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衣庫董事長柳井正參加參訪
文丨談古論今
就在剛剛,我收到一條朋友的信息:
“看了嗎?優衣庫又'作妖'了。”
剛好我在店里,點開新聞,手中的優衣庫購物袋突然變得異常沉重——
不是棉服,而是良知。
11月29日,優衣庫在中國市場潰敗的導火索被點燃。
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
外媒記者提到優衣庫董事長柳井正告知BBC的一則消息:
“我們不會采用新疆棉。”
這個表態,不僅是一個商業決策,更像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誰能想到,這個陪伴我們二十多年的品牌,
會如此輕易地、再一次踐踏我們的感情?
發言人毛寧雖然無奈,但回應卻振聾發聵:
"新疆地區的棉花品質頂尖,是世界一流。"
她還嚴正期望相關企業摒棄外界政治施壓與不良干擾。
隨即,微博、抖音等平臺的相關話題閱讀量直線飆升,
全網都在用行動表達憤怒。
市場也許沒有記憶,但人民永遠有感情。
當一個品牌失去了對市場最基本的敬意,它就失去了這塊市場的未來。
這不是簡單的對錯選擇,而是一道關乎“生死”的必答題。
還記得剛畢業那會,每到月底,我都會去優衣庫搜尋性價比的"寶藏"。
簡約大方的設計,親民的價格,讓這個品牌俘獲了無數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但是今天,曾經的"布衣神話",正在被自己親手毀滅。
數據最有說服力。
據優衣庫母公司財報顯示,
2024財年前三季度,其在大中華區域的營收僅有240億元。
表面光鮮,實則暗藏危機:
單看第三季度的話,內地與香港市場的營收不僅持續下滑,經營利潤更是大幅縮水,同店銷售額萎靡不振。
市場從不說謊,它的背后,是消費者用腳投出的票。
更讓人唏噓的是,這個曾經的"零售王者"如今正遭遇多面夾擊。
街頭巷尾的國貨品牌崛起,互聯網服飾品牌異軍突起,價格優勢在消失,設計創新在遲緩。
一個品牌的衰敗,往往從失去"初心"開始。
當你的產品沒了性價比優勢,設計跟不上年輕人的審美,市場自然會給出最無情的答案。
而這次涉棉事件,無疑會雪上加霜。
市場從不虧待用心經營的品牌,但也從不原諒背信棄義的企業。
優衣庫在中國市場精心耕耘二十余載的根基,恐怕真要被自己的傲慢與偏見連根拔起。
優衣庫的致命誤判,不在于商業戰略的失誤,而在于價值觀的迷失。
它錯誤地以為,在全球化的今天,一個品牌可以在各種政治壓力下左右逢源,可以把商業利益凌駕于道德良知之上。
這種認知,恰恰暴露了一些國際品牌對中國市場的嚴重誤讀。
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市場。
每當漫步在各大商圈,目睹國貨品牌的崛起,感受到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品牌自信時,我就越發堅信:
在這片熱土上,企業可以沒有利潤,但不能沒有立場;
可以沒有壟斷地位,但不能沒有價值底線。
一個品牌想要贏得中國消費者的心,光有好產品還遠遠不夠。
當一個品牌漠視14億中國消費者的情感,它就自斷了在中國市場的生路。
在這里,態度比黃金更重要,你站錯了隊,就要承擔后果。
沒有哪個市場像中國這樣,
既有堪稱世界第一的消費規模,又有如此強烈的民族自尊。
我們的情懷不是營銷的點綴,而是外企們發展的基石。
優衣庫的這次表態,
不僅是商業上的重大失誤,更是對中國這片市場民族感情的重大傷害。
它的未來如何?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市場有記憶,消費者更有態度。
如果想重建信任,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希望所有的外企明白:
在中國,尊重不是禮貌用語,而是你們生存的通行證。
今天的中國消費者,既有選擇的智慧,更有說不的底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信息來源均為網絡,如與事實不符或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系作者澄清或刪除。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營造綠色網絡世界!
敢為蒼生諫真言,豈因禍福避趨之!
@關注、點贊和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