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君時常聽到好友懷才不遇的抱怨,為什么自己能力明明不錯,卻總是總是得不到提拔重用,只能在茍混著呢?還曾聽有人感嘆,自己當初那看起來資質平平的工作搭子竟然喜得升職加薪走好運大禮包,如今自己見面也只能低頭稱領導了,自己怎么都沒有這種機遇呢?
其實小君覺得,機遇這種東西雖然玄之又玄,但往往只有有魄力,有準備的人能緊緊的抓住他。其實,在歷史上也并非沒有“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案例。比如漢武帝時期的田千秋就是個利用自己的魄力和智慧,打破蟄伏局面,一夜之間從漢高祖的守靈人,升大鴻臚,最終成為宰相。
田千秋的這次借力高升,小君不得不感嘆他的時機實在是選的妙,使用的策略也是相當的高明,且若沒有相當的能力和魄力,估摸著也著實不敢就這么放手一搏。
漢武帝暮年寵幸鉤弋夫人,逐漸疏遠了皇后衛子夫,對太子也有了嫌隙和不滿,于是生出了廢太子之心。此時漢武帝的心腹水衡都尉江充便借著漢武帝因噩夢而查巫蠱案之際,清除異己,公孫敖與公孫賀兩位名將被牽涉而遭滅門,一時間朝野上下血流成河。但江充并不滿足,他與太子劉據素來不合,本就擔心太子上位后自己被清算,于是借此栽贓太子行巫蠱之事,有謀反之心。
漢武帝晚年本就因體質弱而疑心重,且早對太子有不滿之心,更是對巫蠱之事早有心理陰影。因此便信了江充的挑撥離間,驟然大怒,命丞相劉屈帶兵平太子之亂。五日的混戰,死傷數萬,太子兵敗逃亡,于湖縣泉鴆懸梁自盡,太子的兩個兒子皆遇害,皇后衛子夫自殺。而巫蠱治亂的悲劇還在繼續。
但漢武帝從震怒中平息下來后便逐漸回過味來了,畢竟案子越辦越大,牽連越來越廣,漢武帝也深覺不對勁,一番徹查后他發現太子是被誣陷的,一件件檢舉,一樁樁血案皆無實證,漢武帝追悔莫及,亦生出了為太子平反之意。
然而,君無戲言,若推翻了自己先前發出的旨意,那么帝王的尊嚴何在,這也將動搖皇權的統治。而朝中上下也噤若寒蟬,人人都知太子冤,但經過血洗之后,朝堂上誰還敢多言。
正在漢武帝左右為難之際,一封簡短的奏折竟解了他燃眉之急。
這正是田千秋所上的急奏。奏折原文曰:“子弄父兵,罪當笞。天子之子過誤殺人,當何罪哉!臣嘗夢一白頭翁教臣言。”
解讀起來倒也不難理解,田千秋說:兒子一時盜用了父親的軍隊,這是家事,打一頓就是了?;噬系膬鹤右粫r錯殺了人,這也不算什么罪啊,畢竟太子為儲君啊。其實上面這兩句話都是在夢中一個白發老翁教我這么說的,這乃先祖夢中授意。
此時田千秋的官職是高寢郎,不過是看守高祖陵寢祭祀的一個小郎官而已。若是平時上書,說不定還無法上達天聽,但在這特殊節點,田千秋的奏章就相當微妙了。
首先漢武帝已有悔意,急需一個臺階來了結此事,但朝廷上下皆被殺怕了,無人敢多言,田千秋這份奏章對漢武帝來說,無疑是瞌睡送枕頭,正中下懷。且奏折妙就妙在,田千秋的意見假托是夢中先祖的交代,在加上他的身份乃高祖祭祀郎官,這不就委婉的說明,連泉下的高祖對太子的冤屈都有意見了,因此托夢點撥漢武帝?
此事因巫蠱而起,又因先祖托夢而止,對于迷信的漢武帝來說,實在太有說服力了,這臺階給的實在是太舒服了,直戳心窩子。于是漢武帝便將田千秋視為知己,對其相當信任,當場便授予大鴻臚職位,幾個月后又升任宰相,并封富民侯。
在這個案例中,田千秋若無魄力,在滿朝文武皆不敢言的時候,大膽上書,又怎能抓得住這等機遇。若他沒有早做準備而匆忙上書,只要上書的時機太早便會觸怒漢武帝,上書太遲也達不到如今的效果,能將時機拿捏的這么準確,說明早早便在觀察時局,才能一出手便封神。若他沒有機智地以先祖托夢上呈,或許也不見得會得到漢武的重視。
可見,能抓住機遇的從來都是有準備,有能力,有魄力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