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江南風光旖旎,其美不僅在于那如詩如畫的景致,更在于那積淀了上千年的文化底蘊。而博物館,猶如一位飽經風霜的智者,靜靜地守候在那里,期待著與我們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揭開歷史的神秘面紗。
湘湖,這個隱匿于杭州市中心約20公里之外,與錢塘江對岸的西湖風景名勝區遙相呼應的小眾旅游勝地,被譽為西湖的姊妹湖。這里曾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的故鄉,李白、陸游等歷代文人墨客也在此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
盡管湘湖的名氣或許不及西湖那般響亮,但其景點之美卻毫不遜色。
來到湘湖,怎能不探訪那令人神往的跨湖橋博物館呢?
早在1990年,杭州蕭山湘湖便發現了跨湖橋遺址。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出土了中國第一艘獨木舟,被譽為“中華第一舟”!如今,遺址旁矗立著一座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它四面環水,環境清幽,是一座全面展示跨湖橋遺址考古發掘與研究成果的專題博物館。館內收藏的骨器、木器、石器、陶器,無不鐫刻著歷史的痕跡,而博物館本身也承載著十幾年的歲月記憶。
遠遠望去,它宛如一艘巨輪停泊在湘湖畔,與周圍的自然景觀完美融合,相得益彰。
踏入跨湖橋博物館,一組氣勢恢宏的浮雕首先映入眼簾。在浮雕的引領下,一場關于跨湖橋文化的探索之旅悄然開啟:從湖底的遺址到生活的畫卷,從創造的藝術到信仰的力量,再到文明的交融,五個單元既相互獨立又緊密相連。
步入博物館負一層的遺址區,“蕭山八千年”五個大字蒼勁有力,彰顯著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正下方,一間玻璃房靜靜地陳列著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獨木舟——“中華第一舟”。從原狀陳列到挖掘場景復原,再到世界獨木舟文化的展示,再到獨木舟制作流程的演示,遺址保護廳的陳列已經從單純的保護與陳列提升到了文化的深度解讀與呈現。館內還展示了眾多陶器和石器,通過詳細的講解,我們得以窺見那個刀耕火種的古老年代。
追尋著八千年的足跡,感受著歷史的滄桑,心中不禁激蕩起無限的感慨。跨湖橋先民的智慧凝結在一件件器物之中,而遺址則將這些智慧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跨湖橋遺址不僅跨越了湖泊,更跨越了以往認知中文化體系間的鴻溝。歷史如清泉般浸潤著人生,跨湖橋先民的智慧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將繼續傳承下去,成為后輩弄潮兒寶貴的精神財富。
湘湖不僅有跨湖橋,還有跨湖“樓”。跨湖樓的美食如同其名字一般,精致而優雅,分量恰到好處,不油膩也不重口味,卻別有一番風味。
越王東坡雞是這里的招牌菜,采用東坡肉的烹制方法,雞肉軟爛適中,想必會深受喜愛甜口的食客青睞。相傳,在越王爭霸的歲月里,這道菜每次慶功宴上都是必不可少的美味。特色酥魚味道極佳,外皮酥脆,內里鮮嫩,一點點的醋味更是提升了整道菜的鮮美。梭子蟹炒年糕則鮮美無比,蟹肉細嫩,年糕充分吸收了湯汁的精華,令人回味無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