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慶幸,我們是旅行者的同時,實際更是觀察者和記錄者,這種身份的認領,讓我們懷有某種“走進局內”的使命,我們的快樂也隨之發生改變。四五天的時間,也終于讓我明白,旅程的時長,并不會給體驗深度造成絕對地影響,你的視角你的心,才是重要條件。于我而言,旅行的意義不是為了見多識廣,解鎖了不同的地方,也不代表就能解鎖自己的人生方向,真正的收獲,是心靈的成長。
——那些心間的震顫、忽然懂得的道理、新鮮又熟識的念頭、過往的復現……最容易發生在旅途當中。如果出現,珍視它,奔赴它,吞服它,走進去再循跡往返,成長總在此間發生。旅行者,遠離了固有日常,讓思維和觸角回歸到敏銳的狀態,用旁觀者的身份,更有助于我們找到生活本來的模樣。當我們可以不被生活所縛,也便不再需要旅途。
周游列「國」第三站,TOUR MEET 途覓聯合錦江酒店度假系列,走進云南騰沖,一路上,騰沖的村落風光、人文風物徐徐展開,讓溫泉之旅,變成了一場騰沖原生態風土之旅。溫泉“野”趣,也代表著騰沖地熱的原始能量,這座城市也被這股能量塑造,純凈、天然、蓬勃。
騰沖的溫泉,像一頓早餐一樣家常——黃油在鍋里化開,散發親和的香味。我們也同樣被溫泉融化,當溫暖的氣息爬上臉頰,感受自己一點點消失了重量。這座城市下定了決心,絕不辜負自然的恩賜,它有的是辦法將自己的“天分”展現淋漓。林間、田野、酒店,甚至一座公交車站,溫泉恰如毛細血孔般,極盡所能打開與這個世界的互動方式。
騰沖是中國最年輕的火山區之一,在700萬年前這里的火山開始噴發,最年輕的火山巖為2000年。豐富的火山地貌伴隨著活躍的地熱活動,騰沖人照單全收了這份危險與安穩。盡管這里被稱之為“年輕”的火山區,但之于人的壽命,那就太古老了,所以不論男女老少,不論是誰,生活在這休眠火山群腳下,都具備絕對的資格“青春洋溢”,像個孩童般脫下鞋襪和衣帽、卸下身份,沖進溫泉,沖向這個暖洋洋的懷抱。當這個動作沿襲千年,人們也早已歸順這種樸拙天然的“奢享”,不論生命如何顛沛流離,溫泉,大抵便是那讓人可以迅速復原的神秘藥劑。
20分鐘野溫泉還原真實
(黃坡村大洞溫泉)
在騰沖溫泉分兩種,一種是外地游客喜歡去的度假區,一種是本地人喜歡泡的野溫泉。比如在界頭的石墻溫泉,是本地為數不多的硫磺泉,建在一片油菜花田里,日落時夕陽映在泉水中,水汽繚繞、如同仙境。
騰沖人愛泡野溫泉,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少,不會有多大的承載量,因而水質較好。這里多山多水多樹,野溫泉自然也“山野氣”十足,有的建在森林里,有的在河灘上,有的在田地邊,探索各處野溫泉,是人在騰沖的樂趣之一。
大洞溫泉藏于林間,臨近的路邊出現一個小小的平臺,橫七豎八停著幾輛電動車,邊上堆著深灰色粗糲的火山石。我們沿著小路往里走,剛下過雨的泥土補眠濕軟,蔥蔥蘢蘢的樹木像走進一座原始森林,寬大的蕨類植物幾乎要拂到人身上,曲曲折折看不到盡頭。
我們邊走邊觀察植被和昆蟲,熱帶植被及深秋的知了聲,讓人對低緯度地域開始有了清晰的感知。谷底傳來流水聲,正如書中記載“忽聞水聲潺潺然從石峽中流出”,心想徐霞客當年是不是也走過同樣的路。
大洞溫泉單日男浴雙日女浴,人們自覺遵守著這樣的約定。穿過林蔭道過了溪水便到了大洞溫泉的小院,一棟小建筑,有頂有圍合,但并無可開合的門庭設計,“若有異性不慎闖入,場面難免尷尬,”無可擺脫“社會人”的謹慎,這成為我們抵達時的第一疑惑,想到進山之路十分曲折,若非刻意尋找,很難出現這樣的“不慎”。這樣一想疑惑便就此作罷。
走進小院,一側是“換衣區”,墻上貼著使用規則的條目,略遠處坡上兩塊長著青苔的石碑,一塊是修大洞溫泉碑,上面記錄著修建過程以及捐贈者名單,另一塊則只能依稀認出“道光甲午……溫泉龍王……”之類的字樣。另一側便是溫泉池,池子與百年前記載的無異,背倚幾塊大石,石頭層層疊疊壘起來,女人們無不全身裸露泡于池中。她們多數在池子遠離出水口的一側,洗澡、洗頭,也洗換下來的衣服,互相交流說笑。
前一日,聽在騰沖鄉間長大的本地女生春曉講述:過去大部分人家沒有浴室,村里的溫泉池就是公共澡堂,人們隔三差五就會去池子泡一泡,跟現在流行的泡湯大相徑庭,村里人在池子里搓背、洗頭,說洗澡更為貼近。但是騰沖人并不稱之為洗澡,而稱作“洗水”,這一字之別,是為了區別浴室和溫泉而刻意強調,在當地人看來,溫泉水是自然的賜予,需心懷感激,這一字改變傳遞出他們對溫泉的敬重。
當這一幕映入眼簾,作為“闖入者”,你很難落落大方、平心靜氣將之占為己有,我們像個“盜竊者”一般小心翼翼地行動,而池中的人們則松弛喜樂、坦然自若,爾后我們也因其的“毫不在意”而放松下來,以觀察和傾聽作為主要記錄方式,將那些隨熱氣騰升的感獲以意念敲擊至大腦皮層,并穩妥存儲。
不論如何,就別人的生活方式,我們無需置評,她們,這些可人的姨們奶們,造就了此番我們目光所及的鮮活而生動的圖景,它帶領我走向三毛筆下的故事,故事為何固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親身領略的真實,你交付過心靈,敞開過懷抱。這旅途、這行程、這體驗是好是壞是對錯,一個合格的旅行書寫者,首先要先學會對事物本身的好壞“閉嘴”,但那種探險般的樂趣,定是旅行者該追求的。
在秘而不宣中潛藏的共識
(小甸櫻花溫泉)
騰沖固東鎮有幾處十分有特色的傳統村落,有以皮影戲見長的劉家寨,有保留著手工制油紙傘傳統的滎陽村,還有銀杏古樹參天的銀杏村。劉家寨皮影戲傳承人劉安逵老先生跟我們分享,騰沖地處偏遠,文化被先朝移民帶來這里之后,很少與外界交流、也不清楚外界的發展狀態,所以按著自己的節奏生長。“禮失求諸野”在這兒得到印證,遠在邊陲的騰沖沒有追趕上現代化的步伐,反而保留下來許多珍貴的明清文化遺風,浸潤著此地風土。
離開大洞溫泉之后,我們就前往固東鎮尋找另外一處野溫泉。固東鎮位于騰沖的西北部,為我們帶路的老番指著遠處一座與行進方向平行的山說,往山里走就是緬甸了。騰沖的發展史離不開邊境的地理區位,自古就有“極邊之城”的稱謂。明代在騰沖屯兵戍邊,從內地遷來大批的移民世世代代定居下來。
在云峰山腳下的小甸村,往山里走聚集的村落退去,映入眼簾的盡是青山、農田和溪流。一路上不斷偶遇水牛群,安靜地臥在田里,幾只白色的鳥在牛背上站著,唐詩里寫“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童驅犢返,獵馬帶禽歸”,隨處可見的古典意蘊在騰沖自然流淌。
這些水牛是檳榔江水牛,是騰沖特有的品種,喜歡棲息在沼澤里,用濕泥把自己身上涂滿。漸漸地農田消失,車進入盤山公路,不時有村民騎著電動車往來,雨說來就來,打在車窗上,像一個及時的伴奏,把探索的情緒拉滿。雨中進山尋溫泉,聽起來更像是一件有些落拓不羈、又有些閑庭信步的“浪漫的事”。
抵達小甸櫻花溫泉時,雨還在下,我們小心翼翼地走過濕滑的山路,找到了今日開放的大池。說是大池,其實也并不很大,約么容納七八個人,池子半露天,頭頂有棚子遮擋,外緣可以看到天空。售票的工作人員告知,我們是當日第一組客人,池水十分清澈。我現學現賣:藍色清澈的是碳酸泉,而乳白色渾濁的是硫酸泉……
與大洞溫泉鄉土氣不同,此刻可以安靜地私享泡湯時刻,頭頂一陣婉轉的鳥啼聲穿透了雨聲,抬頭看,天空被森林遮住大半,雨滴穿過層層樹葉落下來,在池中泛起點點漣漪。后來雨越下越大,身體也漸漸適應了池水的溫度,從四肢到臉泡得紅彤彤的,在森林雨聲的白噪音中靜坐,泡湯聽雨,這份即便刻意尋求也不易尋到的意境,竟讓我們趕上了。泡野溫泉,大概就要帶著有一顆不趕時間的隨喜之心。
往山上走20米左右是泉眼所在之處,淺淺的溫泉水流從石頭縫里滲出來。這深山里的小甸櫻花溫泉,說藏在深閨也不足為過,騰沖的野溫泉似乎就是這樣,四散在各種不知名的鄉村,姿態既不主動招徠,也不排斥外來游客,當地村民帶著含蓄的質樸和友善,像桃花源記里的世外之人。
如一場交談求索片刻與永恒的關聯
(騰沖暻閣半山溫泉酒店)
要為旅行定下閑適的基調,要考一個合心意的住所。不論在外如何“撒野”,歸來定能養精蓄銳。不論身處何處,對生活的秩序和安全感的追求,也是種信仰。
在前往騰沖暻閣半山溫泉酒店的路途本身,也是一張縱身躍入這場世外桃源般夢境的入場券。沿著蜿蜒曲折的山間小路前行,路邊是成片與我們逆向擦肩而過的樹林,古村落的稻田連綿不絕,遠處山影層疊,不可謂是天空中嵌入一幅山水畫作,在云霧間時隱時現。
騰沖暻閣半山溫泉酒店,有著恰到好處的地理位置,位于高黎貢小鎮的半山腰,從酒店的觀景臺眺望,遠處的鄉村經由距離及視野的造化,不見了親臨其境時的泥濘與塵土,顯現出不可忽視的波瀾壯闊,這段距離在日光的調和中形成了最好的濾鏡。此外,酒店與各鬧市區及古鎮,也保持著剛剛好的距離,出世入世,由得我們自行擇選。
盡管日日出門都與溫泉結緣,但在酒店的溫泉體驗,意義和感受仍是不同。臥在青山懷抱里的酒店露天泡池是與騰沖的山景最佳對話方式。溫泉與陽光都是這初冬季節溫暖的誘惑,在池里打個盹,純天然的碳酸氫鈉泉讓身體得到滋養,遙遙望去的山下村落好像夢里海市蜃樓的裝點,微風輕輕吹走額角的汗,也輕輕搖晃著我們進入更柔軟的夢。
如果想要更加私密,客房的私湯可以給你一片靜謐的小天地。偌大的落地窗前,一幅震撼的自然景色在房間里落成。窗的一側是榻榻米茶歇區,另一側則配備了溫泉泡池,客房空間也因此有了被生活撫摸過的表情。與山林氣十足的野溫泉不同,酒店私湯像一位無微不至的管家,滿足我們對精致和舒適的一切要求,讓我們找回熟悉的被呵護和度假感。
在夜晚點上燈、放上水,躺入其中,不比白日,我不必思索關于當地人的習慣,關于某個溫泉的來歷,關于偶然的深意,關于時間的把握……終可以卸下一切,不是旅人不是記錄者不是觀察者不是本地人,不過是一場睡前準備。透過房間的天窗,不論什么天氣,我知道星光仍在閃爍、云層溢滿山巒、白日到訪及未到訪的野溫泉仍輕盈冒著熱氣,銀杏村中及酒店里的銀杏樹,暈染一層新的金黃,再也沒有新的影像要拍,這一切都在心中成像。
關于旅途,我的經驗是,白日要允許自己漂泊,夜晚,則創造一些自我交談,以創造片刻與永恒的關聯。
(騰沖半山溫泉暉廷云居酒店)
縣城東北方向的騰沖溫泉半山暉廷云居酒店,離城區大概10公里,去往酒店的路途讓我們得以在村莊中穿梭,奔馳于金黃的稻田和寧靜的山巒之間。晚上,一輪玫瑰色圓月出現在路的盡頭,像守護我們回家的神明。
騰沖溫泉半山暉廷云居酒店安靜地臥在高黎貢山的懷抱里,騰沖氣候濕潤,目之所及一片郁郁蔥蔥。房間陽臺上有露天泡池,秋天的夜里帶著不擾人的微涼,明月當空,汩汩流出的溫泉水把月光捧在池中。剛下去的時候,溫暖的泉水與稍顯寒涼的夜晚的溫差,不禁打了個寒顫,不過身體很快便適應了泉水的溫度。把全身沒進池子里,抬頭看漫天的星星,還有各種蟋蟀在山間叫個不停,汗從臉上冒出來,剛剛的涼意已經完全不見。
“偌大的池子一個人泡稍顯寂寞,如果是帶寶寶的一家三口應該剛好適合,進門時看到有為孩子準備的兒童拖鞋和小木馬;酒店準備的葡萄香氣濃郁,據說是本地種植的,清涼的果香把溫泉的熱意消減了幾分;聽說房間后面有一條徒步道,走到山頂可以看到北海濕地;還有早餐現做的餌絲據說非常好吃,也得嘗一嘗... ...”各種念頭在腦子里東串西跑,差點泡著溫泉睡著了。酒店的溫泉私湯,是最好的夜床禮物。
第二天一大早,微雨中漫步到山頂,遠處群山氤氳,白云睡在山坳里,好像在睡懶覺。山靜靜地、雨也靜靜地,我們甚至不敢高聲講話,怕打擾了這座還在賴床的小城,于是在酒店的觀景平臺坐下來,等待著這里土地、樹木和人們慢慢蘇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