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濟南相關部門出臺了兩份超重磅文件
一份叫濟南總體城市設計修編
另一份叫濟南市中心城濱水空間專項城市設計
這兩份文件主要針對的是城市風貌,像是山體保護、水體保護、生態環境等一系列的東西,以及包括未來城市框架的搭建。
用我們房地產的話來講,這兩份文件闡述的是城市肌理
給大家摘抄一段概念以便于理解,大佬可略過。
城市肌理是由反映城市生態和自然環境條件的自然系統與體現在城市歷史傳統、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方面的人工系統相互融合、長期作用形成的空間特質,是城市、自然環境與人所共同構筑的整體,這一整體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結構形式和類型特點反映了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的歷史圖式反映了城市所處地域環境的文化特征。
城市肌理是歷史積淀的結果,在時間的打磨中蘊含了豐富的生活內容,因而城市肌理是有一定規模、一定組織規律的人類城市聚居形態。它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亦與城市結構、城市功能及城市形態密切相關。
另外這兩份文件都屬于意見征求稿,有意見可向相關部門反饋。
我自己的意見是兩點,就寫在這里:
第一:老商埠區的充分利用,就現在的現狀看,老商埠不但和傳統的三大名勝略顯割裂,在相關旅游產業和城市風貌的貢獻相對有限。
本身老商埠區有相當多的地方值得去保護、挖掘、拓展,還有很多故事可以去講,不知道為什么好像利用度總是很有限,在網絡打卡方面已經成為了小眾景點。
第二:縱向泉城風貌軸的打造,文件中關于東西向的橫向風貌軸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但縱向的風貌軸,說實在的我想不到。
有關泉城風貌區的打造和呈現,起碼要追溯到六年前,過去的宣傳以大明湖-北湖-清河為節點。
但是現在的現狀大家能看到,不管是拆遷、打造還是實地呈現效果,實在難以代表泉城風貌。
相比橫向可能縱向的打造難度更高,希望能出現更加明晰的節點和概念。
另外再提示兩點:
按照這份城市設計,濟南未來的城市(主城)格局將從大油條徹底變成糖三角,看起來味道還是不錯的。
在環保生態愈加重要的今天,不管是名山大川還是野山野河都將迎來一波大利好,像文件中濱水設施打造。
而這類景觀資源,過去很多人不信,但是很明顯,肯定會在買房中的權重會更高。
廢話講完,下面是文檔原文,圖比較多,而且會被壓縮,實在看不清的可以嘗試放大。
01
02
免責聲明:
1. 本微信公眾號文章,系作者的個人分析、判斷及評價。文章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房產交易行為的任何指導,不構成任何允諾,請讀者自行判斷購房風險。
2. 本微信公眾號文章,可能存在部分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亦可能存在作者對有關問題的認知、評價與第三方不一致的情況,若有任何第三方認為圖片存在侵權,或認為文章有關內容失實、構成侵權,請通過文末聯系方式與我們溝通協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