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舜財經(jīng)
馬云是我的精神偶像。
他的很多演講我都聽過,不止一遍,其中相當一部分都充滿激情,感人至深,因為他真。
從時間看,馬云越早期的談話越見精神,其中又以王利芬當年在央視主持的《贏在中國》最為經(jīng)典。
那個時代,企業(yè)家縱論商業(yè)天下,氣吞萬里如虎,背后站著實力雄厚的中外投資者。雙劍合璧,光芒四射。
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時代,明星公司一年估值翻兩三倍并不稀奇。
哪像今天,有的時候過了一年,上市公司的估值竟然在縮水一半之后,還能縮水一半。
參加《贏在中國》的,并不是只有馬云,還有雷軍、劉強東、俞敏洪、李彥宏等等一大批人呢。馬云只是其中最亮眼的那一顆星星,那個時候他肯定不是其中最有錢的,也不是公司體量最大的,當時那批人里面,最有錢的可能還是雷軍雷布斯。
但這并不妨礙精神小伙馬云在這個陣形里面格外“精神”。
后來阿里巴巴集團投入了大量資源做公益事業(yè),馬云的談風延伸到了公益,結(jié)果他起手就來一句“商業(yè)是最大的公益”,前幾秒驚呆眾人,旋即又得到很多顯然受到啟發(fā)的掌聲。
再后來,每年的阿里日都舉辦阿里巴巴集體婚禮,阿里為102對新人舉辦中式集體婚禮,見證他們的神圣時刻。作為慣例,馬云都會到現(xiàn)場隨意談幾句,金句照樣很多,往往登上熱搜。
這又使他的談話,在創(chuàng)業(yè)家和公益使者之外,又增添了婚姻家庭心靈雞湯的滋味——比很多雞湯作家談得深,也更風趣。
說這些,是因為今天馬云現(xiàn)身阿里公司的杭州西溪園區(qū),喝了瑞幸咖啡,跟阿里同學合了影。
雖然這幾年再也沒有發(fā)表那些語驚四座的金句,但是就像我們看到老朋友,圍向桌子坐著,隔著屏幕看著,就感覺很安心。
這里我想重溫兩句他的名言,從這兩句話能管窺激情歲月,也可稍稍燭照今天。
第一句,商業(yè)是最大的公益。
用商業(yè)的思維和方法,做公益慈善的事業(yè)。普通人聽了可能覺得沒道理,他們以為公益慈善就是純粹的給予,其實不然。
近日正好有一件事情被媒體熱捧,“越來越多小餐館對無收入者名單”。這件事被好多人無腦點贊,其實新聞稿里面講得很清晰,小餐館老板做這事其實相當?shù)牧Σ粡男摹?/p>
因為,小餐飲本來就是小本生意,利潤微薄,但是小老板有善意,非常好,但是他做這事就缺乏有效的工具,導致不僅存在被薅羊毛的情況,還有網(wǎng)友遠道而來吃免費午餐的時候,還拿走了老板塑料袋里的三千元鈔票,當這人被老板發(fā)現(xiàn)收到私信的時候,卻馬上拉黑了這老板。
這是因為慈善不得法,就會形成養(yǎng)懶漢效應,鼓勵了羊毛黨,而且餐館老板不具備管理公益項目的方法、工具和能力,搞起這事一定會造成浪費,并且缺乏有效的反饋機制和糾偏機制。這事一定是不可持續(xù)的。
第二句,996是福報,很多人想做沒機會。
記得當時這句話引起很多討伐。其實著眼于馬云當時是在公司的內(nèi)部講話,針對的聽眾是公司員工,這話本身沒毛病的。
但是傳播到新聞以后,社會情緒有痛感。覺得當牛馬有啥好當?shù)摹?/p>
記得當時我就說,在中國,一個人能有機會在阿里這種公司996,那確實是福報。因為,這些頭部公司是能開出來給員工好工資的,996可以拿到超額收益,那就沒問題。
可在當時,996論似乎成為了馬云的罪狀,成為揭批的對象,而且在后來演變了更大的事情。所有這些最后累積到一起,使得阿里巴巴在那幾年承受了最大的打擊。
事隔多年,今天就業(yè)變得如此艱難。送外賣這條路都擠得水泄不通,有工作、996難道不是福報嗎?
陶舜財經(jīng)——你的醒腦陪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