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隱隱的感覺,大家對命理學的“旺相休囚死”的理解有一些誤區,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在閱讀了更多的典籍之后,今年來我對“旺相休囚死”的理解有了一些變化。(圖片來源于網絡)
我們一般將“旺相休囚”與月令聯系了起來。但是,如果我們細讀古籍,則發現典籍中的理論并不一定如此,而是對其概念有了延伸。
“旺相休囚”這個概念應該在漢代《淮南子》中就已經完整論述了。到后來的《郭氏元經·五行關》中,有這樣一句話:“五行金木水火土,其用雖同旺不同。旺相死囚休五字,循環運轉故無窮”,也完整的包含了“旺相休囚”的概念。當然,“十二長生”的旺衰概念在《郭氏元經》中也已經出現,比如《郭氏元經·宅祿喜神》中有這樣一段話:“木生亥,冠帶丑,丑為宅命,墓未,未為宅神,己祿午,午為宅祿”等。
“旺相休囚”概念的延伸
不管是《淮南子》,還是《郭氏元經》,以及后來的《五行大義》,“旺相休囚”都跟月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是,在命理學發展的過程中,“旺相休囚”的概念被延伸了,以致于其與十二長生的作用有了一些重疊,有些相似。
《五行精紀》中說:“戊午自旺之火,己未偏庫之火,居離明之方,旺相之地,其氣極盛,他水無傷,忌丙午丁未天上之水”,這里的“旺相之地”并非月令,而是“午”(祿命法中為年支,子平法為日支)。《三命通會》中說:“運行旺相,福祿俱臻”,此處的“旺相”自然也跟月令無關,因為大運不涉及“春夏秋冬”。
因此,在唐宋以后的命理學著作中,旺相休囚死演變為了命理學家用來表述“旺衰”的一種表達方式,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旺相休囚死”的含義。這就好比“將帥”的“帥”演變為“帥哥”的“帥”一樣,是文字演變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
“旺相休囚”在子平法中的“困境”
“旺衰”是個更大的概念,它可以用“旺相休囚”來表達,也可以用“十二長生宮”來表達。用“旺相休囚”來表達,則更多的跟五行相關而不區分陰陽。如用“十二長生宮”,則有祿命法的不區分陰陽,也有子平法的區分陰陽長生。
隨著理論的發展,子平法基本不再專注于五行的旺衰,也不再關注于地支和納音的旺衰,而是聚焦于“陰陽干支的旺衰”——比如我們會說甲或者乙的旺衰,而不是很注重討論木的旺衰。在這種情況下,命理師們則逐漸摒棄“旺相休囚”而專注“十二長生”了。
命理師們摒棄“旺相休囚”也是為了擺脫一種“選擇困境”,因為五行的“旺相休囚”與“天干的十二長生”在同為陽干的時候很好解釋,但如為陰干的時候要如何解釋得更加通暢往往更加困難,這個時候就干脆舍棄其一不用似乎更為理性。
當然,古人在這方面也有“選擇困境”,所以我們才會在《三命通會》中發現有“陰借陽生”這樣奇怪的格局,該格局就是用五行的旺衰代替了“陰干”的旺衰。可以說,陰干的旺衰,如同時辰八字一樣,也是命理學的一大“未解之謎”。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謝謝大家!
文西風獨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