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獨金孫”賴清德又有點按捺不住了,其不僅多次提及兩岸關系,并發表不當言論,更猖狂著嚷嚷,要去其所謂的“邦交國“轉轉。而其想法也很容易就被看透,因為就在路線中,美國如夏威夷也在其行程規劃中。
就在賴清德最近3次叫板大陸后,近日,美國參議員默克利突然竄訪臺灣,這一舉動無疑是在讓局勢變得越發緊張。但竄臺需有代價,大陸不會慣著美方,尤其是目的還是“美臺勾連”。隨之而來的,是大陸劃下的一道堅決有力的紅線。
首先,我們要了解默克利為何在這個時間點選擇竄訪臺灣。作為美國“國會與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的共同主席,默克利長期以來對華持有強硬立場,此次行程無疑是在延續其一貫的反華政策。
在他看來,強化美臺關系是遏制中國影響力的重要棋子。然而,這種“以臺制華”的策略更多是一種政治上的噱頭,缺乏實質性的支持和保障。不僅如此,美方對臺灣所謂的“緊密伙伴關系”更是一句空話,因為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而任何對臺官方往來都被視為對中國內政的直接干涉。
從戰略角度分析,美國此舉或許試圖借臺灣問題牽制中國,以此在中美雙邊博弈中獲得更多籌碼。然而,這樣的行動只能暫時激起臺海地區的不穩定,無法改變兩岸關系的大格局。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不因外界的任何動作而有所動搖。
面對美國政客的挑釁,中國方面迅速作出了明確反應。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指出,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中的核心關切,觸碰這條紅線必將面臨嚴重后果。中國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可謂堅定而清晰:無論是軍事手段還是經濟制裁,中國都有能力和決心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正如許多國際關系專家分析的那樣,中美關系的未來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國能否在臺灣問題上保持克制。若美方堅持越過這條紅線,不排除中美之間出現更嚴重摩擦的可能。這不僅是兩國間的危機,也會對全球和平與穩定造成影響。
再來看看賴清德,他的近期行為也頗有挑釁意味。賴清德計劃訪問南太平洋的幾個所謂“友邦”,雖然他聲稱此行是為了深化合作,但不難看出他希望通過“過境”美國,以此換取美國的支持,為自己的“臺獨”立場造勢。然而,這種小伎倆只會讓臺灣在國際上更加孤立,所謂的“友邦外交”不過是金錢外交的繼續,其實質意義微乎其微。
賴清德還公開吹捧所謂的“臺美關系”是史上最好,試圖制造一種臺灣有強大支持者的假象。但事實上,臺灣只是一些美國政客手中的一枚地緣政治棋子,他們的所謂支持,出發點并非為臺灣的利益著想,而是服務于美國自身的戰略需求。而強行把臺灣往美國戰車上綁,只會破壞兩岸和平,最終將自己拖入戰火。
臺灣以為自己是與美方在一起,其身份與其他美國伙伴一樣,是“平等的”“自由的”。但臺灣只是美國針對遏制中國的一枚棋子,而其目標不過是想把這里打造成亞洲“烏克蘭”,用以牽制中國。賴清德這種依靠外力的短視行為,無異于飲鴆止渴,終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更令人擔憂的是,賴清德對臺灣青年施加的影響。通過灌輸“臺獨”思想,賴清德似乎在刻意塑造一代新人的意識形態,讓他們成為未來“臺獨”運動的潛在推手。然而,這種做法不僅對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極為不利,也無益于臺灣青年的真實利益。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兩岸青年合作共贏,才是保障臺灣未來發展的正確道路。
在臺海局勢復雜多變的今天,穩定和理性顯得尤為重要。美國和臺灣地區的挑釁行為雖然一時得逞,但終究不會改變兩岸關系的基本面。面對外界的干擾,中國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推進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
未來如何走,挑戰與機遇并存。兩岸需要和平也需要交流,但若是賴清德一意孤行,那么等待臺獨分子的必將是堅定的打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