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知名媒體和智庫機構《朝日觀察所》,做出最新預測,表示未來35年里,世界格局或將發生巨大變化,并且日本人還給出了在未來35年將成為世界領先強國的“5個國家”名單,那么,日本所說的5個國家分別是誰?中國在其中嗎?
第五、俄羅斯
俄羅斯橫跨亞歐大陸,同時毗鄰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三大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國土面積高達1709.82萬平方公里,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0%。
雖然目前俄羅斯正深陷俄烏沖突,在歐洲的貿易市場受到圍堵,但俄羅斯緊急調整戰略,擴大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經濟因此沒有受到劇烈沖擊。且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中顯示,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2024年俄羅斯的國際生產總值預計將占全球GDP的3.55%,要高于日本的3.38%。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預測俄羅斯2024年GDP增長率為3.2%,但最新報告重新調整為3.6%。
而俄羅斯自己預測,本年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幅將高達3.9%。明顯,在俄羅斯深陷烏克蘭危機1000多天后,經濟數據不減反增。
而日本人之所以認為俄羅斯會成為25年后的第五大世界領先強國,則是因為俄羅斯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俄羅斯境內擁有多個世界級礦藏,其中石油儲量超800億桶,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和烏拉爾地區。截止到2023年,可開采天然氣儲量47.80萬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天然氣總儲量的22.5%,而油氣資源也是俄羅斯主要的對外貿易商品,近年來中俄能源貿易穩步提升,2011年,連接俄羅斯斯科沃羅季諾和我國黑龍江大慶的中俄原油管道正式啟用。日前,中俄天然氣東線管道又實現全線完工,接下來,這兩大管道也將成為中俄能源貿易進一步深入合作的關鍵。
除了油氣資源,俄羅斯還蘊藏著1570億噸煤炭,位居世界第三,鐵礦儲量1140億噸,位居世界第一,此外,鋁土、鈾礦、黃金、銅、錳、鉛、鋅等儲量都十分可觀,這些豐富的能源礦產和金屬礦產,為俄羅斯工業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這也是作為彈丸小國的日本,所不具備的優勢。
第四、德國
德國地處歐洲中部,北側毗鄰北海和波羅的海,與丹麥隔海峽相望,陸上則與荷蘭,波蘭,捷克。意大利等國家接壤,總面積35.76萬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七。因處于歐洲的中心地帶,是連接東西歐的重要交通樞紐,因此被譽為“歐洲的十字路口”。同時因其發達的經濟和雄厚的工業基礎,又有著“歐洲經濟火車頭”之稱。
起初,工業革命時期,英國的工業率先得到發展,德國也是通過引進英國的技術和設備,逐步建立起工業基礎,到了19世紀70年代,德國的鋼鐵和冶金業迅速發展,工業總產量在世界范圍內占據重要地位,同時該國的制造業又有著高質量和高技術等特點,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占有強大競爭力,雖然二戰后,德國經濟受到一定重創,但工業設施短時間內便得到了重建,尤其是在1950年至1973年,德國進入“經濟奇跡階段”,各方面發展迅速崛起。經濟體量常年位居世界第四,2023年,德國GDP 達到了4.46萬億美元,并成功趕超日本,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因此在日本人的預測中,德國在未來35年仍將保持自身優勢發展,成為世界五大強國之一。
不過,受能源成本過高、通貨膨脹、傳統產業轉型等方面影響,目前德國的經濟仍面臨著諸多挑戰。
第三、中國
中國地處亞洲東部,東側面向太平洋,陸上與朝鮮、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等14個國家接壤,總面積960萬平方公里,人口超14億。
我國是近年來世界上發展最迅猛的新興經濟體之一,2010年經濟總量成功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23年GDP高達126.06萬億元,增速高達5.2%,超世界平均水平。
且我國十分注重工業發展,是全球工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鏈最完整的國家,1952年到2023年短短七十幾年里,我國工業增加值從120億元連翻增長至39.9萬億元,總體規模更是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并在高端制造、航空航天、電子信息、5G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等多個領域取得了優秀成果。
經濟和工業的迅猛發展,也極大促進了我國在關鍵軍事技術領域的突破,五國自行研制的東風系列洲際彈道導彈、055等大型驅逐艦、殲-20等新型隱身戰斗機令世界為之矚目,同時我國現已擁有3艘航母和三大海軍艦隊,目前已是國際公認的世界軍事強國之一。
第二、日本
日本地處太平洋東北側,是一個從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島國,國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主島以及6800多個小島嶼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雖然面積不大,但日本人口卻達到了1.25億人,是除了美國之外,唯一一個人口過億的發達國家。
該國土地貧瘠、資源短缺,發展所需的原料和燃料嚴重依賴進口,但該國經濟體量并不低,雖然去年被德國趕超,但依舊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并且該國在半導體材料、精密制造、生物醫藥、機器人技術等領域位居世界前列。因此,在這份預測中,日本人將自己國家排在了第二位。
不過日本經濟已經持續低迷長達30年,2023年日本GDP晉升 4.21萬億美元,已經衰退至1993年前后水平。
且隨著國際市場的不斷變化,日本在半導體、汽車等領域的競爭力正在逐步下降,其國內還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產業結構不合理等現象,加上國際局勢和地緣關系的不穩定應,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日本的經濟發展。
第一、美國
美國同時毗鄰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三大洋,只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個陸上接壤鄰國,地緣關系非常簡單,這也為美國的穩定發展創造了一定條件。該國面積高達937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四,廣袤的國土也為其帶來了豐富的自然資源,比如金、鐵、銅、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工業所需的能源和原料儲量都十分可觀,與此同時,美國境內黑土資源豐富、灌溉水源充足,且農業機械化程度非常高,耕地面積高達24億畝,位居全球第一,在世界農業版圖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多年來,美國一直穩居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寶座,2023年GDP高達27.36萬億美元,占世界總量的25%以上,且該國手握多項尖端科技,同時還是世界軍事強國,在國際上有著極高的地位和影響力。因此,日本人認為,未來25年,美國世界第一大國的地位大概率不會發生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