外的她見亞洲面孔都會怕,“想被中國人忘了”!
初代網紅鳳姐
這是怎么回事?鳳姐這些年到底經歷了什么?小瑩今天為大家細細道來。
1. 苦娃出身
鳳姐本命羅玉鳳,1985年出生于中國重慶的一個農村家庭。她的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父母都是農民,教育水平不高,父親是初中學歷,而母親僅讀到小學三年級。在她7歲時,父母離婚,之后她的父親便不再承擔任何撫養責任,沒有再見過她,也沒有提供過任何經濟支持,甚至沒有給過她生活費。羅玉鳳提到,父親只在她16歲和22歲時給她打過兩次電話。
羅玉鳳的母親在離婚后對她的態度也不好,經常責罵她。羅玉鳳在家中需要承擔大量的農活和家務,同時還要照顧妹妹。由于家庭責任,她沒有機會像其他孩子一樣外出玩耍,而且也沒有其他小朋友愿意與她一起玩耍。在她的家庭中,她的地位非常低,類似于傭人,每天除了干活和挨罵之外,幾乎沒有其他事情。
盡管如此,羅玉鳳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她堅信通過努力學習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期望有一天能夠離開那個家,過上更好的生活。然而,現實并不如她所愿。
2. 大學夢斷
羅玉鳳的出生地是一個偏遠的山村,名叫土臺鎮冒包社苦竹村,位于山頂,遠離公路,交通非常不便。但上學時,羅玉鳳在學校的成績一直很好,她堅信通過教育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初中畢業時由于家庭經濟困難,她無法像其他孩子那樣繼續讀普通高中,進而考大學。
這是因為如果不讀高中而是選擇上師范學校,這樣就可以減少教育支出,并能更快地獲得一份教師工作。她提到,當時師范學校的招生老師來到她的學校,向一些學習成績好但家境貧寒的學生推薦師范學校,因為師范學校只需三年就可以畢業,成為老師,這在農村是一份相對穩定且體面的工作。
盡管羅玉鳳考上了高中,但由于家庭經濟狀況和母親再婚有了新的孩子,她在家中的地位更低,因此她選擇了師范學校。她提到,如果選擇讀大學,家里只能支付第一年的學費,之后可能就無法繼續支付,這將導致她只能獲得高中畢業證,而沒有更高的學歷。因此,她決定去讀師范學校,至少可以獲得師范畢業證。
在師范學校畢業后,羅玉鳳并沒有停止追求更高的教育。她繼續在重慶教育學院學習,以獲得大專學歷。她認為,盡管已經選擇了師范學校,但至少應該獲得大專學歷,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中專水平。
3. 職場受挫
羅玉鳳在重慶教育學院畢業后,成為了一名支教老師,在重慶市奉節縣工作了兩年。她提到,這段經歷讓她對社會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對于教育不平等和權力影響的深刻理解。她發現,在學校中,有錢有勢家庭的孩子會得到優先照顧,包括貧困生補助和其他機會,而這些孩子并不一定需要這些幫助。她對這種不公正現象感到不滿,并因此與同事和校長產生沖突,最終被調去教一年級。
羅玉鳳對教育系統的不公和權力游戲感到失望,她認為教學能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巴結和吹捧。這種生活不是她想要的,所以她決定離開,前往上海尋找新的機會。
在上海,羅玉鳳發現現實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樣。她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和對學歷、經驗、甚至外貌的嚴格要求。她曾在味千拉面做服務員,底薪加上小時工資,每月收入大約在1100到1300元人民幣之間。她還曾在家樂福做收銀員,每月工資大約1300元,這份工作相對穩定,沒有業績壓力,也不會隨意開除員工。
4. 征婚事件
羅玉鳳在上海的生活并不容易,她面臨著經濟壓力和社會歧視。2009年,24歲的她在上海陸家嘴地鐵站發放了數千份征婚傳單,這一行為因為她提出的較高要求條件而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她因此被稱為“陸家嘴征婚女”。在傳單中,她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擇偶條件,包括希望對方是北大清華的金融專業畢業生,并且不希望對方在公務員系統工作。
羅玉鳳在傳單中強調,她不尋求對方帥氣或富有,而是希望找到一個能夠同甘共苦共患難的伴侶。她的這一行為被媒體廣泛報道,她因此迅速在中國互聯網上走紅,獲得了“鳳姐”的昵稱,成為擁有上千萬粉絲的第一代大V。然而,這一事件也讓她成為了公眾討論和嘲笑的對象,她的外貌、學歷和背景成為了人們討論的焦點。
5. 網暴遭遇
隨著羅玉鳳的名聲迅速擴散,她也開始遭受長期的網絡暴力和線下騷擾。媒體和網絡上對她的報道和評論往往是負面的,將她描繪成一個貪婪、無知和丑陋的形象。她成為了網絡紅人,但這種名聲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社會排斥。
羅玉鳳提到,她因為征婚傳單事件而出名,但這種名聲讓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她每天都被人罵,甚至在線下也遭受攻擊。她提到,有一次在餐館吃飯時,有人用腳踢她;在街上行走時,有人追著她拍照并發到網上嘲諷。她的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甚至不敢去人多的地方,只能在公園里沒有人的小路上獨自行走。
羅玉鳳還提到,她的家人和朋友因為她的名聲而與她斷絕了關系。她的母親擔心她的名聲會影響其他家庭成員的婚姻,要求她不要在微博上提到自己的弟弟和妹妹。這種來自家庭的壓力和公眾的惡意讓她感到非常孤獨和無助。
盡管羅玉鳳在中國期間通過各種活動賺取了約40萬元,但她付出的代價是持續的網絡暴力和社會排斥。她的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甚至在后來搬到美麗國后,這種影響仍然持續。她在美麗國的生活中,盡管試圖過上普通人的生活,但仍然無法擺脫過去的影響,每天仍然有人在網絡上對她進行攻擊和侮辱。
6. 前往美麗國
面對持續的網絡暴力和社會排斥,羅玉鳳選擇了改變生活環境,她決定前往美麗國,希望在那里能夠找到新的生活機會和個人價值。2010年11月,羅玉鳳來到美麗國,這個決定標志著她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她希望能夠逃離在中國的負面影響,開始一個新的生活,不再依賴中國市場和名聲來掙錢。
在美麗國,羅玉鳳嘗試尋找普通的工作,比如在指甲店工作,她希望能夠作為一個普通人安靜地生活,遠離過去的名聲和網絡暴力。然而,即使在美麗國,她仍然面臨著來自中國的網絡暴力,她的過去和名聲似乎總是如影隨形,她的照片和故事仍然被發到網上,成為人們討論和嘲笑的對象。
7. 心理影響
羅玉鳳在一檔播客節目受訪中提到,她的心理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她談到了自己對于家庭的失望,尤其是對于母親的失望,因為母親從小就對她不好,父親則從未露面。她提到,出名后,她的母親甚至要求她不要在微博上提到自己的弟弟和妹妹,以免影響他們的婚事,這讓她感到非常憤怒和傷心。
羅玉鳳還提到了自己對于社會不公的反思,她不理解為什么自己會遭受如此多的惡意和攻擊。她提到,自己從小就被人欺負,因為父母離婚,她在繼父家中地位低下,經常被使喚干活。這種經歷讓她在成年后對于別人的惡意和攻擊感到麻木,她甚至沒有意識到這些是不正常的。
羅玉鳳還提到了自己曾經考慮過結束生命,"我只有在活和死之間選擇,2700塊錢花完了只能死,但是我死在出租屋里別人的房子成了兇宅又賣不出去"。考慮死的時候還會考慮別人,不得不說,此時的羅玉鳳,內心很無助,但也很善良。
盡管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羅玉鳳仍然選擇了活下去。
繼續羅玉鳳的故事,下面是她對成名的看法以及與家人關系的變化。
8. 對成名的看法
羅玉鳳并不享受因為征婚傳單而帶來的名聲和關注。她曾表示,自己從未想過要成為一個公眾人物,也不喜歡被人關注。她認為,出名對她來說是一種生存手段,而非目的。她曾說,如果不是為了生存,她不會選擇去發放征婚傳單。
羅玉鳳意識到,盡管出名讓她能夠接觸到更多的人,但也讓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持續的網絡暴力和社會排斥。她曾表示,即使她能夠通過電視節目和網絡發言獲得一定的收入,但這些收入遠遠不能彌補她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和公眾的惡意。
9. 與家人關系
羅玉鳳與家人的關系并不和諧。她的母親對她的態度一直不好,而她的父親則幾乎沒有在她生活中出現過。在她出名后,她的母親甚至要求她不要在微博上提到自己的弟弟和妹妹,擔心她的名聲會影響他們的婚事。這讓羅玉鳳感到非常憤怒和傷心,她認為這表明母親更關心弟弟妹妹,而不是她。
因此,她在微博上從未提及過自己的弟弟妹妹。羅玉鳳的成名和網絡暴力也導致了她與其他家人和朋友的疏遠,許多人與她斷絕了關系。這種家庭和社會的孤立讓她的生活更加艱難,也加劇了她的心理負擔。
羅玉鳳的故事揭示了成名背后的復雜情感和社會壓力,以及個人在追求改變和生存時所面臨的挑戰。她的經歷也反映了社會對于不符合傳統審美和行為標準的人的殘酷對待,以及網絡暴力對個人心理健康的嚴重影響。
由于每天都要面對大量的網絡暴力和社會壓力,鳳姐選擇不再從中國掙錢,并在2010年前往美麗國,徹底斷絕了與中國市場的聯系。
在美麗國,羅玉鳳試圖開始新的生活,她選擇了一邊上大學,一邊在美甲店工作,而大學免費,美甲店每月能掙4000多元,工作了兩三個月就存5000元。鳳姐說她“心里面真的特別的開心”,希望能夠作為一個普通人安靜地生活。
鳳姐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被中國人忘了”,她表示“希望大家放過我”。
對此,你怎么看?你覺得她的愿望會實現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