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國進行了全軍大授銜,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各位元帥和將軍們就是那個時候被甄選出來的。
當時只要入了軍職,在部隊里面工作的人,都被授予了相應的職稱。
早期紅軍的高級將領們,基本上全部都成為了將軍,不少人更是成為了大將以及上將。
就連曾經紅十七軍的一名副排長都被授予了少將。
神奇的是原紅十七軍的軍長此時竟然只是一名普通的農民,連參加這次授銜儀式的資格也沒有。
兩人的際遇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差距,這一切還要從紅十七軍反“圍剿”的一次突圍作戰說起。
成立即巔峰的紅軍部隊
1933年7月的鄂東南地區,硝煙還沒有完全從戰場上消散,幾個身穿灰色紅軍軍裝的年輕戰士們正疲憊的打掃著戰場。
一名身材消瘦,面容堅毅的青年有些心疼的把一桿被破壞的中正式步槍撿了起來,擦去了槍上的泥土,低聲咒罵了一句。
“這些白狗子真的可恨,逃跑的時候竟然還要破壞武器,下一次遇到一定讓他們好看。”
“義勛,聽說我們要被合編了,你知道嗎?”
青年熟練的把步槍甩到身后,在仔細的看了一遍戰場,然后點了點頭:“應該是的,估計很快就會有結果了。”
他說的沒有錯,一個月之后,上級以湘鄂贛軍區的獨立第三師為基礎,在湖北通山橫石譚成立了紅十七軍。
這支合編的部隊共有三千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
紅十七軍的軍長是湖南人張濤,政委則是湖北出生的老兵方步舟。
這兩人的資歷都不淺,尤其是張濤,早年不但參加過北伐戰爭,而且還因作戰勇猛被老鄉黃克誠提攜,很早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他們的帶領下,剛剛成立的紅十七軍作戰很勇猛,是我黨在鄂東南地區最強有力的一支武裝力量。
收復木石港的戰斗中,張濤指揮部隊靈活應對、迂回包抄,將國民黨反動派耍得團團轉。
最后不但以很小的傷亡代價全殲了木石港的守軍,而且還徹底的打出了紅十七軍的名聲。
就在軍長張濤意氣風發飄飄然命令整個部隊在木石港休整的的時候。
1931年參加紅軍,經歷過好幾次反“圍剿”作戰的副排長王義勛卻憂心忡忡。
王義勛
作為一個經歷了多次生死考驗的老兵,王義勛對戰場局勢有著清楚的判斷。
他覺得紅十七軍現在實力還弱,占了便宜之后應該快速的撤離,找一個安全的地方隱蔽起來,而不是在這個危險的地方長時間逗留。
要知道國民黨不管是武器裝備還是部隊人數都要比紅軍強得多,萬一讓他們抓住機會合圍,那紅十七軍就真的危險了。
只可惜此時的王義勛人言輕微,根本上就無法左右部隊的動向,最后只能被迫待在這里。
王義勛和張濤此時根本上就不知道,很快他們將會面臨一場改變命運走向的生死抉擇。
懦弱的投敵和奮勇的突圍
軍長張濤的輕敵讓國民黨“剿總”總指揮郭汝棟從容的指揮部隊完成了合圍,紅十七軍錯失了最好的轉移機會。
冷靜過來的張濤此時也知道麻煩了,于是他想要趁著除夕這天悄悄的帶部隊離開這里。
在他看來,國民黨軍隊都是安于享樂的,才不會大過年的冒著嚴寒來埋伏他們這點人。
殊不知木石港一戰讓蔣介石大為惱火,嚴令郭汝棟要盡快消滅紅十七軍。
所以這一次的郭汝棟絲毫不敢怠慢,就算是到了除夕也沒有像往常一樣去享樂,而是繼續命令部隊嚴陣以待。
毫不知情的紅十七軍在張濤和方步舟的帶領下,一頭扎進了敵人布設在王文驛的包圍圈。
本來紅軍的人數和武器裝備就要比國民黨差得多,再加上這一次大家完全沒有做好準備。
因此剛一交戰,就有無數的人倒在了血泊中。
看著眼前的戰友們不斷的犧牲,王義勛氣的怒目圓睜,悍不畏死的沖了上去,掩護活著的戰友趕緊的找地方進行躲藏。
在王義勛等人的拼死反擊下,被打懵的戰友們終于緩過了神,開始反擊了起來。
另一邊,原本意氣風發的張濤此時雙目無神,臉色異常難看的躲在一處斷壁殘垣的后面。
他身邊的警衛人員已經全部都戰死了,就連他本人也都受了不輕的傷。
“老張,怎么辦?我們還能夠撤的出去嗎?”方步舟的臉色也不好,渾身是血的小心挪動了過來。
“這一次我們恐怕是懸了。”張濤說著苦笑了起來:“就算是能帶部隊撤出去,你覺得我們會有好果子吃嗎?”
張濤的話讓方步舟沉默了下來,一時間戰場上只有王義勛那怒吼聲在此起彼伏。
“排長,怎么辦?敵人的火力太猛了,軍長和政委都不知道去哪里了。”
一名戰士朝著遠處扔了幾枚手榴彈,然后著急的問道。
“人死鳥朝天,有什么好怕的,你放心,我一定帶大家活著沖出去。”
王義勛說完,用牙咬著緊了緊胳膊上的繃帶。
在雙方不斷的交火中,時間一分一秒的就過去了,夜幕漸漸降臨。
看著暗下來的天色,王義勛知道突圍的時機到了。
他叫過來了一名戰士,吩咐去把活著的人都集中到了一起,準備要趁著夜色闖出一條生路。
張濤自然也得到了通知,但他認命的閉上了眼睛揮了揮手,示意大家不用管他。
在他看來,這樣黑燈瞎火突圍出去的可能性太低了,一個不小心就會喪命。
與其稀里糊涂的送死,還不如等著被敵人給俘虜。
以他的身份投降國民黨,肯定能夠獲得對方的重視,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和張濤一樣心思的還有方步舟等紅十七軍另外幾個高層。
就在這個冰冷的寒夜里,曾經擁有一樣信仰的革命同志卻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開國將軍和種地農民
“排長,我們沖出來了。”一名抱著輕機槍的戰士看了一眼四周靜悄悄的環境,喘著粗氣驚喜的說道。
渾身失血,臉色蒼白的王義勛點了點頭,然后低聲吩咐清點人數,他也不知道此次到底帶出來了多少人。
“算上機槍連的人,能行動的同志就剩六百人了,其他的都犧牲了。”一名戰士越說聲音越低沉。
王義勛的心里面也非常的不好受,但現在還不是悲傷的時候,敵人隨時都會追上來。
所以他狠狠的搓了搓臉,然后繼續帶著大家走進了沉沉的夜色中。
在王義勛等人順利突圍以后,張濤他們也落在了國民黨的手中。
見他們都是紅軍的高層,而且非常配合,所以幾個人受到了反動派的熱情歡迎。
得知紅十七軍遭逢大敗,只突圍出來了王義勛等數百人。
中央方面非常的痛心,最后把王義勛等人編入了紅十六軍序列,曾經輝煌一時的紅十七軍番號被撤銷。
抗日戰爭開始以后,作戰勇猛的王義勛成為了新四軍第一支隊一團的副團長。
他帶領部隊在敵人的心窩子里面輾轉騰挪,很好的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
這也讓王義勛的部隊成為了日本鬼子的眼中釘,數次遭遇了敵人的兇殘掃蕩。
日本侵略者被趕出去以后,新四軍整編為華中野戰軍,王義勛擔任其第六縱隊五十四團的政委,以及華野后方留守處政治部主任。
后來隨著華野整編成為了第三野戰軍,王義勛又被任命為二十九軍八十七師的政治委員。
他幾乎參加了華野所有的戰斗,萊蕪、孟良崮、上海、福州等戰役里面都有王義勛的身影和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后,王義勛先后在華東軍區和南京軍區任職。
1955年的全軍授銜儀式上,王義勛因功被授予了開國少將的軍銜。
而曾經紅十七軍的軍長張濤此時也被解放軍從戰俘營里面放了出來,回到了鄉下做了一個普通的農民。
王義勛并不知道這一切,從張濤叛變革命的那一刻起,他們兩個人就已經再也不可能有任何交集了。
1996年7月9日,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裝甲兵副政治委員王義勛同志走完了自己英勇的一生,在南京病逝,享年87歲。
結語:
1932年前后,是共產黨最困難的一段時間。
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國民黨反動派調集重兵數次對紅軍部隊進行了“圍剿”,無數英勇的紅軍戰士慘死。
在這種嚴苛的環境下,雖然有黨性不堅定的人,如同張濤方步舟之流紛紛倒戈加入了國民黨。
但大部分的共產黨人都如同王義勛一樣,悍不畏死,意志堅定的跟隨著黨中央的腳步前進。
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是無比正確的。
站在人民一邊的共產黨軍隊,最終摧枯拉朽的推翻了腐敗的國民黨政府,帶領他們建立了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參考文獻:
《紅軍將領張濤·湖南黨史》——石軍.2000.05
頭條百科——王義勛
《紅17軍的軍長和政委相繼叛變,建國后一個當了村長,一個當了科長》——法治平安淅川·中共淅川縣委政法委員會官方賬號
《湖北開國將軍名錄 少將篇》——武漢文史資料 . 2017 (Z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